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部都会区
icon
搜索文档
李家超: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新引擎,将为创科产业制定政策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0:01
(原标题:李家超: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新引擎,将为创科产业制定政策包) 据港交所10月19日披露,文远知行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望成为港股"Robotaxi第一股"。韩旭表 示,文远知行希望在香港拓展业务,目前正在申请牌照。 生物科技也是香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汇珩资本主管合伙人梁颖宇表示,近年来内地生物科技企业发 展迅速,2024年,美国近三分之一的新化合物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港交所推出的18章A上市规则为 这些创新药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能够吸引很多生物科技企业来港。 梁颖宇也是启明创投前主管合伙人,这位掌舵医疗投资19年的行业奠基人,曾带领团队投出许多家医药 领域的标杆企业,管理资产规模突破95亿美元。对于香港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她表示,香港正筹备推 出"港版FDA"(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旨在让内地创新药企能首先在港获批,并在其他 发展中国家使用,而无需再苦候欧美的上市许可。 京东集团是香港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办)第一批在港落户或扩充业务的重点企业之一。京东集团副总 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众多内地科技企业入港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效应,能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香 港传统行业竞争力,京东近期收 ...
黄永光接班信和置业后的首秀
36氪· 2025-10-23 10:14
公司管理层观点 - 集团主席黄永光看好香港楼市前景,并提出六大利好因素 [1] - 管理层强调支持国家及香港政策,认为香港经济健康将带动地产发展 [1] - 集团未来将重点留意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机会 [2] 香港楼市利好因素 - 美国及香港进入减息周期 [1] -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炽热 [1] - 政府人才计划政策支持楼市租买需求 [1] - "留学香港"计划吸引非本地生来港 [1] - 访港游客数字上升带动经济 [1] - 《施政报告》将北部都会区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1] 公司近期销售表现与未来推盘计划 - 旗下港铁锦上路站新盘'柏珑III'首轮销售成绩亮丽 [1] - 过去9个月一手市场累计录得约1.6万宗成交,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1] - 未来将推售3个新盘,合共涉及约3756个单位 [2] - 油塘柏景峰预计年底前推出,共748伙,以一至两房的中小型单位为主 [2] - 明年将推出土瓜湾市建局项目及康城LP13,分别为458伙及2550伙 [2] 公司投资物业状况 - 集团投资物业出租率稳健,商场出租率达93% [2] - 写字楼市道面对挑战,但旗下组合位处尖沙咀、铜锣湾等优越地段 [2] - 住宅物业出租率超过90% [2] - 元朗甲级写字楼One North目前出租率近70%,楼面面积约50万平方呎 [3] 公司未来投资与发展策略 - 集团看好屯门前景,将研究港铁屯门第16区站项目 [2] - 集团不时审视不同的二手投资项目,并积极研究吸引的项目以寻求正面财务回报 [3] - 预期在盛事经济、留学香港等措施带动下,集团租务业务能受惠 [2] - 旗下商场已为下月举行的全运会做好部署,以带动运动经济 [3]
香港发展局:未来数年北部都会区可提供土地及房屋将以倍数上升
智通财经网· 2025-10-12 09:59
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与进展 - 过去两年北部都会区发展取得不少成果,四个新发展区处于施工阶段,涉及土地面积近900公顷[1] - 未来数年北部都会区产出的土地、房屋等将以倍数上升[1] - 北部都会区规划已基本出台,工程相继上马,已进入加快发展步伐的新阶段[1] 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政策 - 当局将于北部都会区制订促进产业及投资的"优惠政策包",以促进企业落户香港[1] - 《施政报告》提出简化行政措施、设立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等破格思维以加速发展及引进产业[1] - 北部都会区将善用新开发土地重点发展创新科技、教育及高端产业[1] 区域合作与土地资源 - 北部都会区将提供3000多公顷新发展土地[1] - 凭借毗邻广东省的地理优势,北部都会区旨在成为深化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的平台[1]
香港特区政府新一季推售一幅住宅用地 提供约570个单位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21:01
本季度土地供应计划 - 香港特区政府在2025年第三季度以招标形式推出一幅九龙佐敦谷彩兴路的住宅用地,可提供约570个单位 [1] - 季内其他住宅用地包括港铁公司招标的屯门第16区站第一期物业发展项目,提供约1280个单位 [1] - 私人发展及重建项目预计有8个于第三季度完成土地手续,提供约4570个单位 [1] 年度土地供应与目标 - 本财政年度前三季的私人房屋土地供应预计提供约12430个单位,达到年度供应目标的94% [1] 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 私人发展项目中两个较大型项目位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和上水,是北部都会区中具发展潜力地区 [1] - 今年底将展开北部都会区洪水桥片区开发招标,区内住宅用地或由两幅增至三幅 [3] - 建议将洪水桥的"基建先行"原则扩展至其他片区,由政府主导投资主干交通以提升地块吸引力 [3] 市场环境与推地时机 - 近期住宅楼市成交及价格均见回暖,加上美国重启降息步伐,增添市场对楼市的信心 [1] - 分析认为特区政府现时推出卖地为适时之举 [1]
陈茂波: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 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7:17
北部都会区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北部都会区是引领香港未来发展的引擎和推动产业转型、创新突破的重要载体,对香港长远发展具深远战略意义[1][3] - 政府将善用市场力量,引入投资和企业,采用多元化开发模式以加快产业进驻北部都会区[1][3] - 北部都会区发展已由规划阶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是引入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3] 招商引资策略与政策支持 - 招商引资是推动香港经济转型与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将带来资金、新技术并创造就业[1][3] - 政府将制定促进投资与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涵盖土地批拨、地价、财政、人才及税务等多方面[1][3] - 政府已于10月6日成立吸引产业和投资优惠政策督导委员会并召开首次会议,全面检视招商策略[3] 区域协同与产业机遇 - 北部都会区将作为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化创科及其他前沿领域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的平台[2] - 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跃升为全球第一创新集群[2] - 北部都会区产出的3000多公顷用地将推动高等教育、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发展并带动产业升级转型[2] 香港宏观经济表现 - 香港上半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3.1%,其中第二季增长3.1%略高于首季的3.0%[1] - 最新六至八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维持在3.7%,市民就业收入持续增长[1]
(机遇香港)米高嘉道理:香港具有发展韧性 将大有可为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3:29
公司背景与领导层 - 中电集团董事会主席为84岁的米高嘉道理,其家族扎根香港超过一个世纪,历经四代,是香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 米高嘉道理作为家族第三代掌舵人,带领家族业务和慈善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3] 香港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香港被视为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汇、充满流动感和不断变革的城市 [3] - 香港是国际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也是内地企业出海的桥头堡 [3] - 香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其韧性被比喻为橡胶球,摔得越重反弹越高 [3] - 只要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且社会各界同心协力,香港能够行稳致远 [3] 具体发展机遇与公司战略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的新机会,能借助其地理位置优势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4] - 以中电集团为例,阐明提前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北部都会区电力供应充足 [4]
陈茂波:香港北都发展营运模式设计组本月召开首次会议
第一财经· 2025-09-21 12:13
北部都会区战略定位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产业结构革新的重要载体 [1] - 旨在实现金融、创科、贸易多引擎联动发展 [1] 发展策略与执行机制 - 发展工作的核心是目标锁定、手法灵活,明确将发展与产业落地绑定 [1] - 将从法律框架、行政程序、融资方案等环节探索创新灵活方案以加速产业进驻 [1] - 由财政司司长领导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将于本月召开首次会议 [1]
新一份施政报告看香港科创新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9 07:22
政府AI战略与效能提升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组”,旨在推动政府部门进行科技革新、重组工作流程并有效应用AI技术,以提升政府效能 [1][2] - 政府计划以AI作为催化剂改变政府及社会的工作程序,优先在容易接触公众的服务(如牌照申请)上使用AI,并根据市民反馈调整政策方向 [2] - 特区政府推出30亿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并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推进AI+场景发展,促进AI在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3] 产业应用与生态构建 - 香港银行学会与金管局及银行公会的研究报告显示,93%的受访银行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技能”是未来最重要的技能需求之一 [3] - 数码港通过概念验证和沙盒计划推动AI研发及转化应用,其第五期即将落成,将提供更先进的基础设施以吸纳创新企业,助力香港成为国际AI枢纽 [3] - 业界人士指出,AI发展需有足够优质数据支持,加强香港与内地的数据跨境流通对科研和AI发展至关重要,并建议资助中小企业进行AI相关数字化转型 [4] 北部都会区发展与创新环境 - 施政报告对北部都会区作出突破性部署,将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以简化审批、加速基建交付,并建立便捷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及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5][6] - 北部都会区将加速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建设,采用“边建设、边进驻”模式,并明确生命健康、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为四大支柱产业 [6] - 专属法例的制定被视为制度性突破,预计将大幅压缩项目落地周期,配合“片区开发”模式与法定园区公司机制,有助吸引全球龙头科技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6]
小摩:料优化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可轻微刺激豪宅销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6:56
施政报告核心方向 - 重点推动AI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1]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 - 确保香港未来发展的持续性与竞争力 [1] 金融业发展举措 - 扩大黄金交易、深化股市债市发展及完善数字资产监管 [1] - 研究完善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的上市要求 [1] - 加速推进南下股票通人民币计价柜台的设立 [1] 区域发展与经济刺激 - 将"北部都会区"定位为科技、教育与基础建设发展的新引擎 [1] - 优化后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预计可轻微刺激豪宅销售 [1] 社会与企业支持政策 - 提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额外纾困措施 [1] - 提出福利与青年发展等社会政策新倡议 [1]
城市24小时 | 这座超一线城市 加速“融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0:11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加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成立由其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大学城筹划建设、规划及发展工作,旨在简化行政流程并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1] - 北部都会区占香港总面积约1/3,涵盖元朗区和北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阶段的新发展区[1] - 该区域被定位为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预计未来人口达250万人(约占香港总人口750.06万的三分之一)[2][5] 深港协同与产业布局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一河两岸"理念构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香港园区第一期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五座大楼将于2027年起完工[2]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体现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协同格局[3] - 北部都会区建设将强化香港与广深在科技和产业上的衔接,解决香港空间不足及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物理距离较远的制约[2] 开发模式与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将推行快速审批制度降低工程成本并缩短工期,并以试点形式采用"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先行建设低密度先导设施[5] - 北部都会区被视为香港战略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政府强调需加速推进以释放其潜力[1] 其他区域发展动态 -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启幕,计划到2027年新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以上并完成大模型备案100个,到2030年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6] - 河北出台养老机构支持措施,对新建和改建养老机构分别按每张床位8000元及3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7] - 成都地铁总里程突破700公里,车站达444座,换乘站65座,800米覆盖通勤比重34%位居全国第二[8] 消费与创新政策 - 商务部将选择约50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重点支持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及消费资源与IP跨界联名[9] -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8.3%[10] 长三角数字人才布局 - 上海以82.65分居长三角27城数字人才引力指数首位,杭州(67.23分)、南京(64.35分)、苏州(55.10分)、合肥(52.11分)处于强劲区[11][12] - 无锡以43.18分位列活力区首城,产业基础、创新生态、发展机会及生活服务分项指标显示各城市差异化竞争优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