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整车

搜索文档
A股,午后突变!万亿巨头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7-30 17:1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早盘续创年内新高,午后一度快速下行并翻绿,尾盘探底回升,收盘涨0.17%报3615.72点 [1][2] - 深证成指跌0.77%报11203.03点,创业板指跌1.62%报2367.68点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8713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400亿元 [2] - 场内超3500股飘绿,券商板块走低,中银证券尾盘跌停 [2] - 港股恒生指数一度跌近2%,恒生科技指数跌近3% [1][3] 影视行业 - 影视股集体走高,幸福蓝海20%涨停,5日累计大涨超110% [5][6] - 金逸影视、慈文传媒涨停,北京文化涨超9%,上海电影涨近7% [5][6]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57亿元,《南京照相馆》上映6日票房超7亿元 [7] - 机构预计《南京照相馆》有望贡献30亿元票房增量,带动同期电影观影提升 [7] - 中邮证券认为暑期档票房数据有望实现显著修复,为行业注入强心针 [7] 婴童概念 - 婴童概念午后异动,珠江股份、泰慕士、贝因美等涨停 [9][10] - 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将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预算900亿元 [11] - 国家卫健委预计育儿补贴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年补贴总量约千亿元 [11] - 中信证券认为母婴连锁板块直接受益于生育率提升,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11]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挫,理想汽车跌近13%,宁德时代H股跌近8% [13][14] - 比亚迪股份、小鹏汽车、蔚来等跌超5% [13][14] - 三部门召开座谈会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要求加强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 [15] - 国元证券建议关注科技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相关标的 [15] 个股表现 - 宁德时代跌超5%,全日成交约117亿元 [2] - 悍高集团上市首日收盘大涨超400%,盘中最高涨幅达677.7% [2] - 港股山东墨龙涨近17%,东方甄选涨近7% [3]
ESG信披观察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近七成企业披露碳排放数据,产品安全披露不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21:43
行业ESG披露概况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14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87.5%,显著高于全行业的45.94% [1][2] - 碳排放方面,11家公司进行了相关披露,披露率达68.75%,但仅3家同时披露范围三数据,披露率为18.75% [1][2] - 社会议题方面,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相关议题,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数据 [1] 报告类型与披露差异 - 14家披露ESG报告的公司中,3份为可持续发展报告,2份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9份为ESG报告 [2] - 可持续发展报告更侧重长期战略,强调与国际标准接轨,而社会责任报告聚焦短期社会影响 [2] - 一汽解放和江铃汽车虽披露ESG报告,但未披露碳数据 [2] 碳排放披露特点 - 新能源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部分公司通过碳汇获益 [4] - 范围一和范围二较易披露,范围三涉及供应链,披露难度较大 [4][5] - 强势车企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数据,小车企则缺乏这种能力 [5] 产品责任与员工流失率 - 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议题,但多为定性描述,量化数据如召回率、客户投诉量等较少 [7][8] - 企业倾向于通过碰撞测试等正面宣传展示安全性,但不愿披露事故数据 [8] - 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长城汽车员工流失率最高达21.13%,多数仅披露主动离职率 [3][9] 公司具体披露情况 - 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蓝谷披露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3] - 比亚迪员工流失率为2.53%,赛力斯为11.39%,上汽集团为6.9% [3] - 金龙汽车和安凯客车未披露ESG报告 [3]
宁德时代们的高利润剧本,今年要被极氪终结?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06 19:13
电池供应商与整车车企利润倒挂现象 -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 但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日均净赚超1亿元 [2] - 极氪品牌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 较2023年82.64亿元收窄 但累计亏损达260亿元 [2] - 电池采购成本占整车成本40% 行业存在"整车车企亏损而电池供应商暴利"的利润倒挂现象 [2][3] 极氪科技集团战略调整 品牌整合与成本优化 - 极氪斥资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 形成"极氪向上(30万+市场)、领克向宽(20万+市场)"双品牌战略 [3][7] - 合并后预计研发协同效率提升15% 制造管理效率提升20% 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 [7] - 2025年1-4月集团销量155,327台(极氪占35.4%/55,000台 领克占64.6%/110,400台) 但全年71万台目标完成率仅23.28% [11] 人事架构重组 - 林杰统管极氪与领克国内营销 实现双品牌独立运营与协同发展 [8][10] - 林金文转岗负责用户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向林杰汇报 [8] 动力电池自主化突围 - 吉利成立吉曜通行电池集团 整合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技术 注册资本10亿元 [12][13] - 自研电池可使极氪单车成本降低2-3万元 按年销30万辆测算可节省60亿元 [13] - 业务覆盖电芯研发/电池包集成/储能换电/回收利用 对标比亚迪弗迪电池模式 [13] -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34%)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2.31% 验证垂直整合有效性 [13] 行业格局预判 - 宁德时代高利润模式面临挑战 行业利润分配格局或将迎来转折 [15] - 整车车企通过垂直整合与自研电池 正在打破电池供应商的利润垄断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