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玛巴洛沙韦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款“全程一次用药”的国产流感口服药上市,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第一财经· 2025-07-18 16:20
药物获批上市 - 征祥医药的流感抗病毒口服药物玛硒洛沙韦片(商品名:济可舒)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1] - 玛硒洛沙韦是新一代聚合酶酸性蛋白(PA)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流感病毒的特性,对甲、乙型流感病毒、高致死禽流感病毒等均具有抗病毒活性 [1] - 该药物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1] 药物特性与临床数据 - 单剂量口服玛硒洛沙韦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且无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1] - 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保障 [1] - 有关玛硒洛沙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已于今年年初发表于感染病领域顶刊《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1] 国产替代方案 - 该药物成为"全程一次用药"的流感明星药"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的又一国产替代方案 [2]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了青峰医药集团下属子公司科睿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 [2] - 获批适应症为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治疗 [2] 市场与价格 - 从部分电商渠道来看,最新上市的新一代国产抗流感口服药甚至比进口的原研药卖得更贵 [2] - 玛舒拉沙韦20mg*2片的售价约为320元,相比之下,一些商家挂出的玛巴洛沙韦20mg*2片的售价甚至不到200元 [2] 耐药性研究 - 玛舒拉沙韦在甲型流感H1N1和H3N2亚型病毒的耐药突变率仅为0.7%和0.9% [2] - 治疗甲流突变位点仅1个,且突变率<1% [2] - 乙型流感患者未检测到耐药突变,体现了较低的耐药风险,适于广泛长期的临床使用 [2]
又一款“全程一次用药”的国产流感口服药上市,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第一财经· 2025-07-18 14:55
药物获批上市 - 征祥医药的流感抗病毒口服药物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 商品名为济可舒 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1] - 玛硒洛沙韦是新一代聚合酶酸性蛋白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具有广谱抗流感病毒特性 对甲 乙型流感病毒 高致死禽流感病毒等均具有抗病毒活性 [1] - 该药物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1] 药物特性 - 单剂量口服玛硒洛沙韦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 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 且无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1] - 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当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保障 [1] - 有关玛硒洛沙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已于今年年初发表于感染病领域顶刊《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1] 市场竞争 - 该药物成为全程一次用药的流感明星药玛巴洛沙韦的又一国产替代方案 [2]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了青峰医药集团下属子公司科睿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片 商品名为伊速达 [2] - 更多国产抗流感病毒药物上市可应对进口药玛巴洛沙韦可能存在的供药不充足风险 且相对玛巴洛沙韦可能还会有物流成本方面的优势 [2] 价格比较 - 从部分电商渠道来看 最新上市的新一代国产抗流感口服药甚至比进口的原研药卖得更贵 [2] - 玛舒拉沙韦20mg*2片的售价约为320元 相比之下 一些商家挂出的玛巴洛沙韦20mg*2片的售价甚至不到200元 [2] 耐药性研究 - 玛舒拉沙韦在甲型流感H1N1和H3N2亚型病毒的耐药突变率仅为0 7%和0 9% 治疗甲流突变位点仅1个 且突变率<1% [2] - 乙型流感患者未检测到耐药突变 体现了较低的耐药风险 适于广泛长期的临床使用 [2]
浙江停售叠加份额跌穿55%,东阳光药“流感神药”双线告急
华夏时报· 2025-06-21 10:18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医保局暂停东阳光药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挂网,涉及价格投诉,但公司称院内渠道非核心市场,对全国销售影响有限[2][3] - 公司面临"流感神药"独木难支困境: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下滑10%至54.8%,年内利润同比暴跌97.6%,营收减少37.1%[3][7][9] - 行业竞争加剧:奥司他韦有70多家竞争对手,罗氏新药玛巴洛沙韦市场份额已升至10.8%,2024年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达67亿元[7][8] - 公司推进多元化转型:在糖尿病、肿瘤领域布局多款在研新药,但新业务营收暂难替代奥司他韦[12][13] - 公司计划通过赴港上市及子公司私有化整合资源,构建全球销售网络[13][14] 产品表现 - "可威"曾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2016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6.67亿元(市占率85.54%),2021年增至9.04亿元(市占率95.88%)[4] - 2024年产品收入占比降至64.2%,较2022年81.2%、2023年86.9%显著下降[9] - 集采外市场维持高价:"可威"挂网价9.86元/粒,较集采中选产品贵近10倍[6] - 2025Q1收入同比降40.7%,因流感季短于预期导致分销商采购减少[11]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经营利润:-7.93亿元、17.66亿元、3.81亿元[9]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14.16亿元、10.14亿元、2480万元[10] - 2024年营收40.19亿元,营业成本9.6亿元,毛利30.59亿元[10] 行业动态 - 第七批集采奥司他韦胶囊中选价每粒不到1元,降幅84%,但"可威"未中标[5] - 浙江省医保局调整多企业奥司他韦价格,Natco Pharma、成都倍特等产品也被暂停挂网[4][5] - 罗氏玛巴洛沙韦快速抢占市场,2024年份额达10.8%[8]
冲刺港股IPO的东阳光药,核心产品市占率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18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拟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不涉及新股发行与资金募集 [1][3] - 上市方案为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私有化 并向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对价 [3] - 完成换股后子公司H股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公司将在港股上市 [3] 核心产品与业务结构 - 核心产品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1.2%、86.9%、64.2% [1][8] - 产品按剂型划分 胶囊剂和颗粒剂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5.3%和84.6% [8] - 公司业务分为抗感染药物(2024年占比69.6%)、慢病治疗药物(26.6%)和其他(3.8%) [3][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14亿元、63.86亿元、40.19亿元 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2480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0.7% 主要因流感季节缩短导致分销商采购减少 [5] 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 -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为67亿元 有超过120家制药公司参与竞争 [8][10] - 公司磷酸奥司他韦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2024年54.8% 下降10个百分点 [10] - 竞争对手推出新型流感药如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2022年0.7亿增至2023年6.3亿)形成挤压 [10] 产品暂停挂网影响 - 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因不符合要求被浙江省医保局暂停挂网 [1][6] - 暂停挂网可能影响产品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生产计划和品牌形象 [7]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在糖尿病领域布局胰岛素、SGLT-2抑制剂及GLP-1/FGF21双靶点激动剂等产品 [12]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新药申请获受理 冲刺国产第二家 [12] - 肿瘤学药物领域有治疗AML和食管癌的靶向药物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12]
流感神药“可威”折戟浙江,东阳光千亿帝国裂缝突显
新浪证券· 2025-06-18 09:59
药品价格调整影响 - 浙江医保局暂停东阳光长江药业旗下"可威"品牌奥司他韦胶囊挂网资格,因"不符合要求" [1] - "可威"胶囊挂网价高达每粒9.86元,相比集采中标价贵出近十倍 [2] - 2022年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奥司他韦胶囊中选价被压低至每粒不到1元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东阳光"可威"系列曾占公司总营收66%,占据奥司他韦颗粒市场99%份额 [2] - 2023年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陆续被纳入省级集采,平均售价压缩至每袋2.97元 [3] - 罗氏旗下玛巴洛沙韦2024年市场份额攀升至10.8%,同期奥司他韦整体份额下降8% [3] - 东阳光在奥司他韦整体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54.8% [3] 公司战略转型 - 东阳光拓展新战线包括胰岛素集采、白血病新药研发及GLP-1药物领域 [4] - 公司去年达成一笔价值9亿美元的对外授权交易 [4] - 母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递交招股书,计划将东阳光长江私有化 [4] 行业整体状况 - 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达67亿元,超120家药企参与竞争 [3] - 仅奥司他韦就有70余家竞争者 [3] - 医药行业正经历从"单品爆款"到"管线矩阵"的升级竞赛 [4]
抗流感药物市场迎变局:奥司他韦或暂停挂网,新药抢滩登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2:12
奥司他韦市场地位变化 - 浙江省医保局对包括东阳光长江药业在内的多家企业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进行价格调整或暂停挂网,涉及价格投诉 [1] - 2022年奥司他韦胶囊被纳入第七批国家集采,最低中选价格每粒不到1元,东阳光药报价0 99元/片,降幅高达92% [1] - 2023年起奥司他韦颗粒被部分省份纳入省级集采,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是第八批集采中选药品之一,平均降价83% [1] 市场竞争格局 - 东阳光药奥司他韦市场份额从历史峰值降至2024年的54 8%,面临70余家药企仿制药竞争 [2][5] - 罗氏玛巴洛沙韦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至2023年销售额从0 7亿元跃升至6 3亿元 [2][5] - 众生药业全球首款PB2靶点药昂拉地韦将症状缓解时间缩短40%,临床耐药发生率低 [2][11] 东阳光药经营状况 - 2024年磷酸奥司他韦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6亿元,占总营收64 2%,较2022年81 2%占比明显下降 [6][7] - 公司支柱产品可威专利保护期将持续至2026年,但关键专利已陆续到期,合成工艺专利于2024年3月到期 [5] - 公司坦承若无法保持可威销量、价格及利润率,收入及盈利能力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7] 抗流感药物市场趋势 - 2023年国内流感药终端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奥司他韦仍占超80%市场份额 [5]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已获批上市抗流感新药达10款,其中国产药企加速突围 [9][10] - 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产生抗性,儿童患者H1N1耐药率达27~37% [10] 新药研发进展 - 众生药业昂拉地韦临床数据显示症状缓解时间缩短40%,退烧时间缩短39%,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效 [11] - 昂拉地韦临床Ⅱ期和Ⅲ期研究的可疑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和1 6%,能应对部分"超级流感病毒" [11] - 玛巴洛沙韦原研药专利有效期至2031年,但国内已有企业获得药品注册 [12]
“10秒,我症状还没说,处方药就开好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23:31
互联网医疗行业处方药销售乱象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处方药销售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包括处方审核形同虚设 违规展示药品信息 超适应症宣传 销售未获批药品等 威胁消费者用药安全 [1][5][6][8][10][12] 处方审核流程问题 - 多家平台存在"秒开"处方现象 记者实测从问诊到开方仅需10秒 全程无实质性医疗评估 [1][2] - 外卖平台购药流程更便捷 付款后自动生成电子处方 系统自动填充病症描述和病例信息 无医生确认线下首诊环节 [3] - 夜间开方无限制 凌晨1点/4点下单仍可"秒接单" 开方速度与白天无异 [5] - 现行法规明确要求药师审核处方 但部分平台采用"AI开处方 客户直接取药"模式 跳过传统审核环节 [5] 违规展示药品信息 - 直播电商平台直接展示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包装/标签信息 未与非处方药区分标注 页面可见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违规内容 [6] - 国家规定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 但多家平台仍违规提供 [8] 超适应症宣传与非法药品销售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获批适应症为皮肤麻醉 但被商家宣传为"房事延时"男科用药 公开标注用法 [8] - 本唯抑菌乳膏涉嫌假冒本维莫德乳膏 替换原药品商标 更改主要成分为中药 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0][12] - 仿冒行为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药品管理法 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0倍罚款或刑事责任 [12] - 第三方平台未履行审核监测义务 需对入驻药房违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12]
行业深度报告:管线布局迈入收获期,2025开启国产流感新药元年
开源证券· 2025-06-15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感病毒致病性高,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靶点 [4][5] -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年开启国产新药元年,国内流感药市场规模超百亿,新药上市进度加速 [6] - 伴随国内流感新药上市进度加速及疗效可比肩大单品,未来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流感病毒为高致病性病原,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 - 流感传染性强、季节性波动,全球每年约 10 亿人患病,300 - 500 万例重症,29 - 65 万例死亡,中国每年发病约 8400 - 14400 万人,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高 [4][15] - 甲型和乙型是主要流感病毒类型,甲型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乙型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感染过程有多个药物作用靶点 [17] - 抗流感病毒药物不断迭代,截至 2025 年 5 月,中国获批 10 款新药,美国获批 7 款新药,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研发靶点,海内外合作加强布局 [5][26]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即将开启国产新药元年 - 2023 年国内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超百亿,奥司他韦占 86.48%市场份额,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 2022 年 0.7 亿元增至 2023 年 6.3 亿元 [6][36] - 国内上市的核心流感用药已纳入医保,单疗程费用稳定在 200 元内,2025 年青峰药业和众生药业新药上市,还有 4 款新药申请上市 [6][42]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新药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提升公司业绩 [7][46]
PK流感“神药”的国产创新药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核心观点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研发的昂拉地韦成为中国首款在头对头试验中PK过奥司他韦的创新药,也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3][4][17] - 昂拉地韦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优于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对耐药毒株有更强抑制作用 [6][7] - 公司从分子结构设计和临床试验适应证两方面着手,克服了强生同靶点药物失败的挑战 [1][4][14] - 该药物研发历时10年,投入数亿资金,未来目标市场份额20亿元 [4][18][19] 研发历程 - 2015年公司决定研发流感创新药,瞄准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 [6] - 2017年12月获得研发代号ZSP1273 [12] - 2018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入成为临床试验负责人 [13] - 2020年强生同靶点药物Ⅲ期失败影响公司融资,但团队坚持推进 [14] - 2023年7月公布Ⅲ期临床试验数据 [7] - 2024年5月22日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3][17] 产品优势 - 中位七项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病程缩短近10% [7] - 给药后24-96小时比奥司他韦更显著降低病毒载量,缩短病毒转阴时间 [7] - 对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耐药毒株有很强抑制作用 [7] - 一天给药一次,比强生同靶点药物一天两次更方便 [14] 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近200亿元,预计2028年达269.1亿元 [18] - 公司目标未来分得20亿元市场份额 [4][19] - 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考虑海外合作伙伴推动国际化 [18] - 儿童剂型已完成Ⅱ期试验,正在推进Ⅲ期 [19] 行业影响 - 标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重大药物研发前沿取得突破 [3] - 突破欧美跨国公司垄断的创新药物市场 [3] - 可能改写流感诊疗指南,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7] - 展现中国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国际大药厂未完成的突破 [17]
PK流感“神药”的国产创新药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22:30
核心观点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研发的昂拉地韦成为中国首款在头对头试验中PK过奥司他韦的创新药,也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1] - 昂拉地韦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优于奥司他韦,症状缓解时间缩短近10%,病毒载量降低更显著 [3] - 公司目标是昂拉地韦未来能分得20亿元市场份额,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已近200亿元 [9][10] 研发历程 - 2015年公司决定研发流感创新药,针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 [2] - 选择PB2靶点快速跟进,参考强生分子结构并改构,2017年获得研发代号ZSP1273 [4] - 2018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入成为Ⅱ/Ⅲ期临床试验负责人 [5] - 2020年强生同靶点药物Ⅲ期失败,公司坚持研发并分析强生失败原因 [6] - 2024年5月22日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8] 产品优势 - 对甲流病毒抑制能力显著优于玛巴洛沙韦 [3] - 对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耐药毒株有很强抑制作用 [3] - 抗病毒活性比强生VX-787强数十倍,药代特性更好 [6] - 一天给药一次,强生药物需一天给药两次 [6] 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近200亿元,预计2028年达269.1亿元 [9] - 公司目标销售峰值20亿元 [10] - 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考虑海外合作伙伴推动国际临床试验 [9] - 适用于2-17岁患者的颗粒剂型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10] 行业影响 - 可能改写流感诊疗指南,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3] - 中国本土企业成功研发国际大药厂未能做出的全球新药 [8] - 奥司他韦年销售额曾在上市第6年突破10亿美元 [2] - 东阳光药奥司他韦2012-2015年销售额从2.69亿元增长至6.93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