后美元时代

搜索文档
中美谈完不到4天,美债崩盘,二次会谈开启,我商务部开出新条件
搜狐财经· 2025-05-17 22:35
美债市场动荡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关键点位,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1] - 美债崩盘反映美国财政模式不可持续性,面临"控通胀"与"保增长"政策矛盾[3] - 31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形成系统性风险,财政赤字突破GDP的8%[11][13] 中美战略博弈 - 中国商务部在谈判中提出解除科技制裁、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条件,直指美元体系弱点[7] - 中国连续6个月减持美债,黄金储备增至2800吨,一带一路本币结算占比达38%[9] - 稀土管制成为科技博弈反制武器,新能源技术出口重塑全球产业链[13] 全球资本动向 - 日本央行秘密购债托市同时加速抛售美国长期国债[9] - 沙特主权基金抄底页岩油资产但回避美债投资[9] - 欧洲养老基金将人民币资产纳入核心配置,显示对美元体系信心动摇[9] 货币政策困境 - 美联储陷入加息压垮企业债、降息摧毁汇率的两难境地[11] - 特朗普时期"对等关税"政策推高美国通胀,加剧货币政策被动性[7] - 当前局面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前兆,但风险核心转向美债市场[7]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 全球资本流动显示对"后美元时代"的预判,非美元支付网络加速形成[9] - 2025年美债危机或成国际货币体系临界点,新旧秩序交替加速[13] -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硬通货配置成为规避系统性风险策略[13]
后美元时代加速,推手真不是人民币,为何美元“有出路无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5-15 14:01
后美元时代的加速 - 美元自1944年取代英镑成为全球主要货币 基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美元-黄金本位制" 规定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3] - 美国海外军事冲突导致黄金储备从1945年占全球75%降至1968年的25% 1971年停止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 [5] - 1974年美沙协议确立"石油-美元"体系 苏联解体后美元进一步巩固全球主导地位 [7] - 2008年美国国债达9.4万亿美元 占GDP65% 2023年国债突破31.4万亿美元 远超GDP [8] - 美联储加息至4.75%导致国债收益倒挂 外国央行抛售美债 硅谷银行等机构破产 [10] - 美元信用受挑战 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地位上升 去美元化主因是美国政策失误 [12] 美元指数及美股趋势 - 美元指数震荡下行 跌破100关口的可能性增大 [16]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 特斯拉 苹果表现强劲 亚马逊震荡下行但存反弹机会 [18]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同步上涨 北上资金三日净流入72亿人民币 [22] - 新能源汽车龙头宁德时代 比亚迪低位震荡上涨 券商 银行板块普遍上涨 保险板块带动大金融走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