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航发科技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行业 - 公司:航发科技、航发哈轴、航发成发、航发集团、GE 航空、罗尔斯·罗伊斯、霍尼韦尔、捷蓝航空、普惠公司、CFM 国际、IAE 国际 [1][2][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航发科技 - **核心观点**:在军工赛道地位重要,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论据**:隶属于航发集团,是航发成发核心资产,全产业链覆盖,有航发零部件配套能力;技术上在叶片、机匣及钣金件领先;子公司航轴是航发集团旗下唯一航空轴承产品平台,资产稀缺;外贸与国际一流航空公司合作超 20 年,客户粘性强,积累丰富经验 [2][3] 业务表现 - **核心观点**:内外贸业务均呈良好增长态势 - **论据**:2024 年利润增长率达 43%,2025 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外贸业务绝对值增长且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自 2021 年持续爬坡;内贸业务 2024 年实现困境反转 [2][7] 研发投入 - **核心观点**: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以增强未来核心竞争力 - **论据**:研发投入占比约 3%,应对军用及民用型号市场竞争,为长期成长奠定基础 [2][8] 内需市场影响 - **核心观点**:内需市场是公司长期成长重要来源 - **论据**:中国与美国发动机代际有差距,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推动商用发动机需求增加,公司将受益于装备升级换代、后市场维修维护及民用领域发展 [2][9] 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 - **核心观点**:处于升级换代阶段,未来市场规模大 - **论据**:中国以二代、三代和三代半发动机为主,美国以三代半和四代为主,装备需全面升级;后市场发动机消耗品属性明显;未来五年军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市场预计达 8000 亿元,公司 2024 年内贸收入仅 20 多亿元 [2][10] 外贸业务 - **核心观点**:对外贸业务重要但进入门槛高 - **论据**:与国际一流航空公司合作超 20 年,客户粘性强;进入外贸转包生产体系需获 NADCAP 认证,客户审核及工艺鉴定后签长期协议需 6 - 8 年;2002 - 2019 年外贸业务复合增速达 21%,获客户认可 [2][11] 航发哈轴 - **核心观点**:在中国航空轴承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 **论据**:是航发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自 2013 年以来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1.4%,与洛轴和红轴占据国内航空轴承 80%以上科研任务 [4][12] 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 - **核心观点**:对中国航空工业极其重要 - **论据**:C919 发动机依赖进口,面临断供风险,自主可控需求紧迫;未来五到十年自主可控方向持续上行;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未来 20 年预计超 13 万亿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约 2.6 万亿,每年平均 1300 亿 [13][14] 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 - **核心观点**:市场构成高度集中,供需错配 - **论据**:六家公司占据全球 97%市场份额,GE 航空、普惠和罗尔斯·罗伊斯具备完整研发能力;LEAP 系列发动机订单多但交付量低,如 2023 年底累计订单近 11000 台,2023 年交付量仅 1500 台左右 [15] 商用发动机与军用发动机结构区别 - **核心观点**:商用发动机推进系统含发动机本体和短舱系统,与军用发动机结构设计不同 - **论据**:商用发动机短舱系统包括进气道、风扇罩、反推装置和尾喷等零件,能包裹发动机并实现气流输入输出;军用发动机更注重性能和耐久性 [16] 反推装置作用 - **核心观点**:是商用飞机推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 **论据**:飞机降落时快速减速确保安全,在声学、热学、防雷保护、气动性能及维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7] 商用飞机推进系统价值量分布 - **核心观点**:短舱系统是核心增量部分 - **论据**:发动机系统占推进系统价值量 75%,短舱系统占 25%,反推装置占短舱系统一半,即约 12.5% [18] 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 - **核心观点**:技术逐步成熟,公司积极布局 - **论据**:航发集团旗下长江 1000A 和长江 2000 对标世界先进型号;2024 年航发成发与湘投集团合作建设航空发动机反推短舱基地项目 [19] 商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会成为未来发展核心方向之一 - **论据**:国内商用航空市场供需错配严重,为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提供发展机会;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逐步成熟,公司积极布局生产制造基地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航发科技控股股东为航发成发,实际控制人为航发集团,2001 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股东包括航发黎明、北航以及涡轮院,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4][5] - 航发科技业务涵盖内贸和外贸,内贸生产军用发动机及零部件,在航空轴承领域有专业优势;外贸核心客户为世界重要航空发动机主机厂商,核心能力在零部件制造,总装资产未上市 [6] - 航发哈轴持股结构为航发集团 16%、哈尔滨轴承 28%左右、航发资产 13%、航发科技 43% [12]
未知机构:困局、破局、新局——从美国“关税战”看我国民机产业的历史性机遇-20250603ZH-20250604
未知机构· 2025-06-04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民机行业、民用造船行业 - 公司:中国商飞、波音公司、空客公司、通用、霍尼韦尔、RTX、赛丰集团、罗罗公司、欧洲最大联盟亚航空瑞安航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对中国民机产业的限制措施 - 5月30日美国商务部暂停部分美国公司向中国商飞出售用于开发C19飞机的产品和技术许可证,并审查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 [5][6][7] - 今年以来美方针对中国民机产业链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 [10] 中美关税战情况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4月9日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04%提升到125%;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5月14日中美相互调整后的关税正式实施 [15][16][17][18] - 美国修改对中国相关商品加装的从价关税,24%的关税在初始90天内暂时实施,保留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部分行政令中商品加征的关税;中国相应修改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9][20][21][22] 关税战对中国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影响 - **双刃剑**:带来成本攀升、供应链断裂阵痛,也为国产大飞机崛起和产业链自主化提供机遇 [30][31][32] - **短期影响**:增加国产民机供应链风险和成本,面临成本压力和潜在断供风险;对美国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进口成本上升,关键部件有断供风险;找到非美替代供应商需重新开展适配认证,影响C919交付进度;但中国对部分飞机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国产大飞机整体交付进度保持稳定 [47][48][49][53][54][55][56][59] - **中长期影响**: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供应链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产化率;催化核心民机分系统关键技术和适配设备国产化替代需求,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补齐短板;产业和资本共振,实现核心要素国产化替代,控制生产成本,推动民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60][61][63][64][67][68][69][70] - **加快国产大飞机出海进程**:国产民机出口提速,C909交付老挝、越南航司是海外扩张重要里程碑;波音公司因关税成本增加,产品提价影响外销,多家航司可能推迟接收;空客公司也面临成本上升问题;全球民机市场格局由AB向ABC变革更顺畅 [72][74][75][76][79][81][82][83][85][86][87] 中国民机行业供应链格局 - 采用全球化加自主可控备份的独特供应链格局,依托军机行业自主可控优势为民机领域国际化供应链寻求备份,可避免产业空心化和系统性风险 [91][95][96][98] - 海外民基巨头全球化分工政策缔造辉煌,但也埋下产业空心化祸根,影响产业和装备发展;民用造船行业就是例子,美英民用造船行业转移后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军用造船 [99][100][102][103][104][10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商品中,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部件价格为62.13亿美元 [52] - 美国近期对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进行了关税豁免 [58] - 国产大飞机面临的风险,包括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挑战、市场预期过高、部分领域短期难体现营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调整或国际航空规则变化等 [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