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员工流失率
icon
搜索文档
Is UPS Stock a Buy Before Oct. 28?
Yahoo Finance· 2025-10-23 17:42
公司业绩与展望 -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正经历一个困难时期,面临终端市场挑战和业务结构性调整 [2] - 管理层在4月和7月均因关税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而未更新全年业绩指引 [3] - 第三季度中小型企业和企业客户业务量存在更大波动性风险,利润率可能比年初预期承受更大压力 [4] - 管理层预计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时,将对关税、旺季需求和成本方面获得更多确定性 [4] 成本与运营挑战 - 公司员工流失率低于预期,导致第二季度出现高于计划的支出 [5] - 在计划减少业务量的背景下,公司目前倾向于更高的员工流失率,但实际情况相反 [6] - 公司正在将来自亚马逊的配送量从2024年底至2026年中期间刻意减少50%,亚马逊业务在2024年占公司营收的11.8% [6] - 公司正接手部分原本由邮政服务完成的最后一英里配送业务 [7] 股价与投资价值 - 公司股价下跌32%,推动其股息收益率升至7.7%,为投资者提供了蓝筹股中罕见的潜在价值机会 [2]
ESG信披观察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近七成企业披露碳排放数据,产品安全披露不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21:43
行业ESG披露概况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14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87.5%,显著高于全行业的45.94% [1][2] - 碳排放方面,11家公司进行了相关披露,披露率达68.75%,但仅3家同时披露范围三数据,披露率为18.75% [1][2] - 社会议题方面,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相关议题,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数据 [1] 报告类型与披露差异 - 14家披露ESG报告的公司中,3份为可持续发展报告,2份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9份为ESG报告 [2] - 可持续发展报告更侧重长期战略,强调与国际标准接轨,而社会责任报告聚焦短期社会影响 [2] - 一汽解放和江铃汽车虽披露ESG报告,但未披露碳数据 [2] 碳排放披露特点 - 新能源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部分公司通过碳汇获益 [4] - 范围一和范围二较易披露,范围三涉及供应链,披露难度较大 [4][5] - 强势车企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数据,小车企则缺乏这种能力 [5] 产品责任与员工流失率 - 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议题,但多为定性描述,量化数据如召回率、客户投诉量等较少 [7][8] - 企业倾向于通过碰撞测试等正面宣传展示安全性,但不愿披露事故数据 [8] - 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长城汽车员工流失率最高达21.13%,多数仅披露主动离职率 [3][9] 公司具体披露情况 - 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蓝谷披露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3] - 比亚迪员工流失率为2.53%,赛力斯为11.39%,上汽集团为6.9% [3] - 金龙汽车和安凯客车未披露ESG报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