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粤企造卫星应用终端 最高奖15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07:09
政策支持措施 -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涵盖空间基础设施 自主创新 产业集聚 应用规模 市场主体 投融资及人才支撑等七大方面共21条具体措施 [2] - 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 提供项目申报核准绿色通道服务及卫星频轨资源协调保障支持 鼓励地市加大支持和投入 [3] - 支持企业建设卫星接收站网 测控站 信关站等地面站网节点 按投资总额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支持不高于200万元 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最高1000万元 [3] - 支持卫星应用终端产品及零部件批量制造 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产线改造升级 符合条件项目纳入省级技改资金支持范围 省级财政给予事后奖励 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1500万元 鼓励地市配套奖励 [3] - 鼓励企业开展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新一代低成本卫星和关键载荷 卫星星座组网与测运控 直连卫星通信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优先纳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4] -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国防科技项目 符合配套条件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省级给予不超过50%配套资金支持 [4] - 落实企业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 - 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 支持商业航天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落实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支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奖励 [4] 行业动态事件 -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
重磅!广东发布21条措施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7:16
政策支持框架 -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涵盖空间基础设施 自主创新 产业集聚 应用规模 市场主体 投融资机制及人才支撑七大方面共21条具体措施 [1][3] 空间基础设施布局 - 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 提供项目申报核准绿色通道及卫星频轨资源协调保障 [1][4] - 鼓励地市支持卫星星座建设 对组网成功并运营的企业研究事后奖励措施 [4] - 推进地面站网节点建设 按投资总额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支持不高于200万元 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最高1000万元 [1][4]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鼓励企业攻关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低成本卫星 关键载荷 星座组网与测运控 直连卫星通信等核心技术 优先纳入科技计划项目 [2][4] - 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给予不超过50%配套资金支持 落实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2][4] - 支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新型研发机构享受进口仪器设备免税 省重点实验室获一次性资助 [4] - 推动科研设施开放共享 开展专利导航及数据库建设促进技术转化应用 [4] 星箭产业集聚发展 - 支持星箭产品纳入首台套装备政策 按售价30%给予奖励 成套装备最高700万元/套 单台装备最高300万元/台 [5] - 对符合国家目录的装备产品按售价30%奖励 成套装备最高900万元/套 单台装备最高500万元/台 [5] - 支持卫星应用终端制造产线改造升级 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1500万元 [5][6] -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按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给予事后奖励 [6] 卫星应用产业扩张 - 打造低空经济 移动通信 物流运输 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应用场景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6] - 推动卫星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规模化应用 支持重大创新产品推广 [6] - 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拓展卫星导航 遥感海外市场 支持算力服务采购 [6] - 挖掘卫星数据资产价值 推动国家卫星中心设立广东分中心 鼓励数据资产合规登记奖励 [6] 市场主体培育 -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落实所得税减免 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 [2][7] - 鼓励获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民用航天发射许可等资质 地市对新获资质企业给予奖励 [7] - 推动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 对主导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 [7] 投融资机制创新 - 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 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 给予重点项目前期经费及专项债券支持 [9] - 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前沿技术攻关 火箭卫星研发 星座组建运营等领域 [9] - 对投资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的机构按实际投资额给予补助 组织项目融资对接会 [9] - 开发商业航天专属保险产品 对购买保险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保费补助 [9] 人才支撑体系 - 加强国家级领军人才 海外高端人才招引 纳入人才优粤卡支持范围 享受当地居民待遇 [10] - 支持院校成立空天技术研究院 增设相关学科 推动产教融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10] - 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 推动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10]
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密度发射期
人民日报· 2025-05-04 05:31
文章核心观点 -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未来将迎来高密度发射期,需多要素协同支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望在全球航天业万亿蓝海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行业发展现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驶入快车道,在政策引导下社会资本涌入、各地布局加速 [1] - 我国商业航天方兴未艾,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1] - 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力,包括火箭与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与卫星运营、终端应用与服务 [1]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情况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缩影,一期项目奠基到首次发射圆满成功仅用时878天,填补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空白 [1] - 计划一年半完成发射场二期工程建设,预计2026年底实现发射,届时4个发射工位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 [1] 行业未来趋势 - 未来3到5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密度发射期,对发射场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 - 到2035年全球航天业总体规模预计达1.8万亿美元 [2] 行业发展建议 - 营造宽松政策环境、优化土地供应,创造更好融资环境、实现商业航天投资主体多元化 [1] - 传统航天与商业航天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布局国际市场、拓展国际业务 [1] - 探索商业航天发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