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平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在京成立
新华社· 2025-09-19 22:13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未来将以专项基金为纽带,通过建立系统性保护体系、创新数 字展陈方式、开展和平主题国际对话等创新举措,推动提升该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助力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记者徐壮) 据介绍,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合 力公募资金、拓展业务范围的创新实践,旨在助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科学保护、深入研究、价 值挖掘和活化利用,并将旧址打造为激发爱国情怀、传播和平理念、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成立仪 式现场开放捐赠通道,接受单位与个人的即时捐赠。 记者9月19日获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日前在京成立。 ...
731部队普及读物首发 系统收录侵华日军罪证
新华社· 2025-09-17 17:50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特聘研究员、《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史图录》作者杨彦君说,当前关于 731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较多,但缺乏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这两本新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以帮 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731部队建立、扩张、覆灭及战后影响的全过程。 据介绍,《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史图录》收录了150余幅历史图片,多摘选自中、日、美、俄等国家公共 收藏机构,半数以上为近年来的新发现、新资料。其中包括731部队遗址及罪证实物图片、美国国家档 案馆收藏的细菌炸弹图纸、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保存的伯力审判现场照片,以及731部队核心成员石 井四郎等人战后活动照片。 新华社哈尔滨9月17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侵华日军731部队史实揭秘》和《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史 图录》新书首发仪式17日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举行。这两本普及读物系统收录了731部 队罪证,旨在帮助公众了解历史真相,树立正确二战史观。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建立起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体系。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 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是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 ...
为持久和平的未来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力量(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40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 新时代中国青年需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1] 青年和平理念培养 - 青年需树立和平理念 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形成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民意基础 [2] - 青年需强化对和平理念的学习与倡导 利用网络、书籍和纪念场馆资源传播和平事迹 [2] - 加强全球治理和世界文化知识储备 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2] 全球视野与思想维度 - 青年需培养全球视野 以全球性问题为切入点增进国际青年思想交流 [3] - 发挥学术研究、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等专长 总结增进人类文明互信与和平共处的经验 [3] - 从多角度消弭争端、增进互信 为和平发展贡献智慧 [3] 青年交流平台建设 - 需设计贴合青年志趣的交流平台 采用线上线下、官方民间相结合的方式 [4] - 推动国内外知名青年人士互访 促进各国青年全面了解中国 [4] - 利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等平台开展文明交流对话 [4] 和平事业实践与情感根基 - 各国青年需通过共同奋斗深化友谊 投身和平发展事业 [5] - 在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维和事业等领域加强合作 让公共事业造福世界 [5] -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孔子学院和鲁班工坊建设 传播中国文化与技术 [5]
心相近丨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铭记拉贝的选择
新华社· 2025-08-20 22:47
拉贝的历史贡献与记录 -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国际安全区" 救助超过二十万中国百姓 [1] - 详细记录日军暴行 为历史留下如山铁证 [1] - 在办公楼内安置302名男性 300名女性 包括126名10岁以下儿童 [4] 国际社会对拉贝的认可 - 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德国时讲述拉贝故事 多次在公祭仪式提及拉贝 [2] - 2015年向托马斯·拉贝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 - 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3] 拉贝日记与历史责任 - 拉贝后代于1996年公开日记内容 引起对二战中国战场的关注 [5] - 日记记录暴行细节 "暴行每天都在发生 实在难以一一列举" [4] - 托马斯·拉贝将系统整理的《拉贝日记》手稿捐赠给中方 [5] 纪念活动与文化交流 - 全球创办6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 其中两所位于中国 [7] -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汉堡开幕 百余人参与缅怀 [7] - 拉贝旧居成为南京特殊历史文化地标 举办学术交流与研学活动 [7] 家族传承与中德友谊 - 托马斯·拉贝访华近20次 体会中国人民对拉贝的深厚感情 [1] - 拉贝墓碑周围种植南京移栽的竹子 梅花和菊花 基座铺有雨花石 [6] - 拉贝的孙子马克西米利安·拉贝正在努力学习中文 [7]
心相近|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铭记拉贝的选择
新华社· 2025-08-20 22:11
拉贝人道主义贡献 - 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国际安全区救助超过二十万中国百姓 [1] - 将学校教堂西门子厂区等建筑开辟为紧急避难所安置302名男性300名女性包括126名10岁以下儿童 [2][4] - 详细记录日军暴行并整理多份揭露真相的报告 [5] 历史记录与档案 - 拉贝日记记录亲眼见证的历史并于1996年由后代公开内容 [5] - 西门子历史档案馆留存1938年1月电报记录避难者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职业 [4] - 返回德国后因揭露真相遭纳粹德国审问和警告 [5] 纪念与传承 - 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德演讲讲述拉贝故事2015年向托马斯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3] - 全球创办6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其中两所在中国 [7] - 拉贝旧居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地标举办学术交流和青少年研学活动 [7] 家族与中国联系 - 托马斯·拉贝访华近20次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1][2][3] - 托马斯儿子马克西米利安·拉贝努力学习中文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拉贝与中国的故事 [7] - 拉贝墓碑周围有从南京移栽的竹子梅花菊花基座前铺雨花石 [6]
广岛核爆八十周年 日本的战争记忆依旧残缺
新华社· 2025-08-07 07:25
历史叙事特征 - 日本民众对广岛核爆的认知聚焦于受害叙事 普遍缺乏对战争起因的清晰理解 受访初中生仅知广岛有军队设施 40代参观者认为美国为试验使用原子弹[3] - 官方纪念活动回避日本战争责任 广岛市长和平宣言强调废核与和平理念 日本首相重申非核三原则 两者均未提及日本作为战争发动国的角色[4] - 公立博物馆展陈突出受害视角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以个体故事展现核爆创伤 使用太平洋战争等中性词汇 淡化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行径[5] 社会认知分歧 - 反战民众批评政府安保政策导向军国主义 呼吁守护和平宪法 被禁止参加官方纪念仪式并遭防暴警察包围[4] - 学者指出日本战后体制延续战前结构 青山学院名誉教授羽场久美子认为社会缺乏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省 学校教育极少涉及对周边国家的侵略历史[6] - 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批评历史叙述回避责任 广岛慰灵碑以无主语方式表述错误 将责任转化为抽象教训[6] 事件背景 - 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 钟声与和平鸽象征祈愿和平 数万生命在原子弹爆炸中瞬间消亡[2] - 核爆受害者后代对历史认知模糊 初中生通过道德课了解战争 表达对核爆持续影响的困惑与对和平的诉求[3]
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
证监会发布· 2025-07-29 18:3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
日本民众举行护宪集会 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
新华网· 2025-05-03 18:28
和平宪法集会 - 近4万名日本民众在东京有明防灾公园举行守护宪法集会,呼吁坚持和平宪法、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 [1] - 集会参与者举着"反对军备扩张""热爱宪法,守护世界和平!"等标语,表达对和平理念的坚定支持 [1] - 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田村智子指出,日本政府一系列做法将自卫队纳入美军指挥体系 [1] 宪法第九条争议 - 现行《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保持战争力量,但近年政府推进集体自卫权解禁和新版"安保三文件"引发担忧 [1] -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批评军事扩张政策背离宪法精神,质疑巨额防卫费,主张优先投入教育和社会福祉 [2] 专家观点 - 日本经济产业省前官员古贺茂明强调应坚持宪法和平精神,摆脱对特定国家依赖,通过民间交流重建外交关系 [1] - 佐藤学认为宪法第九条带来战后长期和平,政府资源应优先用于社会结构改善 [2] 民众参与 - 集会吸引大量年轻人和家庭参加,一位母亲表示希望孩子在没有战争威胁的环境中成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