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

搜索文档
三亚学院2025级新生招生圆满收官|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打造自贸港应用型人才高地
央视网· 2025-08-08 14:37
南风渐爽,海畔拾秋。随着2025年高考招生工作进入尾声,三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7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招生计划顺利完成,新生将于九月踏入这所南海之滨的美丽学府,开启 大学生活新篇章。今年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在海南、黑龙江、山东等16个省份受到高分考生青睐, 其中海南最高分考生超省控线96分等多省录取线创历史新高。 据悉,学校2025年招生咨询量同比增长20%,反映出社会对自贸港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持续关注。新生报 到工作将于9月1日正式启动,届时北纬18°的校园将迎来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招生工作结束】 学科群优势凸显 赋能自贸港建设 作为海南首家民办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亚学院紧密围绕海南自贸港"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构 建"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等五大重点学科群,建成3个院士工作站。2025年学校硕士点增 至10个,在全国民办院校中位居前列,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平台。 专业布局前沿 国际化培养路径多元 学校持续优化专业矩阵,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 外合作办学)专业与美国伯克利学 ...
美国高等教育,何以成为普通人不可及的奢侈品?
虎嗅· 2025-07-31 12:56
美国大学收入结构 - 私立大学平均学杂费达58,000美元,公立大学外州学生28,000美元,本州居民约10,000美元 [6] - 哈佛大学年学杂费高达86,000美元,伯克利分校达52,000美元 [8] - 过去20年公立和私立高校学杂费分别上涨150%和200% [9]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24财年预算38亿美元,州政府拨款仅占14%,相比30年前50%比例大幅缩水 [17] - 哈佛大学2024财年总收入65亿美元,其中捐赠基金收入占45%,学费收入占29% [23] - 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2023年营收达280亿美元,支持医学院和科研项目 [26] - 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部门2023财年营收2.8亿美元,2024年略降至2.55亿美元 [27][28] - 斯坦福2024财年专利授权收入约6,860万美元,涵盖541项技术成果 [30] 捐赠基金运作模式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规模约414亿美元,采用"耶鲁模式"投资策略 [40] - 耶鲁模式年化收益率达13.7%,资产从1985年13亿美元增长至超400亿美元 [45] - 耶鲁2023-2024财年在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分别投入107亿和101亿美元,占总资产一半以上 [53] - 过去十年大学捐赠基金年均回报率6.8%,略低于70/30股票债券组合的6.83% [55] - 耶鲁捐赠基金75%有使用限制,仅能支出基金总值5.25%的资金 [61] - 哈佛和耶鲁开始出售非公开市场资产以获取流动性,耶鲁计划出售30亿美元私募组合 [58][88] 大学支出结构 - 耶鲁2024财年总支出62亿美元,其中40%用于行政人员工资 [64] - 耶鲁2024年雇佣5,923名管理人员,对应6,800名本科生,行政人员较2003-2019年增长45% [67][68] - 耶鲁2024财年奖学金和助学金支出约4.87亿美元 [75] - 哈佛2024年投入6亿美元用于基建,全美高校未来十年基建维护需求达7,500-9,500亿美元 [76] 政策与市场变化影响 - 国会计划将最富有学校的捐赠基金税率从1.4%提升至21% [79][80] - 哈佛税款可能从5,700万美元暴涨至8.49亿美元,普林斯顿从3,900万增至5.86亿美元 [82] - 西弗吉尼亚大学因4,500万美元赤字关闭28个项目并裁员143人 [110][114] - 2015年以来85所小型非营利文理学院关闭,预计未来十年15%-25%小型私立高校将消失 [120][121] 高等教育金融化趋势 - 学生贷款总量在2025年达到1.7万亿美元 [132] - 加州大学系统发行以学费背书的通用收入债券 [133] - 大学行政人员薪资对标企业高管,引发行政膨胀争议 [137]
福耀科技大学5省份投档线均超610分,新型大学快速崛起带来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4 17:35
新型研究型大学招生表现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首次本科生招生在5个省份共录取50人 其中福建省17人 河南省9人 江西省9人 湖南省8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7人 [2] - 福耀科技大学在5省投档分数线均超610分 其中河南省最高分683分/位次857 投档线658分/位次5456 福建省最高分657分/位次1107 投档线629分/位次4867 [2]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次招生分数线656分/位次8518 大湾区大学最低投档分622分/位次13266 与华南理工持平 [3] - 西湖大学在河南省最低分674分/位次1900 重庆市最低分669分/位次500 首次省外招生成绩比肩顶尖985高校 [4] 新型研究型大学竞争优势 - 师资力量雄厚 配备多名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 招生规模小且聚焦前沿专业 如福耀科技大学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5][3] - 采用高起点 高投入 小而精的办学模式 通过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如徐飞提出的第四代大学理念 [4] - 招生专业集中于国民经济急需领域 如大湾区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等院校直接对标区域产业需求 [5][3] 传统高校的转型应对 - 武汉大学2025年新设机器人学院计划招生90人 整合控制 机械 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资源 同期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6] - 天津大学推出新工科领军工程计划 覆盖11个新兴领域 实施"3+1+N"超常规培养模式 允许6-8年完成博士学位 [7] - 传统名校加速调整院系专业 如武汉大学 天津大学等加大对新兴前沿学科投入 形成与新型高校的竞争态势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研究型大学数量快速增长 2024年新增2所后2025年再增3所 整体呈现高增速发展态势 [4] - 专家建议扩大新型高校规模 通过增量促进高等教育良性竞争 如丁长发提出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办学 [6] - 院校竞争推动教育生态变革 传统与新型高校共同聚焦科技赋能 全球协作等发展方向 [4][6]
广州交通大学施工招标!最快今年7月底开工,2027年竣工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23:01
广州交通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 - 项目总投资17.7亿元(176988.73万元),其中新建校区工程费10.8亿元(107610.99万元),配套中小学及幼儿园工程费4.5亿元(44828.78万元)[2] - 总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566254平方米),包括新建校区20万平方米(200364平方米)、老校区改造26.4万平方米(263569平方米)、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10.2万平方米(102321平方米)[2] - 规划容纳1万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建成后将弥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交通大学的空白[3][7] 项目建设进度与标段划分 - 分三个标段建设:标段一(生活区)计划2025年7月开工,2027年3月竣工,工期580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39455.59平方米)[4] - 标段二(科研教学楼等)计划2025年8月开工,2027年7月竣工,工期699天,建筑面积5.99万平方米(59876平方米)[4] - 标段三(图书馆综合楼等)计划2025年10月开工,2027年11月竣工,工期781天,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30679平方米)[5] 战略定位与人才引进 - 广州航海学院作为筹建基础,2024年5月获批成为全国第14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校,跻身"国家队"行列[8] - 2024年4月启动大规模人才引进计划,包括15名学科领军人才和100名博士研究生[7] - 项目响应"交通强国"战略,未来将与13所高校共同组成交通强国建设创新矩阵[8] 校区规划特色 - 设计融合老校区环境基因与创新理念,统筹功能需求、自然景观及社区城市版图[3] - 配套建设包括教学楼、科研实验平台、图书馆、体育馆、师生宿舍及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2][4][5] - 选址黄埔区,东至龙头山,南至红山三路,西至大沙东路,北至状元山[2]
美国高校现状,因特朗普政策损失9亿美元,如何走出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国高校收入影响 - 特朗普政府移民和教育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高校在2025学年损失近9亿美元收入 [1] - 国际学生是美国高校重要收入来源 顶尖院校如哈佛和斯坦福依赖外国学生学费 [3] - 政策收紧导致国际学生流失 高校面临财政收入和学术声誉双重压力 [4] 政策具体措施 - 特朗普政府限制特定国家学生入境 加强留学生签证审查 [3] - 公开批评外国学生比例过高 哈佛大学三分之一学位被外国学生占据 [3] - 提议削减高校拨款资助 要求公开外国学生名单审查 [3] 教育体系根本问题 - 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教育成本上升 学费负担加重 国内学生数量稳定等问题 [6] - 政策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反而加剧国内教育体系危机 [6] - 美国高校全球竞争力下滑 打压外国学生进一步恶化形势 [6] 全球人才流动影响 - 美国留学吸引力下降 学生转向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等国 [6] - 全球人才流动格局变化 其他国家高校受益 美国智力资源流失 [7] - 政策可能影响全球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加剧教育资源不平衡 [9] 全球化与教育对立 - 特朗普政策体现民族主义倾向 与全球化趋势形成对立 [9] - 教育作为全球化桥梁被削弱 国际学生流失影响知识共享 [9] - 美国高校需平衡全球化吸引力与本土改革 避免陷入民族主义泥潭 [10] 高校发展战略调整 - 短期减少国际学生比例缓解本土入学压力 长期损害全球竞争力 [10] - 需改革教育体制减轻学费负担 吸引更多本土学生弥补损失 [10] - 必须融入全球化趋势 而非局限于民族主义政策 [10]
不少民办高校,未来只有关门歇业一条路
36氪· 2025-07-04 20:59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概况 - 学校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省市共建且国家重点支持,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4] - 自2020年筹建以来已引进16名院士和52名国家级人才,联合知名高校培养243名博士生,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并累计获得23.7亿元科研经费 [4] - 学费定价为96000元/年,但为首届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实际可能实现"零学费",策略结合商业谋略与生源竞争需求 [5][6] 民办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与学费对比 - 同类民办研究型大学集中于闽浙两省,包括福耀科技大学(5460元/年)、西湖大学(6000元/年)及筹建中的钱塘大学,学费与公办名校相当或略低 [8] - 学费策略反映民办高校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和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的意图,差异化竞争特征明显 [6][8] 高等教育行业生源与市场趋势 - 2015-2024年高校招生规模从730万增至1068万,对应1997-2006年出生人口(年均约1800万),生源蓄水池充足 [14] - 2022年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预计2040年高校学额需求将缩减至500-600万,当前超千万学额的高校可能面临半数闲置 [16][18] - 文凭从稀缺资源变为大众消费品,高校需通过专业调整和品牌建设争夺生源,尾部院校将首当其冲受冲击 [19][22] 民办与公办高校运营模式差异 - 民办高校资金主要依赖学费,直接受就业率和人口出生率等市场因素影响 [13] - 公办高校以财政拨款为主,但市场因素会间接推动专业调整,最终仍受生源和就业率制约 [12][13] 未来高等教育结构性挑战 - 生源减少叠加AI技术变革,高校教育内容与形式将面临根本性重构 [20] - 头部高校文凭含金量可能被稀释,需通过差异化品牌建设突破文凭过剩困局 [22][23]
“哈佛事件”之后,香港高校已发出36份“转校”录取通知书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13
香港高校海外学生申请情况 - 截至6月26日香港八大公立高校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并已向其中36人发出录取通知书 [1] - 香港大学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最多为16份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15份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分别发出3份和2份 [1] - 香港大学收到约300名美国学生查询以及过百份转校申请包括哈佛大学学生 [1] - 今年来自海外其他地方的非本地生申请数字倍升 [2] 香港高校应对措施 - 香港科技大学欢迎在哈佛就读及获哈佛录取的国际学生转学来港校方将优先处理入学申请、学分转移、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 [2] - 香港城市大学提供包括特别奖学金在内的多方面支援并邀请博士生的原指导教授担任共同指导 [2] - 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时间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受影响的香港学生提供支援并呼吁全港所有大学积极行动 [1] 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 - 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致力于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2] - 香港的英文授课环境与相对开放的学术环境备受国际学生欢迎 [2] - 自2024/2025学年开始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但仍无法匹配更快速度增长的申请人数 [2] - 特区政府考虑进一步提高招收非本地生的限额 [3] 特区政府政策支持 - 特区政府积极施策包括提升政府资助的非本地生限额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 [3] - 正在加快建设的"北都大学教育城"规划用地达90公顷 [3] -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打开大门欢迎在美国遭受歧视及不公平待遇的留学生来港就读 [3]
民办高校生存困境
投资界· 2025-06-29 15:26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办学策略 - 学校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省市共建,国家重点支持,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3] - 自2020年6月筹建以来,已引进院士16人,国家级人才52人,联合知名大学招收243名博士生,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3.7亿元 [3] - 学费定价为96000元/生·学年,但为2025级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相当于首届本科生免费入学 [5][7] 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学费比较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学费为5460元/年,西湖大学为6000元/年,钱塘大学学费未公布但预计不高 [8] - 这些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学费与公办211、985和双一流大学相当甚至略低,显示出吸引优质生源的意图 [8] 高等教育市场的变化趋势 - 2015-2024年间高校招生规模从730万增至1068万,对应出生人口在2000万至1500万之间 [14] - 2019年起新生人口跌破1500万并持续下降,2022年跌破1000万,预计2040年高校学额将空出一半 [14][15] - 高校文凭已从稀缺资源变为大众消费品,总体进入"卖方市场",仅凭文凭搞定人生的时代已结束 [18] 高校应对策略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通过免费政策吸引优质生源,旨在树立学校品牌 [19] - 未来高校需开设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并争夺生源,软硬件和教学科研不达标的学校将面临关闭 [20]
@所有考生,今年高校招录有这些新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21:23
高校招生政策变化 - 多所高校实行"零调剂"政策 包括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其中厦门大学校本部普通本科批次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提档后体检合格专业不会被调剂 [1] - 中山大学实施"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招生政策 报满不重复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专业 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 [1] - 北京邮电大学在所有省份实施"6保1"保专业政策 考生报考普通理工科专业组若报满6个专业且不重复提档后将录取至所报考专业志愿之一 [1] 转专业政策调整 - 厦门大学从今年9月开始全面放开本科转专业 突破转专业年级限制和次数限制 转出不设限(除艺术类、专项招生等) 转入有考核 [2] -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可零门槛转专业 入校后即可申请转入钱学森班、人工智能班等 大一末、大二末、大三末都可申请转专业 转出专业不设门槛和要求 [2] - 兰州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放松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 [2] 中医学类专业选科放宽 - 多所中医药高校调整部分中医学类专业选科要求 由"物理+化学"双选调整为"不提科目要求"或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涉及专业包括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 [3]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康复学均"不提科目要求" 2024年这些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物理 再选化学" [3]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为"不限定选考科目" 其他如中医学等仍为"物理+化学" [4] 高校扩招情况 - 多所"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清华大学扩招150人 北京大学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 中国人民大学扩招超100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较去年增加100个招生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扩招150人 山东大学本科扩招100人 [6] - 新增计划重点面向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 武汉大学增加招生名额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招生规模 [6]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设立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 今年扩招本科生500人 其中50人用于招收"宠物"本科专业 [6]
密集迎来“新”大学,为城市竞争格局打开想象空间
央视网· 2025-06-28 15:50
高等教育格局变化 - 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数量达3167所 较2024年新增55所高校 57所高校更名/转设/升本 [1] - 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受关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大湾区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均位于沿海万亿GDP城市 首批招生规模不足百人 [1] - 16个内地城市大学数量超50所 30个城市超20所 但部分经济强市高等教育配置不足 如东莞仅有7所高校 在校生不足20万 [2] 新型研究型大学特点 - 办学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6大方向 大湾区大学设数学/物理/计算机等5个本科专业 [5] - 福耀科技大学设6所学院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 首批4个本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 [6]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大湾区大学联合区域大科学装置 福耀科技大学每所学院设校企联合实验室 [6] - 师生比极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70名本科生配100+教授 福耀科技大学50名本科生每人配4位导师 [7] 城市与高等教育联动 - 经济强市补短板路径转变:从"外引"合作办学转向自办新型研究型大学 深圳高校数量2014-2024年从9所增至17所 在校生从8.76万增至17.6万 [9][10] - 新型大学更契合城市需求:专业型/小而精模式能精准对接产业创新 如大湾区大学动态组建交叉学科中心 [5][10] - 高等教育创新价值:新型大学推动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创造"转型 重塑城市竞争格局 [11] 区域产业协同 - 办学与地方产业深度绑定:长三角/大湾区的大科学装置和科技企业为新型大学提供资源支持 [6] - 人才培养方向体现区域特色:福耀科技大学设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呼应福建汽车玻璃产业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