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流感创新药
搜索文档
国产流感创新药迎首考 上市公司积极回应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11-26 21:12
(60056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川药业")与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合作的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济 可舒)。 据了解,国产流感创新药在"全疗程一次用药""强效抗击流感病毒"和"对青少年患者疗效"等方面取得突 破。 2025年以来,已有3款国产流感创新药上市。近日,国产流感创新药迎来首考。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2025年第46周第883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 《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流感创新药的疗效、适用人群、购买渠道、能否医保购买等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多家布局流感创新药的A股上市公司近期也在与投资者互动中积极回应了相关提 问。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流感 创新药为流感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在全疗程一次用药的便捷性和疗效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未来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 在"一次用药"等方面突破 据悉,目前已经获批上市的3款国产流感创新药分别为:青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江西科睿药业有 限公司研发的玛舒拉沙韦片(伊速达)、广东众生药业(002317)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生药业")子 公司 ...
全国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 多款国产流感创新药密集上市
央广网· 2025-11-19 11:05
流感疫情趋势 - 全国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预计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 [1] - 当前流感活动处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 [1] - 11月以来线上平台甲乙流特效药订单量增长超1倍,东北、华北及南方部分城市需求增幅显著 [2] - 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太原、西安等北方城市订单量增幅超150%,南方成都、重庆订单量增幅超1倍 [2] - 10月中旬开始,感冒及退热药的采购量是其他月份的两至三倍 [2] 国产抗流感创新药市场动态 - 多款国产抗流感创新药于今年密集获批上市,有评论认为2025年是“国产流感创新药元年” [1][4] - 目前已有三款抗流感创新药获批上市,另有两款药物完成临床试验并提交上市申请 [4] - 国产创新药上市后销量稳步提升,反映出产品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获得认可 [5] - 国产仿制药竞争激烈,已有超过100个品规的磷酸奥司他韦通用名药通过一致性评价 [4] 药品供应与渠道 - 药店货架上进口与国产特效药供应均较为充足,门店每周进行2至3次补货 [4] - 除奥司他韦外,今年有伊速达、安睿威等多款国产新药可供选择 [4] - 电商渠道与药店渠道融合,形成多维立体的营销模式 [6]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前景 - 流感已成为常态化疾病,传感染疾病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 [5] - 国家推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国内药企工业水平、能力及质量已可与国际头部药企竞争,在保供能力及成本优势上具备潜力 [6] - 药品研发需满足社会责任,考虑流感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及公共经济学影响 [5]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 行业面临从研发到上市再到普及的全链条挑战 [5] - 推广难度大,需争取地方政府、医院及医生专家对国产创新药的关注与首张处方 [6] - 企业需在推广过程中应对多维立体营销模式的考验 [6]
国产创新药破局 为应对流感提供“中国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11-12 20:05
流感疫情与市场活动 - 2025年第44周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大部分省份上升,全国共报告347起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1] - 2025年被誉为“国产流感创新药元年”,市场出现消费者在药店询问和购买国产创新药的现象[1] 国产流感创新药上市进展 - 3月份青峰医药子公司江西科睿药业研发的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获批上市[1] - 5月份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自主研发的昂拉地韦片(商品名“安睿威”)获批上市[1] - 7月份济川药业与南京征祥医药合作的创新药济可舒(商品名“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2] - 健康元的玛帕西沙韦胶囊已进入审评后期,力争在今冬流感高发季前上市[2]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流感药物曾长期被进口药占据,奥司他韦曾占超八成市场份额[2] - 多款国产创新药上市为患者带来“中国方案”,未来有望改写进口主导格局[2] - 国产流感创新药的破局意义深远,是创新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4] 公司商业化策略 - 众生药业围绕学术生态构建、数据化服务升级、关键项目实践三大维度深化营销创新,提供智能化诊疗支持和全链路药事服务[3] - 济川药业把握流感季用药需求,积极运用线上销售渠道,已在京东健康平台线上首发济可舒[3] 政策支持环境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3] - 展望未来,国产流感创新药多数有进医保的意愿,若谈判成功价格可能下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