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

搜索文档
AI应用强赋能,算力硬件高成长可期;持续看好医药创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9:17
医药行业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 近期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 但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1] - 2025年在支持引导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 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 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1] - 下半年创新药BD预计仍将持续 国内丙类目录及商保政策有望推动估值继续提升 [1] - 医药投融资有望复苏 二级市场繁荣有望带来一级市场投融资回升 CXO及上游景气度向好 [1] - 医疗器械有望触底回升 招投标数据已开始回暖 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 [1] 人工智能与算力硬件 - 人工智能推动通信行业相关企业再发展 看好硬件端发展高增长 [2] - 算力板块仍处于快速发展周期中 各家对于大模型的投入将持续发展 [2] - 流量入口争夺及广阔应用市场想象空间驱动算力底座需求端日趋旺盛 [2] AI与电力需求 - 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增加一倍以上 [3] - 海外大厂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持续保持AI领域高投入 [3] - 需求快速增长 输配电设备供应总体紧张 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迎来发展契机 [3] - 2022年以来中国一次设备出口持续高景气 2025年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同比增速约40%以上 [3] - 海外大厂AIDC相关资本开支持续高投入 国内头部配套电气设备制造商将看到相关订单落地 [3]
银河证券:医药板块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3:12
医药板块估值与趋势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近期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 [1] - 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1] - 2025年在支持引导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1] 医药创新 - 下半年创新药BD预计仍将持续 [1] - 国内丙类目录及商保政策有望推动估值继续提升 [1] 医药投融资 - 二级市场繁荣有望带来一级市场投融资回升 [1] - CXO及上游景气度向好 [1] 医疗器械 - 招投标数据已开始回暖 [1] - 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 [1]
长春高新1700亿元市值蒸发,集采、人口、竞品冲击如何击溃生长激素神话|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31 16:05
长春高新1700亿元市值蒸发,集采、人口、竞品冲击如何击溃生长激素神话|创新药观察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 五年前,长春高新还是投资者口中"永不落幕的成长神话","东北药茅"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然而,泡沫终有破碎时。当繁华落尽,徒留的是一地狼藉的鸡毛。公司股价从2021年那令人眩目的 485.82元历史高点,断崖式跌入百元关口,市值也在惊涛骇浪中从2100亿元的云端滑落至375亿元的谷 底,蒸发近1700亿元。昔日的千亿巨头,如今在资本市场已然门前冷落鞍马稀。 长春高新股价的轰然坍塌像一面镜子,冰冷地映射出中国医药产业在告别"神药依赖"旧时代,向全面创 新艰难转身过程中,那难以回避的深刻阵痛。 (来源:WIND) 2025年4月20日,长春高新发布了近20年来首份营收下滑的年报:2024年营收134.66亿元,同比下降 7.55%;净利润27.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01%。 (来源:WIND) 更令投资者心惊的是,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依旧延续颓势,当季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再降 47.36%。 业绩从增长到"腰斩" 长春高新过往的业绩可以 ...
帮主郑重:创业板午市亮剑,医药扛旗暗藏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52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领涨0 92% 沪指和深成指分别微跌0 08%和0 04% 北证50微跌0 04% [3] - 两市成交额达1 14万亿元 较昨日增加71亿元 但超3800只个股下跌 呈现分化行情 [3] 领涨板块 - 医药板块全线走强 CRO概念表现突出 奥翔药业和九洲药业涨停 药石科技大涨超17% [3] - PET铜箔和半导体板块活跃 方邦股份和东芯股份20%涨停 沃格光电冲板 [3] 下跌板块 - 草甘膦板块全线下滑 无个股红盘 [4] - 保险板块走弱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均跌超1% [4] 资金动向 - 资金呈现轮动换防特征 短炒行为明显 但主流板块如医药和半导体保持坚挺 [4] - 资金可能正在向硬核赛道如医药创新和半导体靠拢 [4] 行业趋势 - 医药板块走强可能反映机构在提前布局医药创新大趋势 政策利好持续支撑 [3] - PET铜箔技术革新带动行情 长期看是AI和新能源赛道的延伸 [3]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宋瑞霖:让中国不只是医药创新的“种子提供者”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14
中国医药创新转型 - 中国医药市场正从技术引进方转变为创新输出方,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 [2] - 行业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转化、支付机制等环节仍存在结构性短板,如技术转化收入占比超5%的医疗机构较少 [2] - 需推动从"盯药"到"盯病"的转变,促进医生角色从看病者向研究者转型 [2] 政策与市场机制优化 - 建议放开研究型医院对未上市新药的临床研究权限,推动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以支持本土创新药出海 [2] - 需建立中国本土创新药市场,探索"创新药目录"等路径平衡医保压力与创新激励 [3] -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体系可增强创新药市场竞争力,弥补社保支付高成本的不足 [3] 内需市场发展目标 - 构建更具活力、开放性和制度弹性的内需市场有助于培育跨国制药企业 [3] - 健康商业保险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能撬动支付侧改革并释放人群支付意愿 [3]
保基本,强创新 - 2025下半年医药产业政策展望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导向 - 下半年政策展望特征为保基本和强创新,保基本通过医保目录、集采等提高医疗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并加强监管,强创新从全链条支持创新满足临床需求实现效益[1][2] -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高但三级医院住院人次占比高,政策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区域均衡分布[1][5] 创新药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措施,从研发、医保目录、临床应用、多元支付和保障措施五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保创新目录是亮点,企业可并行申报,结算价可协商并享受优惠政策,但实际影响需观察[1][6][11] - 创新单独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广东省纳入单独支付范围的国产药逐年增加,预计 2026 年继续增加,有助于提升创新药物市场准入速度及覆盖面[1][7] 药品集采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优化报量方式、竞价规则,提高投标门槛,明确新药不集采,采购金额小于一亿的品种也不纳入集采,旨在提高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确保报价合理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12][13] 医保实时结算 - 医保实时结算政策加速资金流动,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安排困难,截至 2025 年 5 月,实时结算统筹地区达 300 个,占全国 77%,累计拨付医保基金 3000 亿,但对医保基金收支增速影响有限[1][3][15] 行业监管 - 下半年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医疗机构领域纠风工作常态化,零售药店领域持续强监管,加速行业出清;高值耗材集采范围扩大,规则完善,开始涉及新小品种[1][3][17] 医疗设备市场 - 医疗设备招标规模逐渐增加,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增长迅速,国产医疗设备在集中采购中迎来发展机遇,但终端价格承压,需关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3][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6 月 9 日中办和国办发布的文件在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对医药行业提出具体措施,相关政策 2025 年起进一步落实[4] - 实时结算与预付制协同赋能医疗机构发展,江苏、福建等省市模范执行,若执行到位对产业链资金补充尤其是医药流通企业有积极影响[16] - 今年下半年重点关注第六批高值耗材集采、福建电生理器材续约和人工晶体等品种续约情况[18] - IVD 集采进度慢,行业降价幅度稳定在 50%左右,进口产品占 50 - 60%市场份额,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19][20] - IVD 领域近期有大套餐拆解、检验项目规范以及薪酬改革等政策变化,旨在杜绝不必要或重复检查[21] - 中成药集采相对推进较晚,第三批集采引入 K 值,总体降幅 68%,有望加速推进[22] - 零售药店行业下半年国家将进行医保注塑码专项核查工作并开展集中攻坚行动,闭店率逐级提升,提高龙头企业集中度[28][29]
国家医保局: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
快讯· 2025-07-25 14:18
国家医保局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 国家医保局近期出台文件,新设立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这是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扎实举措之一 [1] - 目前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了创新药目录 [1] - 医保部门下一步将按程序做好后续工作 [1] 医药行业创新支持政策 - 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介绍了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举措 [1] - 创新药目录的设立是"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的系列主题之一 [1]
广发基金吴远怡管理产品二季报披露 看好AI、高端制造、医药创新等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7-21 08:05
基金表现与持仓 - 广发成长领航A二季度基金利润2648.8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26元,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0.6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01亿元,上半年收益率达67.72% [1] - 前十大重仓股为泡泡玛特(8.45%)、老铺黄金(6.55%)、江淮汽车(6.00%)、昂利康(5.68%)、晶品特装(4.70%)、万国黄金集团(4.26%)、山东威达(3.82%)、春风动力(3.75%)、有方科技(3.74%)、一心堂(3.51%) [3] - 与一季度相比,江淮汽车、昂利康、万国黄金集团、山东威达、春风动力、有方科技、一心堂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3] 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 - 美联储降息周期推动全球流动性改善,高股息资产如金融、保险表现强劲 [1][4] - 中国AI产业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核心竞争力跃升,推动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到上游硬件算力全链条增长 [5] - 中国高端制造在精密加工、新能源车等领域实现从落后到全球领先的跨越,智能电动车产品已达到全球技术领先水平 [5] - 消费趋势转向宠物经济与潮玩消费,偏好高性价比、场景化体验及情感连接属性的品牌 [5] - 医药创新领域中国从辅助型研发升级为全球领军者,实现原研创新药物自主突破 [5] 投资策略 - 基金将聚焦改变时代的成长方向,投资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优秀企业 [6]
【金牌纪要库】CXO是全球医药创新的“核心引擎”,这个细分环节显著受益国内创新药BD交易活跃,代表公司在手订单同比翻倍增长
财联社· 2025-07-18 14:26
CXO行业 - CXO是全球医药创新的核心引擎 显著受益于国内创新药BD交易活跃 [1] - 代表公司在手订单同比翻倍增长 [1] 生命科学上游耗材 - 行业卡位卖水人角色 需求与景气度直接挂钩 [1] - 去库存周期结束叠加生产活动恢复推动行业触底反弹 [1]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FDA计划逐步取消动物试验 将极大催化类器官+器官芯片发展 [1] - 部分公司已提前布局该技术领域 [1]
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周文秱: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0:26
摩根士丹利基金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公募界的"精品酒庄",专注差异化价值创造而非规模竞赛[12] - 依托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源禀赋,采用"全球智慧+本土洞察"的融合模式[13] - 外资在国内公募市场占比不足2%,发展空间巨大[17] 投研体系建设 - 推动投资团队多元化定位,完善基金经理风格画像避免风格漂移[9] - 优化考核体系,提高中长期业绩权重,淡化短期排名指标[9] - 与全球团队建立投研协同机制,尤其在科技领域共享颠覆性技术研究成果[10] - 投研与销售部门深度合作,基金经理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客户陪伴[11] 产品线布局 -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获2024年公募冠军,外资首次登顶年度业绩榜首[11] - 2024年排名同类前10%/25%产品数量较2023年翻两倍以上[11] - 固收产品近1/3/5年业绩均居行业前1/5,近1年排名前9%[11] - 重点布局四大方向:全球多资产配置、长逻辑赛道(AI/医药)、低波动权益、固收+策略[14] 行业趋势判断 - A股主动管理超额收益显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20年涨850% vs 上证指数200%[20] - 行业面临三大课题:主动管理价值重估、人才留存挑战、投资者教育深化[20] - 看好AI/消费升级/医药创新三大长期主线,港股新消费/创新药/科技龙头具重估潜力[21][22] - 债市虽处低利率环境,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固收+"策略仍可获取超额回报[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