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浸采铀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关键矿产竞赛已响枪,“国铀一号”炼成,中国铀盾锁死能源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46
行业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产出第一桶铀浓缩物,国产铀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实现核电燃料自主保障能力质的飞跃 [1] - 采用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通过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溶剂配方,铀浸出效率提升100%,资源回收率从65%跃升至85% [9][14] - 技术突破使鄂尔多斯盆地280万吨"呆矿"具备开采价值,可支撑中国核电40年需求 [9] 技术革新 - 采用"数字建井"和"可视化浸出"核心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优化,3000多项数据实时监测 [12][14] - 相比传统工艺,新技术不破坏地表环境,牧民可在作业区继续放牧 [11] - 研发投入激增28%,新增50项专利,装备性能超越国际标准,部分设备已出口哈萨克斯坦 [15][16] 全球铀资源格局 - 全球铀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澳大利亚等四国占全球储量60%以上,中国储量占全球3%但被列为第三梯队 [4][6] - 中国铀需求从2013年6147吨增至2018年9000多吨,进口依赖度从70%升至83% [7] - 全球铀需求预计从2021年6万吨增至2040年11万吨,但产量停滞,资源竞争加剧 [7][8] 战略意义 - 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保障核工业全产业链安全,同时支持国防建设如核航母发展 [18] - 项目每年可封存3万吨二氧化碳,实现环保与资源开发双赢 [18] - 技术将推广至北方其他铀矿丰富地区,支撑千吨级铀矿基地建设 [16]
把“呆矿”变成“宝藏” 我国天然铀生产迎来新突破
央视网· 2025-07-12 19:28
项目概况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1] - 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 [4] - 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 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1] 技术特点 - 采用地浸采铀技术 颠覆传统矿山井下开采模式 无需将矿石提升到地表处理 [3] - 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溶于水注入含矿层 与铀发生反应后抽取含铀溶液进行提取 [3] - 一个中等规模铀矿山每年可利用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具有成本低和环保优势 [3] 产业影响 - 项目从全面建设阶段迈入试生产阶段 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 [4] - 实现天然铀产业"五大革新":资源利用突破 安全水平提高 产能规模扩大 生产功效提升 绿色智能化 [6] - 技术将在北方盆地多个产能项目应用 加快北方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 [6] 战略意义 - 提升我国在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4] - 满足国内核电发展需求 增强天然铀保障能力 [6] - 将"呆矿"变成"宝藏" 生产更多天然铀 [4]
天然铀生产重大突破!中核集团宣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16:24
天然铀产能突破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标志着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1] -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 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 [2] 技术革新与优势 - 采用地浸采铀技术颠覆传统矿山井下开采模式 无需将矿石提升到地表处理 [4] - 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溶于水注入含矿层 与铀发生反应后抽取含铀溶液进行提取回收 每年可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4] - 实现天然铀产业"五大革新":资源利用突破、安全水平提高、产能规模扩大、生产功效提升、更加绿色智能 [4] 资源开发与产业影响 - 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 将"呆矿"变成"宝藏" [4] - 技术将在北方盆地多个产能项目中应用 加快北方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 [4] - 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 满足国内核电发展需求 [4]
中美印铀矿年产量对比哪家强:印400吨,美317吨,中国产量有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01
全球铀矿供需格局 - 核电站是全球电力重要组成部分,铀矿作为主要原材料需求可观,中美印三国作为人口大国对铀矿需求显著[1] - 美国核电站供应全球30%核能电力,但2024年本土铀矿产量仅317吨,年消耗量达1.9万吨,98%依赖进口[4] - 印度铀矿年产量400吨,中国突破1800吨占全球7%[1][17] 美国铀矿产业困境 - 美国铀工业体系因政府撤资瓦解,全美仅存一家浓缩厂,27%浓缩铀依赖俄罗斯进口[4] - 规划铀矿项目满负荷运转后产能仍不足需求量35%,新建核反应堆面临原料短缺[4] - 经济可采铀储量仅占全球0.8%,怀俄明州和新墨西哥州项目因环保争议搁置[8] - 铀矿工人平均年龄57岁,关键技术人才断层严重[8] 印度铀矿生产问题 - 印度铀矿平均品位仅0.047%,需处理2.1万吨矿石提取1吨铀,采选技术回收率不足60%[10] - 账面产量400吨实际有效供给仅240吨,缺口依赖俄罗斯每年600吨折扣铀填补[10] - 75%矿区未配置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地下水铀浓度超标47倍[13] - 2011年安德拉邦铀矿储量从17.5万吨神秘缩水至8.5万吨,数据透明度受质疑[13] 中国铀矿技术突破 - 中国通过地浸采铀技术将可采品位门槛从0.03%降至0.01%,新疆呆矿变战略储备[19] - 2016年自主知识产权地浸技术应用,建成千吨级生产基地,5G远程控制和AI算法提升效率[21] - 地浸技术节水90%、能耗降75%,蒙其古尔矿区开发七年后植被覆盖率反增12%[24] 中国铀资源战略布局 - 全国查明铀资源储量跃升至30万吨,新疆内蒙古砂岩型铀矿占比超60%[21] - 控股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年获取2800吨优质铀,哈萨克斯坦对华铀出口占比从18%升至37%[21][24] - 地浸技术成为国际合作敲门砖,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主动寻求合作[24] 全球铀矿发展趋势 - 世界核协会预测2040年全球铀需求将翻倍,铀资源战略地位堪比石油[26] - 能源安全依赖科技创新长期投入和绿色发展践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