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留学香港
icon
搜索文档
李家超: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 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新华网· 2025-09-18 10:52
李家超还说,特区政府教育局会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创科局、香港人才 服务办公室等机构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特区政府也会推进应用科学 大学发展,与内地职专互认,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平台。 李家超介绍,香港致力提升本地教育水平,培养有能力和学识丰富的多元人才。香港中小学教育优 质且课程多元,极具国际竞争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已获全球1100所高校认可,特区政府将会 加大推广DSE的国际认受性,并进一步吸纳国际优质师生来港,支持国际学校发展,持续提升教师专业 水平和课程质量,加强数码和科技教育。 在专上院校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将放宽自资收生限制,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 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 生自资学额上限,由100%增至120%。同时,特区政府将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谢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四份施 政报告。他表示,将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发展香港 成为国际专上教育 ...
李家超:将增加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5:32
中新网香港9月17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宣读2025年施政报告。他表示, 自2026/20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增至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 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将增至120%。 李家超:将增加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 他续指,香港中小学教育优质且课程多元,极具国际竞争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简称"DSE")已获全球 1100所高校认可,特区政府会加大推广DSE的国际认受性,并进一步吸纳国际优质师生来港,支持国际 学校发展。 李家超说,香港将会持续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来港。由特区政府教育局牵头成立的"留学香港 专班",将推出大型宣传计划与"游学香港"活动,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优势。(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这是他任期内的第四份施 政报告。 中新网记者 陈永诺 摄 李家超指出,香港拥有显著的专上教育优势,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五所世界排名百强大学的城市。特区 ...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以累累硕果擦亮“留学香港”品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3:58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成效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和发展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被列为关键举措且成效显著[1] - 受美国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策影响 香港多所大学收到逾1000宗相关查询 反映香港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公信力[1] 高等教育优势与规模 - 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 是全球优质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地[3] - 2023/2024学年香港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共有约23100名非本地学生 其中约14800人修读学士学位课程 生源覆盖超100个国家或地区[3] - 香港具备国际化优势和东西文化荟萃特点 校园内可接触全球不同文化[3] 大湾区教育合作拓展 - 过去几年香港4所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 采用一校两园办学模式[3] - 该模式实现教学空间和办学规模扩容 同时促进人才引进加码和学习体验丰富化[3] 人工智能学科发展 - 香港高校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学科 传统课程加入人工智能元素[4] - 香港大学新学年推出11个全新或改良课程 包括文学士及工学学士(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等联合课程[4] - 香港大学录取的文凭试成绩前100名考生中 超半数选择人工智能及科创相关课程[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025/20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小学科学科 加强中学科学和数学教育[5] - 通过从小培养科创兴趣满足香港社会产业转型带来的多元人才需求[5] 国民教育推进 - 爱国主义教育已植根香港校园 相关工作成效显著[7] - 组织学生赴内地考察交流 通过实地体验影响价值观建立并加深国家感情[7]
港澳会客厅|蔡若莲:“留学香港”品牌独具优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3:50
8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 中新网记者 陈永 诺 摄 此前美国政府提出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香港多所大学随即向受影响学生抛出橄榄枝。在蔡若莲 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透露,香港各所大学共收到逾1000宗相关查询,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国 际学生,充分体现香港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国际公信力。 港澳会客厅|蔡若莲:"留学香港"品牌独具优势 为什么国际学生对香港高校的兴趣这么大?蔡若莲指出,香港高校拥有多重独特优势。首先,香港优质 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吸引全球顶尖的教授来港任教及从事科研工作。再 者,香港高校国际化程度相当高。据资料显示,在2023/2024学年,8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 约有23100名非本地学生,其中约14800人修读学士学位课程,他们来自超过100个国家或地区,修读超 过200项不同课程。蔡若莲称,"这意味着你在校园内就可以接触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 中新网香港9月10日电 (记者 韩星童 刘轩廷 刘懿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近日接受中国新闻 网"港澳会客厅"专访时表示,香港是一个优质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地,"留 ...
李家超: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大力推动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9:40
教育合作与政策支持 - 教育部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优化教育工作 发展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及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5间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 当局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推动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 [1] 区域发展与教育创新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积极推进北都大学教育城发展 [1] - 鼓励香港本地顶尖大学与中外知名院校合作 开拓创新及高层次品牌课程、研究合作与交流项目 [1] 科研合作与数字教育 - 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数字教育 提效提速发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 [1] - 欢迎中国内地高校及科研机构到河套香港园区设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 拓展国际科研合作 [1]
香港高校为国际生开“绿灯”:港科大接200+咨询、发16份录取,多校跟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00:28
香港高校国际生转学情况 - 港科大已收到超过200份转校咨询并发出16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7名哈佛大学学生[1] - 香港理工大学接获逾百宗转校咨询并发出直接录取通知书[4] - 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共收到约850宗转校咨询和300份申请发出36份录取通知书[5] 香港高校应对措施 - 港科大最早提出对哈佛国际生提供支持并积极回应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的短期就读请求[3] - 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专责招生团队提供个性化支持优先处理申请并加快审批程序[3][4] - 香港岭南大学推出转学生专属申请通道采用滚动式审核机制确保无缝衔接[4] 香港高校排名与设施 - 2026QS排名中香港5所高校跻身世界百强港大全球第11位城大论文引用量亚洲第一[5][7] - 香港岭南大学启用超算中心"岭南HPC NexT"并拥有10座宿舍提供2600个床位[8] - 香港理工大学为非本地本科生提供首年住宿红磡及何文田宿舍共4600个床位[8] 香港国际教育战略 - 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吸引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生[1] - 香港高校通过QS排名提升差异化招生策略和宿舍扩建强化留学吸引力[1] - 香港理工大学配合政府策略制定灵活招生政策促进校园多元文化[8]
香港《大公报》专栏文章:“一国两制”下香港高校学术影响力持续跃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5:41
香港高校排名表现 - QS 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香港高校整体排名攀升 核心驱动因素为"学术声誉"指标占比30%且表现突出[1] - 香港高校国际教职员比例达98.8分 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分36.3分 反映国际化水平卓越[1] 排名提升的深层原因 - 香港社会拨乱反正使高校摆脱"泛政治化"干扰 推动科研成果涌现与优秀人才聚集[1] - 国家政策支持香港维持"国际化"地位 外国学者持续看好香港教育特色[1] 香港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 香港以750万人口和1100平方公里面积培育出全球罕见的雄厚高教实力[2] - 科技领域具备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潜力 教育领域可强化"留学香港"品牌效应[2]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引才、育才、用才"三位一体"人才体系以形成"磁场效应"[2] - 结合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与全球竞争力排名的亮眼表现 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2]
香港教育局答南都:已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学生提供支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2:37
美国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限制事件 - 美国白宫宣布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实行签证限制 [1] - 特朗普政府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 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 [2] - 哈佛大学回应称这是联邦政府的非法报复 将继续保护国际学生 [2] 香港特区政府及高校应对措施 - 香港教育局呼吁所有大学为符合资格者提供便利措施 按各院校政策吸引顶尖人才 [1][2] - 香港有关部门及多所高校表示将为受影响学生提供支援 欢迎他们转赴当地高校继续学业 [2] - 教育局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 为获录取赴哈佛大学升学的同学提供全面支持 [1][3] 香港高等教育优势及国际吸引力 - 香港整体教育竞争力全球排名前五 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 [3] - 多所香港大学在"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 拥有优秀研究人才 [3] - 香港通过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到港就学 包括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3] 受影响学生群体反馈 - 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认为该项措施对今年入学新生影响较大 [2] - 香港教育局表示会密切留意因全球教育格局变化而学业受阻的学生 全盘考虑支持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