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看不见的武器:黄金、石油与美元之网
虎嗅APP· 2025-11-01 22:11
以下文章来源于郭大路的思考笔记 ,作者郭大路 郭大路的思考笔记 . 关于产业、科技、历史与人的思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郭大路的思考笔记 ,作者:郭大路,头图来自:AI生成 2005年9月,中国澳门。 南国夏末的余热尚未散去,一股彻骨的寒意却已笼罩在汇业银行的门口。储户们挤作一团,面色惶恐 地拍打着银行紧闭的玻璃门。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抢回自己的存款。因为短短几天内,这家在澳门经 营多年的本地银行,突然面临着一场"猝死"。 这场崩溃并非源于金融风暴,甚至和金融都没太大关系。它源于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闻稿:美国财 政部宣布将汇业银行列为首要洗钱关注对象,这句拗口的官僚黑话,在国际金融界有一个令人胆寒的 绰号——"金融死刑判决书"。 全球所有的大型银行,像躲避瘟疫一样,几乎在24小时内切断了与汇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往来。没有 银行敢再接收它的转账,它瞬间变成了一座金融孤岛,手里的美元成了废纸。 美国财政部仅仅凭借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条款,就精准地"处决"了一家万里之外的银行,顺便将其背 后"神秘客户" (朝鲜) 的2500万美元资金彻底冻结。一位美国财政部高官后来在回忆录中轻描淡写 地评论:"这可比派遣一个航母战斗群 ...
揭秘金价持续下最新金价宿舍背后预示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1-01 09:10
#注意!金价持续下跌# 一、金价下跌核心动因解析(政策面+市场面双视角) 1. 美元霸权强化 - 美联储加息尾声的滞后效应:尽管2025年Q3加息周期结束,但美元利率维持5.25%高位,美债实际收益率突破2.5%,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创15年新高。 - 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股科技板块(如AI、量子计算)持续吸金,10月净流入达$420亿,削弱黄金避险需求。 2. 地缘风险溢价消退 - 中东停火协议落地、俄乌谈判重启,VIX恐慌指数降至12.3(近两年最低),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 各国央行购金量骤降:Q3全球官方购金量同比减少37%,中国央行连续两月暂停增持。 3. 技术性破位引发抛压 - 关键支撑位失守:伦敦金现价跌破$1750/盎司(200周均线),触发量化基金程序化卖盘,单日抛售量达42吨。 - ETF持仓量锐减:全球最大黄金ETF GLD持仓降至810吨(较2024峰值下降22%)。 1974-1976年 | 47% | 22个月 | 布雷顿体系彻底瓦解 | 通胀回落+持仓出清 | 2024-2025年| 32% | 14个月 | 美元超级紧缩+地缘缓和 | 未确认(进行中)| 2012-2015年 ...
打破美元霸权:中国方案崛起——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球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37
打破美元霸权:中国方案崛起——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球新路径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博弈中,货币已经不仅仅是交易工具,而是掌握全球命运的"无声武器"。过去半个世 纪里,美元凭借其"霸权体系",牢牢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美国通过所谓的"三重收割",在全球范围 内攫取经济红利: 第一重收割,是利用铸币权,凭空印钞换取真实资源; 第二重收割,是通过全球结算体系,让各国贸易都离不开美元; 第三重收割,是利用金融操控与债务转嫁,将通胀和危机输出到全世界。 这一体系,使得资源国被收割原材料,制造国被收割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收割金融资产。长期以 来,全球财富在无形之中被"吸走",世界经济失衡愈演愈烈。 但今天,中国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破这场单边的"美元游戏"。 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际智链),正以"科技、产业、金融、贸易"四位一体的新 格局,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解决方案"。 一、从美元"三重收割",到中国的"三重反击" 过去的全球经济,是美元控制下的"单向循环"; 未来的全球经济,将是智链驱动下的"共富循环"。 国际智链的核心思路是——用中国的科技力量和供应链体系,完成对美元"三重收割 ...
美元霸权要崩?多国抛美债买黄金,中国托管接单,全球金融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36
最近全球金融圈有个动向特别显眼,不少国家央行一边忙着抛手里的美国国债,一边扎堆抢黄金。 央行买黄金可不是散户跟风瞎买,每一笔都是实打实的战略布局,尤其现在,宁可减持美债也要加仓黄金,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美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这些年美国债务规模越滚越大,加上美联储的独立性时不时被质疑,美债的信用基础正在慢慢被侵蚀。 2022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那事,更是给各国央行敲了警钟,把太多储备押在美债上,真不一定安全。 相比之下,不管是地缘冲突还是经济波动,黄金都能稳稳扛住风险,自然成了更靠谱的选择。 再加上黄金市场还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除了央行,普通投资者也在通过黄金ETF进场。 今年8月,全球实物黄金ETF单月就流入55亿美元,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流入,资金一进来,金价就跟着涨,金价涨了,又吸引更多人买ETF,基金管理人 拿到钱,就得再去买黄金,进一步把金价推高。 黄金的全球总市值已经突破27万亿美元,直接超过欧元,成了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连美国对冲基金大佬瑞·达利欧都直言,黄金正在取代美债,变成新 的"无风险资产"。 难道美元霸权真的要扛不住了?多国集体"抛美债买黄金",再加上中国要接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 ...
五万亿市值的英伟达,托起了谁的脊梁?
虎嗅· 2025-10-29 23:43
10月29日,美股一开盘,英伟达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金的公司。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AI制图 一天前,在GTC D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示出来自AI的强劲需求。比如,他表示,今年及2026年,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可带来的收入超5000 亿美元,这个收入将来自2000万颗GPU。5000亿美元收入将是2023年~2025年Hopper架构芯片所带来收入的5倍。 在演讲中,黄仁勋又一次驳斥了AI泡沫论。 然而,伴随着5万亿市值,"AI泡沫论"的质疑声音也空前高涨。 英国央行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其最新季度报告称,美国股票市场"在若干指标上显示估值过高",尤其是集中在AI相关科技公司。 而这种高度集中使市场在AI预期降温时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在这场游戏中,英伟达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出。这究竟是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还是一场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盛大的烟火? 一、一场资本的内循环 这,要从一笔关联交易说起。 9月22日,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巨款。作为"回报 ...
美国信用评级连降!38万亿债压顶,美元霸权撑不住,中国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13
10月24号,德国柏林的范围评级公司发了个消息,直接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到了"AA-",这可不是美国第一次降级,今年5月穆迪早就把它从最高 的"Aaa"降到"Aa1"了。 短短五个月,两次评级往下掉,以前被捧成"全球信用标杆"的美国,现在彻底丢了全球三大主流评级机构的最高评级。 范围评级可不是普通机构,它是2023年首家拿到欧洲中央银行认可的欧洲评级机构,说白了,它的评级结果直接影响欧洲的钱往哪儿流,这次下调相当于欧 洲给美国信用亮了张黄牌。 而且就在评级下调前三天,10月21号,美国国债刚突破38万亿美元,信用评级一跌再跌,债务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美国这是真撑不住了?它的美元霸权 会不会跟着垮?对咱们中国来说,这会不会是危机里藏着的机会? 这次范围评级的动作,比表面看着分量重多了,以前全球信用评级基本被美国的标普、穆迪、惠誉三家说了算,欧洲机构能拿到欧央行认可,本身就是在抢 美国的话语权,结果它第一个"开刀"的就是美国,这信号再明白不过,欧洲市场对美国的信用,已经没那么信了。 人家在报告里说得特别直接,"AA-"级和最高评级差着三个等级,这差距不是随便给的,说白了就是在说"我们对美国的财政和治理 ...
国信证券:黄金4400是美元霸权“终结的开始”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4:41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10月,黄金上涨至近4400(美元/盎司,下同),随后回落 至4000以下。黄金4400是一个里程碑价格,意味着黄金总市值与美债总规模基本持平,是黄金首次挑战 美债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体现,也是美元霸权"终结的开始"。如果美国财政政策收支平衡不改善,黄 金的长线上涨大概率不会止步。长期来看,黄金突破4400,进而市值超越美债是高确定性事件。 重塑联邦财政纪律几乎是打破黄金逻辑的唯一途径 货币问题的关键在印钞行为上,失去纪律的美国联邦财政让黄金与美债走势分道扬镳,而失去纪律的美 联储货币政策加速了这个过程。若要破解黄金的长牛逻辑,重塑财货纪律几乎是唯一解。 美债的实质性供应量增速是非息赤字/债务规模,如果美债要重塑良币地位,那么实质性供应量增速要 长期回到2%以内,可得非息赤字要限制在6400亿美元以内,加上约1.15万亿的利息支出,整体赤字要 小于1.79万亿美元。目前,市场对美国2026年联邦赤字的一致预期是2.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砍掉约 3100亿的非息赤字才能打破黄金对美债的替代逻辑。这在当下的美国是难以实现的。 1970年代金本位破除后,美元(实质性供应量增速 ...
海外策略笔记:金4400:对美元霸权发起的首次挑战
国信证券· 2025-10-29 13:19
核心观点 - 黄金价格达到4400美元/盎司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黄金总市值与美债总规模基本持平,这是对美元霸权“终结的开始”[1] - 黄金是当前全球仅存的价值储藏型货币,其市值超越美债是高确定性事件,4400美元/盎司只是开始而非终结[1][3] - 若要破解黄金的长牛逻辑,重塑美国联邦财政纪律是唯一途径,但当前政治环境下难以实现[4] 货币体系理论框架 - 提出“实质性供应量”体系,该增速决定资产价值:增速越低,资产越稀缺有价值[2] - 货币分为两类:实质性供应量增速大于实际经济增速为“流通型货币”,反之为“价值储藏型货币”[2] - 金本位破除后,美元作为流通型货币,美债作为价值储藏型货币,共同构建双轨制全球储备信用系统[2] 美债地位演变 - 2008年和2020年美国联邦政府两轮激进债务扩张,导致美债两度“稀释”,已失去价值储藏型货币地位[2] - 美债的实质性供应量增速定义为非利息赤字除以期初债务规模[2][4] 黄金的货币地位与价格测算 - 黄金的实质性供应量(已开采量)增速不足2%,满足价值储藏型货币定义[3] - 2020年前黄金与美债共同执行全球价值储藏职能,但黄金居于次要地位;美债“稀释”后,黄金开始对美债进行替代[3] - 美债总规模约为31.83万亿美元,2025年黄金已开采量预计达22万吨,约合70.75亿盎司[3][19] - 经测算,黄金理论价格约为4499美元/盎司,代表其总市值追平美债总规模[19] 财政纪律与黄金逻辑 - 失去纪律的美国联邦财政政策是导致黄金与美债走势分化的关键[4] - 若要使美债恢复价值储藏型货币地位,其实质性供应量增速需长期维持在2%以内[4][22] - 据此计算,联邦政府非息赤字上限需为6367亿美元,整体赤字上限需小于1.79万亿美元[22] - 市场对2026年美国联邦赤字的预期为2.1万亿美元,意味着需要削减约3133亿美元的非息赤字才能打破黄金逻辑,这在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下难以实现[4][22]
美债破38万亿,政府停摆风波升级!债务滚雪球,美国信用会崩盘吗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06
美元体系的现状与主导地位 - 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参与度高达89.2%,远超欧元的28.9%和人民币的8.5% [3][4]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57.74%,虽较10年前的68%有所下降,但仍远超其他单一货币 [6] - 美元在大宗商品如石油、天然气的定价与结算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成熟的金融市场和高流动性构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 [5][6][8] 美国国债的规模与增长 - 美国国债总额于2025年10月突破38万亿美元,从37万亿增至38万亿仅用时两个月 [1] - 美国政府平均每日新增债务16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增加近7万美元 [1] - 美国国债增长曲线异常陡峭,从2024年初的34万亿增至2025年10月的38万亿,增速除疫情期间外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8] 债务的利息负担与结构性风险 - 过去一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接近1.1万亿美元,超过国防预算的一半,2024年全年利息支出达1.2万亿美元 [10] - 未来十年利息总支出预计将高达14万亿美元,形成了“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模式 [10] - 截至2024年末,开曼群岛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方,持有规模高达1.85万亿美元,远超美国财政部公布的4230亿美元官方数据,大量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进行套利 [12] 全球信任危机与去美元化趋势 - 标普、惠誉、穆迪等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接连调降美国信用评级,指出其“财政治理失能” [1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量正式超过美债持有量,为30年来首次,黄金价格在数月内先后冲破3000美元和4000美元大关 [12][14] - 2025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沙特等主要产油国也在调整外汇资产结构,减少对美债的配置 [16] 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与替代方案 - 美元指数在2025年美国解放日后出现50多年来最严重的上半年跌幅,其与美债利率的传统关联被逆转 [14] - 中国与巴西、俄罗斯等国建立的本币结算机制可在特定场景减少美元使用,但受贸易不平衡限制,难以撼动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14] - 超主权货币构想(如“班科”体系)结合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被视为一种可能避免储备货币内在矛盾的替代方案 [19]
一口气读懂:黄金狂泻暴露美元霸权末路,华尔街巨头为何反手扫货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23
10月的金融市场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黄金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主角。短短数日,金价上演了一幕 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先是单日暴跌超6%,让无数跟风入场的散户一夜之间损失惨重;紧接着, 华尔街的巨头们却逆势而上,纷纷唱多黄金,甚至将2026年底的金价目标上调至令人咋舌的5055美元/ 盎司。这看似矛盾的景象,实则勾勒出美元霸权深陷困境,在"自救"与"失控"之间挣扎的无奈。 文案|编辑:凤梨 多年来,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像一剂慢性毒药,正在逐渐侵蚀着美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从个人负债累 累,到企业资金链紧张,再到政府财政赤字高企,整个国家仿佛都在透支未来。 而那些在股市、比特币等虚拟资产中狂欢的资金,也大多是加杠杆的产物,一旦流动性抽紧,便如海市 蜃楼般轰然倒塌。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最易变现的资产,自然成了资金"提款机"。当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争 相抛售黄金以补充保证金、避免爆仓,金价暴跌便成了必然。 可这波恐慌性抛售却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危机面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抛售黄金,而非拥抱 美元资产。这无疑是对美元信用的巨大讽刺,也预示着全球对美元的信任正在悄然瓦解。 曾几何时,美元霸权维系的关键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