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铀一号

搜索文档
特写丨监督一盘棋 护航大工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1 08:24
工程进展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国家规划的天然铀重大产能建设项目 目前正值工程冲刺关键阶段 [2] - 部分钻机已调试好并试运行 已有120余台钻机投入使用 满足工程生产需求 [2][3] - 顺利完成水冶设备联调联试 实现井场和水冶全工艺流程贯通 确保第一桶产品如期下线 [3] 监督机制 - 联动监督组由业主方、总包方和施工单位纪检机构组成 已开展三次实地监督查访 [2][3] - 针对前期发现问题 已约谈相关责任人 制发2份纪律检查建议书 所有问题均整改到位 [3] - 建立整改台账制度 明确责任单位、措施和时限 职能部门跟踪整改进度 [4] 协作模式 - 工程涉及十余家参建单位 通过监督联动工作委员会平台整合多方监督力量 [4] - 设置现场监督联动工作站 有效解决跨区域多主体监督难题 [4] - 监督联席会机制直接协调解决施工单位反映的设备不足等实际问题 [2][3]
关键矿产竞赛已响枪,“国铀一号”炼成,中国铀盾锁死能源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46
行业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产出第一桶铀浓缩物,国产铀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实现核电燃料自主保障能力质的飞跃 [1] - 采用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通过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溶剂配方,铀浸出效率提升100%,资源回收率从65%跃升至85% [9][14] - 技术突破使鄂尔多斯盆地280万吨"呆矿"具备开采价值,可支撑中国核电40年需求 [9] 技术革新 - 采用"数字建井"和"可视化浸出"核心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优化,3000多项数据实时监测 [12][14] - 相比传统工艺,新技术不破坏地表环境,牧民可在作业区继续放牧 [11] - 研发投入激增28%,新增50项专利,装备性能超越国际标准,部分设备已出口哈萨克斯坦 [15][16] 全球铀资源格局 - 全球铀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澳大利亚等四国占全球储量60%以上,中国储量占全球3%但被列为第三梯队 [4][6] - 中国铀需求从2013年6147吨增至2018年9000多吨,进口依赖度从70%升至83% [7] - 全球铀需求预计从2021年6万吨增至2040年11万吨,但产量停滞,资源竞争加剧 [7][8] 战略意义 - 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保障核工业全产业链安全,同时支持国防建设如核航母发展 [18] - 项目每年可封存3万吨二氧化碳,实现环保与资源开发双赢 [18] - 技术将推广至北方其他铀矿丰富地区,支撑千吨级铀矿基地建设 [16]
中国首桶自采铀出炉,能源安全再添重码
搜狐财经· 2025-07-14 22:55
项目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产出第一桶天然铀,重量不足百公斤,标志着中国核工业重大突破 [1] - 项目从开工到产出首桶铀仅用一年,创下我国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最快速度 [4] - 采用CO₂+O₂地浸采铀技术,颠覆传统矿山开采模式,实现"微创手术"式开采 [5] 技术优势 - 地浸技术无需开挖地表,污染物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90%以上 [7][10] - 开采边界品位从万分之五降至万分之一,盘活数十万吨"呆矿" [7] - 智能化远程管控系统提升效率40%,人力成本降低50% [7] - 单个矿山每年可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助力碳中和目标 [10] 产能与自给率 - 项目全面投产后,我国天然铀产能三年内将实现翻倍 [9] - 到2028年铀资源自给率有望突破70%,扭转83%对外依存度的被动局面 [4][9] 行业影响 - 中国核电发展摆脱"无米下锅"困境,支撑"核能强国梦" [9] - 医用同位素产量增加预计降价70%,降低癌症靶向治疗成本 [12] - 家庭电费支出有望因核电成本下降变得更亲民 [12] 国际竞争格局 - 打破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等国家对全球70%铀矿的垄断 [9] - 中国从"资源进口国"转变为"技术输出国",吸引哈萨克斯坦、纳米比亚等国寻求合作 [9][12] - 欧美集团定价权被削弱,中国参与制定全球铀资源竞争规则 [9][14] 战略价值 - 铀原料自主保障或加速004核动力航母及新一代核动力舰艇研发 [14] - 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则制定能力提升,重构世界核能格局 [14]
国元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4
国元香港· 2025-07-14 09:45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美国债市、经济数据等多方面信息 展示了美国关税、援助、债券收益率等情况 以及国内外重要指数的收市价和涨跌情况 [4][5] 美国债市 - 美国本财年关税收入首破千亿大关 单月同比暴增301% [4] - 特朗普称对墨西哥和欧盟征收30%关税 [4] - 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批准对乌提供5亿美元援助 [4]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把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 [4] - 加拿大推迟对美国铝、美国钢铁加征报复性关税的计划 [4]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5个基点报3.885% 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68个基点报3.969%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15个基点报4.409% [4] 经济数据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20585.53 涨跌-0.22% [5]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4371.51 涨跌-0.63% [5] - 标普500收市价6259.75 涨跌-0.33% [5] - 日经225收市价39569.68 涨跌-0.19% [5] 其他重要指数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市价1663.00 涨跌13.52% [5] - CME比特币期货收市价118140.00 涨跌3.75% [5] - ICE布油收市价70.63 涨跌2.90% [5] - 伦敦金现收市价3354.75 涨跌0.95% [5] - 美元指数收市价97.87 涨跌0.29% [5] - 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市价7.17 涨跌-0.09% [5] 香港重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市价24139.57 涨跌0.46%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8687.56 涨跌0.22% [5] - 恒生科技收市价5248.48 涨跌0.61% [5] - 恒生期货收市价31147.71 涨跌0.57% [5] 内地重要指数 - 上证指数收市价3510.18 涨跌0.01% [5] - 深证综指收市价2116.93 涨跌0.47% [5] - 沪深300收市价4014.81 涨跌0.12% [5] - 创业板指收市价2207.10 涨跌0.80% [5] 其他行业信息 - 我国天然铀生产新突破 "国铀一号"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4] - "十五五"期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或达峰值 [4] -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4]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 [4] - 马斯克旗下xAI拟新一轮融资 目标估值飙升至2000亿美元 [4]
重大突破!新能源,两大利好!
券商中国· 2025-07-14 07:25
全球新能源领域两大利好消息 电动汽车领域 - 英国计划推出高达7亿英镑(约合9.48亿美元)的新补贴以促进电动汽车销售,降低购买成本 [2][4][5] - 英国交通部宣布投资6300万英镑建设充电桩,并推出25亿英镑计划支持汽车制造商向零排放转型 [6] - 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至22.48万辆,6月电动车占比达25% [7][8] - 特斯拉Model Y仍是英国最畅销电动车,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近4倍至2498辆 [8] - 英国电动货车销量同比增长50%,占货车总销量的10% [8] 核能领域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第一桶铀,采用环保地浸采铀技术,每年可利用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10] - 该项目是我国最大天然铀产能基地,标志着铀资源开发进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时代 [10] - 技术将推广至国内北方铀矿基地并"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 [11][12] - 全球核电建设景气度上行,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全球第一,欧美国家恢复核电建设 [12] - 核电机组年发电利用小时超7000小时,是最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 [12] - 核能产业进入战略复兴阶段,核聚变产业链雏形已形成 [13]
中核能崛起:“国铀一号” 如何改写全球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28
中国核能技术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2025年7月12日成功生产"第一桶铀",标志着中国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2] - 该项目采用二氧化碳-氧气地浸技术,每年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污染降低90%以上,成本降低40%,铀浸出效率提升100% [3] - 技术攻克厚含矿含水层强还原矿体等世界性难题,独创数字原地浸出可视化高效采铀体系,资源回收率提升2倍,浸出效率翻番 [4]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国铀一号"创下三项世界纪录: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矿 [3] - 数字建井技术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定向成井工艺及铀溶液流向预测,技术路线吸引哈萨克斯坦等铀资源国关注 [4] - 中国核电规模全球第一,未来15年国内天然铀需求将超全球总产量50%,技术将推广至松辽、二连等北方盆地铀矿开发 [4] 国际比较与产业链发展 - 法国弗拉芒维尔EPR核电项目延期17年,成本从33亿欧元增至190亿欧元,美国2000年后新建核电站完工率低 [6] - 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福清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5] - 中国核电海外布局加速,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超30台机组,巴基斯坦K2/K3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 [6] 战略意义 - 项目提升中国核电燃料自主保障能力,未来可能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技术方案 [3][5] - 中国核能产业依靠政策连续性和产业链闭环优势,从技术追赶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6][7]
中核“国铀一号”震撼全球:中国核能技术如何颠覆欧美传统霸权?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22
全球铀矿开采技术革新 - 中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实现历史性超越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下线首桶铀溶液 标志着全球铀矿开采领域的技术突破 [2] - 采用革命性二氧化碳-氧气地浸技术 相比欧美高污染高能耗传统模式 实现污染降低90%以上 成本下降40% [4] - 技术攻克厚含矿含水层强还原矿体等世界难题 铀浸出效率提升100% 创造定向成井工艺 数字建井技术 智能分析系统三大突破 [4][6] 产能与资源开发 - 项目创下产能规模最大 建设标准最高 建设速度最快三项世界纪录 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矿资源 [6] - 推动中国核电燃料自给率突破80%关键节点 加速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 将"铀都"历史性北移 [6] - 技术具备显著出口潜力 可帮助资源国开发低品位铀矿并满足碳减排要求 重塑全球铀资源版图 [6] 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中国独创数字原地浸出可视化高效采铀体系 实现碳中和与数字采矿结合 引起哈萨克斯坦等铀资源国关注 [6] - 技术路线体现战略眼光 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 改写了全球核能竞赛规则 [7] - 远程管控系统实现"鼠标采矿" 每年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形成环保与效率的双重优势 [4][6]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 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关键性突破
央广网· 2025-07-13 08:39
项目突破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1] - 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关键性突破 将有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1] - 项目是我国铀矿采冶技术三次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智慧结晶 是典型的绿色矿山和数字矿山 [1] 技术优势 - 采用二氧化碳加氧气原地浸出采铀工艺 省去传统采矿中爆破、挖巷道、运输矿石等环节 [1] - 突破复杂砂岩型铀资源开采的世界性难题 解锁大批传统技术无法开采的铀矿床 [2] - 大幅提升我国铀资源自主保障能力 开创行业发展新格局 [2] 建设进展 - 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第一桶铀"下线仅用一年时间 [1] - 成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 [1] 行业影响 - 标志着我国天然铀领域千吨级绿色智慧矿山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1] - 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
第一财经· 2025-07-12 21:23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突破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1] -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 建设标准最高 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 [1] - 项目具有绿色 经济 智能 高效的特点 [1] - 该突破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进展 将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1] - 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1]
天然铀生产重大突破!中核集团宣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16:24
天然铀产能突破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标志着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1] -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 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 [2] 技术革新与优势 - 采用地浸采铀技术颠覆传统矿山井下开采模式 无需将矿石提升到地表处理 [4] - 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溶于水注入含矿层 与铀发生反应后抽取含铀溶液进行提取回收 每年可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4] - 实现天然铀产业"五大革新":资源利用突破、安全水平提高、产能规模扩大、生产功效提升、更加绿色智能 [4] 资源开发与产业影响 - 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 将"呆矿"变成"宝藏" [4] - 技术将在北方盆地多个产能项目中应用 加快北方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 [4] - 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 满足国内核电发展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