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icon
搜索文档
李家超: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 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新华网· 2025-09-18 10:52
李家超还说,特区政府教育局会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创科局、香港人才 服务办公室等机构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特区政府也会推进应用科学 大学发展,与内地职专互认,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平台。 李家超介绍,香港致力提升本地教育水平,培养有能力和学识丰富的多元人才。香港中小学教育优 质且课程多元,极具国际竞争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已获全球1100所高校认可,特区政府将会 加大推广DSE的国际认受性,并进一步吸纳国际优质师生来港,支持国际学校发展,持续提升教师专业 水平和课程质量,加强数码和科技教育。 在专上院校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将放宽自资收生限制,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 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 生自资学额上限,由100%增至120%。同时,特区政府将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谢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四份施 政报告。他表示,将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发展香港 成为国际专上教育 ...
李家超:将增加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5:32
中新网香港9月17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宣读2025年施政报告。他表示, 自2026/20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增至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 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将增至120%。 李家超:将增加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 他续指,香港中小学教育优质且课程多元,极具国际竞争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简称"DSE")已获全球 1100所高校认可,特区政府会加大推广DSE的国际认受性,并进一步吸纳国际优质师生来港,支持国际 学校发展。 李家超说,香港将会持续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来港。由特区政府教育局牵头成立的"留学香港 专班",将推出大型宣传计划与"游学香港"活动,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优势。(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这是他任期内的第四份施 政报告。 中新网记者 陈永诺 摄 李家超指出,香港拥有显著的专上教育优势,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五所世界排名百强大学的城市。特区 ...
香港政务司陈国基:新一份《施政报告》为香港提出清晰路径 创造经济发展新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9-17 14:56
9月17日,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就《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会见传媒指,新一份《施政报告》既 致力推动香港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也全力改善民生福祉,为香港的长远繁荣和市民幸福提出了清晰 的路径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下,香港将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走出清晰而坚 实的步伐。 他表示,今年的《施政报告》围绕经济和民生两大主轴,以更大决心推动改革、追求进步,透过制度创 新和政策突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创造新机遇。 与此同时,这份《施政报告》亦充分展现由行政长官领导的本届政府,始终贯彻"以民为本"的施政理 念。报告提出多项惠民措施,涵盖房屋、交通、医疗、劳工、扶贫、安老等不同方面,切实回应社会诉 求,改善民生,让市民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建设更宜居、更温暖的香港。 《施政报告》亦针对产业发展、巩固国际中心地位、创新科技、文体旅协同发展、鼓励生育等多方面提 出一系列短、中、长期措施,为香港未来发展奠下坚实基础。 他表示,会继续全力支持和协助行政长官施政,积极督导、统筹和协调各政策局和部门,确保各项政策 措施得到全面而有效的落实;同时凝聚团结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让 ...
“哈佛事件”之后,香港高校已发出36份“转校”录取通知书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51
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 - 香港八大公立高校截至6月26日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并已向其中36人发出录取通知书 [1] - 香港大学发出最多录取通知书(16份),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15份),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分别发出3份和2份 [1] - 香港大学收到约300名美国学生查询及过百份转校申请,包括哈佛大学学生 [1] 香港高校应对措施 - 香港科技大学优先处理转学学生的入学申请、学分转移、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 [2] - 香港城市大学提供特别奖学金等支援,并邀请博士生的原指导教授担任共同指导 [2] - 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时间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受影响学生提供支援 [1] 香港教育优势与政策支持 - 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具备英文授课环境和开放学术环境 [2] - 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但申请人数增长更快 [2] - 2024/2025学年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创历年新高,海外非本地生申请数字倍升 [2][3] - 特区政府考虑进一步提高非本地生限额,并推动"北都大学教育城"建设(规划用地90公顷) [3] 国际学生流动趋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初签署公告限制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后被法官暂停实施 [1]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在美国受歧视的留学生喊话,欢迎来港就读 [3] - 特区政府通过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等措施吸引国际高端人才 [3]
“哈佛事件”之后,香港高校已发出36份“转校”录取通知书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13
香港高校海外学生申请情况 - 截至6月26日香港八大公立高校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并已向其中36人发出录取通知书 [1] - 香港大学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最多为16份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15份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分别发出3份和2份 [1] - 香港大学收到约300名美国学生查询以及过百份转校申请包括哈佛大学学生 [1] - 今年来自海外其他地方的非本地生申请数字倍升 [2] 香港高校应对措施 - 香港科技大学欢迎在哈佛就读及获哈佛录取的国际学生转学来港校方将优先处理入学申请、学分转移、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 [2] - 香港城市大学提供包括特别奖学金在内的多方面支援并邀请博士生的原指导教授担任共同指导 [2] - 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时间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受影响的香港学生提供支援并呼吁全港所有大学积极行动 [1] 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 - 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致力于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2] - 香港的英文授课环境与相对开放的学术环境备受国际学生欢迎 [2] - 自2024/2025学年开始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但仍无法匹配更快速度增长的申请人数 [2] - 特区政府考虑进一步提高招收非本地生的限额 [3] 特区政府政策支持 - 特区政府积极施策包括提升政府资助的非本地生限额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 [3] - 正在加快建设的"北都大学教育城"规划用地达90公顷 [3] -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打开大门欢迎在美国遭受歧视及不公平待遇的留学生来港就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