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

搜索文档
告别低效与内耗:如何6个月实现团队质的飞跃
36氪· 2025-08-12 07:41
团队管理变革指南核心观点 - 团队成功取决于隐形文化、习惯、协作模式及领导者格局,而非短期手段[1] - 6个月变革方案需结合中国企业现实(人情关系、部门壁垒、资源掣肘),强调可复制性与可调整性[1][4] - 变革核心是获取知识并基于价值观迭代,而非套用固定模板[5][64] 分阶段实施路径 第1个月——现状诊断 - 聚焦业务全貌:梳理工作来源、执行权限、客户反馈及价值指标[7] - 人员分析:识别成员动力源、效率瓶颈及团队沟通状态[7] - 系统观察:实地验证流程卡点与形式主义环节[7][8] 第2个月——基准建立 - 量化工作质量:首次完成率、价值工作占比、关键任务周期时间[10][11] - 绘制可视化流程图:标注跨部门交接摩擦点,通过看板实现工作量透明化[19][20] - 设定愿景目标:明确团队存在意义与未来方向,需高频重复强化[21][22] 第3个月——行动启动 - 授权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赋予一线人员跨部门决策权[25][26] - 能力建设:开展专业技能与通用能力(如时间管理)培训,建立学习资源库[28] - 人才发展: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平衡绩效指标与长期竞争力[29][30] 第4个月——关系深化 - 沟通升级:跨部门会议参与率翻倍,建立内部知识沉淀平台(Wiki/博客)[33][38] - 试点优化:以小范围流程实验验证客户体验提升效果[42][43] - 反馈机制:结合1:1沟通识别高潜力成员与待改进者[41] 第5个月——效能冲刺 - 人才保留:通过加薪/晋升锁定核心高贡献成员[46] - 资源配置:补齐关键技能缺口,升级办公工具作为生产力投资[49][50] - 流程攻坚:解决跨部门遗留问题,以客户视角评估改进实效[51][52] 第6个月——复盘迭代 - 成果验证:对照初期指标检视流程改善度与客户满意度[58][59] - 新周期规划:调整团队结构/指标,确保愿景与业务变化同步[61][62] - 持续优化文化:建立每日改进机制,强调知识驱动变革[65][66]
架空、背刺、老六,副班长为什么不能是聪明人?
虎嗅· 2025-07-08 16:28
管理架构调整 - 正副分工明确:副部长侧重内部管理(项目管理、人员指标、工作提效),部长侧重外部拓展(资源预算、跨团队协调、重点项目、文化建设、关键人员管理)[2] - 副班长核心职能是处理团队杂务(协调冲突、HR/财务对接等),需具备耐心和执行力,80%事务属于低价值但必要工作[8][9] - 管理幅度超过50人时需设置副班长分担琐事,否则负责人易陷入低效事务[10] 候选人评估 - 组长A:管理能力强且团队认可度高,但技术薄弱且与高管存在潜在摩擦[3] - 组长B:技术专业且抗压能力强,但缺乏高层沟通经验,外部协调能力弱[4] - 组长C:服从度高但能力不足,适合执行稳定但非攻坚任务[5] 副班长类型 - 第一类(老黄牛型):处理日常杂务,需高度信任且熟悉团队隐秘,不适合外招[9][11][12] - 第二类(攻坚型):以项目能力为主,能承担高强度工作,但管理能力存在缺陷[15][16][17] - 第三类(继任型):为负责人晋升预留的接替人选,需综合能力突出[20][21] 选拔策略 - 影响力需位列团队前五,且需确保可随时替换而不影响运作[23][24] - 优先选择心态稳定者(如组长C),避免因情绪问题影响执行[22] - 避免培养潜在竞争者,尤其需警惕掌握核心资源的第二类副班长背叛风险[26][28] 信任与风险 - 副班长与一号位需建立利益共同体,共享信息与资源[32] - 危机时副班长可能凭借技术细节掌控权替代一号位,需通过战略项目亲自参与降低风险[35][37] - 高管关系不佳者不适合担任副班长,因其需处理高管分配的基础任务[22]
影石获得了弹药 刘靖康带着90后们继续“整活”
经济观察网· 2025-06-15 18:36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74%,市值超700亿元 [2] - 公司通过IPO募资19.38亿元,资金将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深圳研发中心 [3] - 202名高管和核心员工参与的员工资管计划占公开发行股份的7.07%,合计约290万股,按6月12日收盘价计算价值约5亿元 [5] 创始人管理理念 - 创始人刘靖康提出"员工发展第一、客户价值第二、股东回报第三"的公司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形成差异 [6] - 公司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矩阵式组织中的跨部门协作问题,例如允许产品线和职能部门自由悬赏、购买服务 [8] - 创始人认为"好奇心"是未来需要更高重视的品质,强调对"如何做得更好"的探索欲和动手尝试特质 [10] 员工管理与福利 - 公司员工数量超3000人,其中绝大多数为90后 [5] - 公司提供独特福利包括恋爱基金1万元、办公区滑梯、程序员节999足金键帽等 [6] - 招聘产品经理时会将某类运动深度爱好者作为筛选条件,并提供经费支持员工成为滑雪、骑行等运动高阶玩家 [6] 产品创新与研发 - 产品经理通过实际运动场景发现用户痛点,例如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旋转两下自动拍摄"功能 [7] - 公司鼓励创新探索,即使可能"打水漂"的项目也会投入支持 [6] 组织发展挑战 - 创业早期面临大厂3倍以上薪酬挖角技术团队的情况 [5] - 矩阵式组织中存在目标对齐难题,一个工程师可能面临产品线和职能部门双重目标冲突 [8] - 创始人表示组织问题比业务问题更复杂,需要大量沟通协调确保团队目标与公司同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