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
搜索文档
济南第5、广州第7?15万人口增量、3.2万亿GDP,广州用实力证明
搜狐财经· 2025-10-30 23:04
当"济南第5、广州第7"的城市排名出炉时,不少人感到困惑:传统一线城市广州为何会落后于济南?这 排名的对比逻辑靠谱吗? 说实话,真不怎么靠谱,它压根就不是济南和广州点对点的公平较量,而是挑着数据说,硬生生造出 了"济南碾压广州"的错觉。 就说宜居得分吧,排名一个劲夸济南宜居,却绝口不提广州的具体分数,广州宜居得分是82.1分,就比 济南低2分啊!这么小的差距,愣是被说得好像济南甩了广州几条街,这不是误导人嘛。 再说说人口那事儿,排名把广州曾经的人口负增长全赖在"生活性价比低"上,这就更离谱了。 2022年广州少了5.8万人,可这里面65%都是疫情闹的短期问题,比如高校延迟返校,学生没回来;跨 境物流停摆,打工人暂时走了。 还有城中村拆迁,居民临时搬了。这些跟城市好不好住、值不值得留,根本没啥关系,结果被当成"年 轻人用脚投票"的证据,反过来衬济南宜居,这道理说不通。 还有个更让人不服气的,排名说广州"产业单一",这纯属没搞懂实际情况,广州的工业门类全得很,41 个大类一个不落,汽车、石化、电子、医药这些产业,还有会展、跨境电商,随便拎一个出来规模都超 千亿,怎么就单一了? 说白了,这排名就是捡着对自己结论有利 ...
用好知识产权提升城市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上升,产出能级与转化效能明显改善,近些年很多城市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等手段推进能力提升 [1] - 北京市在知识产权产出能级与转化效能指标中居首位,与其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与努力密切相关 [1] - 代表性城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创新生态建设等手段,使知识产权价值转化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1] 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 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获得较大改善,主要体现在相关案件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有力保障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16项具体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2] - 跨区域协作和强化知识产权有效执行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2] 区域发展差异 - 城市间知识产权发展存在差距,北京、深圳、上海位列总指数前三名,得分大大超过平均数 [2] - 华南和华东地区整体处于前列,东北和西北地区排名相对靠后,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知识产权完善度的内在联系 [2] 提升措施 - 应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挥城市知识产权的协同联动作用 [3] - 依托大中城市建立促进知识开放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在东中西部合理分配与流动 [3] - 构建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平台,通过城市间知识产权开放合作提升能力 [3] 区域战略 -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平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平台和信息整合机制 [3] - 以先进技术和驰名商标品牌为抓手组建跨区域企业集团和产业生态链,将东部新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3] - 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