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排放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环保组织:强烈反对插电混动!直指排放与成本问题!
搜狐财经· 2025-11-02 18:44
有观点认为,环保支持者对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下简称 "插混电动车")的持续抨击,存在消除纯电动汽车(以下简称 "纯电动车")转型关键技术 阶段的风险。欧盟要求,到 2035 年需停止新型轿车及 SUV 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实质上意味着所有新车都必须是纯电动车。目前,欧洲产业界及德国、意大 利等部分汽车制造强国,正与欧盟当局协商,希望放宽 2035 年燃油车销售禁令,并延长插混电动车的市场生命周期。 尽管 T&E 提出了插混电动车的设计改进建议 —— 如配备 200 公里以上纯电续航、高速充电功能及大功率电机,并称满足这些条件的车型可在 2034 年前被 视为过渡解决方案,但该组织仍坚持认为,插混电动车仍是 "损害《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目标实现的危险绕行方案",对 2035 年后插混电动车的新增销售保 持批判态度。 但插混电动车的支持者指出,纯电动车目前仍无法在所有方面与燃油车直接竞争,而插混电动车在燃油技术与纯电动车之间扮演着重要的 "过渡桥梁" 角 色。他们补充称,许多个人消费者为避免长途旅行时的续航焦虑和充电麻烦,会选择插混电动车。 插混电动车的灵活性正获得大众青睐:上月其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 63%。另 ...
报告显示:超级富豪正影响全球碳排放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超级富豪"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及私人飞机,加之约60%超级富豪的投资流向碳排放负面影响行业,共 同造就了超级富豪惊人的碳排放量。研究强调,若将全球308位亿万富豪的累计碳排放量视作一个"国 家",其污染程度可跻身全球第15位。 报道强调,美国存在大量碳排的行业如能源行业,其单个企业年均投入27.7万美元用于反气候政策游 说。在上一届巴库气候大会上,化石燃料行业游说者多达1773人,规模仅次于三个国家的代表团,对气 候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报道强调,全球财富前1%人群产生的碳排放到2050年前将给低收入国家造成 44万亿美元损失。在2024年全球温升破1.5℃阈值的背景下,该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削弱超级富豪及破坏 气候的行业在国家碳排放政策上的影响力。(李迅典)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非政府组织乐施会与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美国财富 前0.1%人群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最贫困10%人群的4000倍。 英国《卫报》援引分析数据称,美国财富前0.1%人群日均碳排放2.2吨,索马里民众日均仅82克,全球 民众人均则为12千克。这一数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发布,直 指"高碳消耗" ...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0:04
北京市绿色低碳地方标准发布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管理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核算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标准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碳排放并提出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结合有无制曲工艺、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修订《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当前北京市污泥年产量约为219万吨且持续增长,该标准有助于推动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降低修复成本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新增系统规划、多能耦合系统、监测控制系统等相关要求,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 新标准提升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水平,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推动该技术更广泛应用 [2] 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明确企业用能系统的能源计量层次,包括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设备的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热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分析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占比,以及用于企业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分析减排量与碳排放因子变化 [3] - 标准实施为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节约企业能源成本 [3]
气候变化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吸碳”变“排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08:46
气候变化对热带雨林碳循环功能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热带雨林从碳吸收区域转变为碳排放源 [1] - 气候变化不仅增加高温和干旱天气,还导致更多气旋形成,从而对雨林造成更多破坏 [1] - 树木生长中吸收的碳量已无法抵消树木死亡后释放的碳量 [1] 昆士兰州热带雨林碳通量历史变化 - 1970年至1980年期间,雨林平均每公顷每年可净吸收约1000公斤碳 [1] - 2010年至2019年期间,雨林平均每公顷每年净释放约1000公斤碳 [1] - 研究数据基于对昆士兰州20处热带雨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生长情况分析 [1] 研究结论与学者观点 - 森林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二氧化碳的功能正受到威胁 [1] - 呼吁有关各方紧急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森林减缓全球变暖的作用 [1] - 研究报告由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完成,并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1]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涉及碳排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旨在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标准覆盖碳排放 能耗限额 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计量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 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 核算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 从能源活动 工业生产过程 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碳排放并提出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 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聚焦能源消耗计算 控制和管理 [1] - 白酒标准结合有无制曲工艺 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合成洗涤剂标准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 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 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 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 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推动全市年产量约219万吨且持续增长的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规模化应用 降低修复成本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 新增系统规划 多能耦合系统 监测控制系统等相关要求 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能源计量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 明确企业用能系统的能源计量层次及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 光伏发电 热泵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和碳足迹核算与认证 帮助优化能源结构与碳减排策略 [3]
始祖鸟在青藏高原「放烟花」,为何引发众怒? | Knock Knock 世界
声动活泼· 2025-09-27 12:27
本期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十分之一信箱」 Hi 亲爱的朋友! 播客「Knock Knock 世界」昨天已经更新到第 76 期了。 继续来看看过去这周我们为你敲开了哪几扇门? 于提前多存储一些能量。 04 超加工食品使用了大量从来没有在人类 食物中出现过的添加剂。这简直糟透了, 身体根本不认识这些新物质,所以没有 办法做出应对。 05 健身、营养品、美容、时尚甚至娱乐业,为 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不遗余力地塑 造一些不切实际的身材并将它定义为美 的标杆。 06 节食的人一旦开始大量的刻意减少食物 摄入,身体就会认为主人可能是面对了 一场饥荒,大脑立刻会发出「饥荒」预警。 07 青少年经常会经历被劝吃饭甚至被「逼」 吃饭的情形,直接导致青少年无法根据 自己身体发出的「饱」与「饿」来决定什么 1 /.ユ n/ 时候吃以及吃多少,这一卜让身体不身 的聪明机制没有了用武之地。 08 科学家们推算,以前一个普通农民,每天 消耗的能量大约相当于长跑 10 公里。 09 我们不应该因为身材或者体重去默默承 受任何的评判与指责,这是人类进化、时 代变迁、商业利益、家庭文化、教育理念 共同在身体上留下的本不该承受的压 抑。 科技公司 ...
中国重磅减排承诺受多方赞赏,英媒:具有里程碑意义
环球时报· 2025-09-26 07:42
中国新一轮气候承诺 - 中国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2]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2] 国际社会评价与对比 - 巴西总统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对中国的举措表示赞赏 [1][3] - 中国的新气候目标与美国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未出席此次峰会 [1][6] - 中国的承诺被视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未来全球经济将依靠清洁能源运行 [3]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实际成就与影响 - 中国过去在履行国际气候承诺方面有超出预期的记录,例如203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目标已在2024年完成 [4] - 中国去年在清洁能源上投资了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1% [4] - 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行业在2023年向中国GDP贡献了10% [4][5] - 中国正将其经济未来与清洁能源行业紧密相连,并推动这些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应用 [4][5] - 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强国,其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 [1][4]
A股卫星通信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46% 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21:49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19条思路举措 [1] ESG披露概况 - Wind卫星通信板块50只个股中有2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46% [1][2] - 市值前十公司全部披露ESG报告 其中9家披露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2] - 中兴通讯 光迅科技 复旦微电3家公司额外披露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2] 碳排放数据差异 - 中国电信碳排放量达1435万吨二氧化碳 中科星图仅排放707.85吨二氧化碳 差异超万倍 [3] - 差异主因包括核算边界选择差异(是否包含子公司/供应链)及行业缺乏统一排放因子标准 [3][4] - 卫星行业特有活动如特种燃料燃烧 复合材料生产 发射过程等缺乏权威排放因子数据库 [4] 研发投入与质量管理 - 市值前十公司中7家直接披露研发投入金额 其余以营收占比形式披露 [6] - 中国卫通研发人员117人占比19.6% 中国卫星1217人占比38.52% 光迅科技1218人占比28% 海格通信2763人占比33.36% [6] - 行业普遍建立质量管控体系 包括中国卫通7×24小时服务监测 中国卫星"自检+专检"机制 中科星图质量信息网络体系 [6][7] 行业特色ESG议题 - 需关注太空环境保护议题 包括卫星退役计划 空间碎片治理 发射残留物处理 [8][9] - 应披露特种金属/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合规采购与可持续利用 [8] - 卫星在应急救援 偏远地区教育医疗等场景的社会价值需充分体现 [8] - 需评估卫星应用用途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影响 [10]
卫星通信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6%,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1:10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 [1] ESG披露概况 - 卫星通信板块50只个股中2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46% 略低于全行业46.81%水平 [1] - 市值前十公司全部披露ESG报告 其中9家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2] - 行业碳排放披露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电信排放1435万吨二氧化碳 中科星图仅排放707.85吨 [2] - 差异源于自愿披露背景下核算边界不统一 以及行业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1][3] 研发投入情况 - 市值前十公司中有7家直接披露研发金额 中国电信研发投入达177.92亿元 [4] - 中国卫通研发人员117人占比19.6% 中国卫星研发人员1217人占比38.52% 光迅科技研发人员1218人占比28% 海格通信研发人员2763人占比33.36% [5] 质量管理体系 - 中国卫通建立7×24小时服务热线 将客户投诉纳入销售KPI考核 [7] - 中国卫星要求子公司建立质量检验体系 采用自检加专检双模式 [7] - 中科星图设立质量部作为归口部门 建立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闭环控制 [7] 行业特色议题 - 专家建议披露太空环境保护议题 包括卫星退役计划 碎片治理等内容 [9] - 需关注地面设施能耗与碳排放 推动绿色能源在供应链环节的应用 [9] - 应体现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 偏远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价值 [9] - 发射活动可能破坏大气层 产生空间碎片和固体废弃物需重点管控 [10]
ESG信披观察 | 卫星通信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6%,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1:04
行业政策与ESG披露概况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 [1] - 卫星通信行业Wind板块50只个股中 2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46% 略低于全行业46.81%水平 [1][2] - 行业市值前十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100% 其中9家披露范围一加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2] 碳排放数据披露差异分析 - 碳排放水平差异显著:中国电信排放1435万吨二氧化碳 中科星图仅排放707.85吨二氧化碳 [2][4] - 差异主因包括自愿披露背景下核算边界选择不同 以及行业缺乏统一碳排放测算标准 [1][3] - 仅3家公司披露范围三碳排放:中兴通讯 光迅科技 复旦微电 [2] - 外购电力排放因子相对统一 但卫星特种燃料燃烧 复合材料生产 发射过程等缺乏权威排放因子数据库 [3]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市值前十公司中有7家直接披露研发投入金额 中国电信研发投入达177.92亿元 [4][6] - 研发人员占比表现突出:中国卫星研发人员1217人占比38.52% 海格通信2763人占比33.36% 中国卫通117人占比19.6% [6] 产品质量管理实践 - 中国卫通建立7×24小时服务热线 将客户投诉次数纳入销售人员KPI考核 [9] - 中国卫星要求子公司建立"自检+专检"质量检验体系 [9] - 中科星图设立质量部为归口部门 建立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闭环控制 [9] 行业特有ESG议题建设 - 需突出太空环境保护议题 包括卫星退役计划 碎片治理 发射残留物处理等 [12][13] - 应关注地面设施能耗 推动绿色能源应用 加强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合规采购披露 [12] - 需体现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 偏远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价值 [12] - 中科星图已在产品中提及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