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心

搜索文档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预期下降 信心回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23:58
通胀预期变化 - 美国民众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大幅下降至3 2%,较4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1] - 三年期通胀预期下降0 2个百分点至3% [1] - 五年期通胀预期从2 7%微降至2 6% [1] - 所有期限的通胀预期仍高于美联储2%的年化通胀目标 [1]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5月收回了部分最激进的关税提议,导致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明显减弱 [1] - 4月2日特朗普曾提出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0%普遍性关税,但随后撤回部分措施并宣布90天谈判窗口 [1] - 政策转变被认为是消费者预期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 [1] 通胀指标表现 - 核心PCE物价指数在4月录得2 1%,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之一 [2] - 剔除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PCE为2 5%,反映长期趋势 [2] - 通胀出现四年来最显著的下降,与关税收入上升形成反差 [2] 消费者价格预期 - 未来一年食品价格预计上涨5 5%,比上月增加0 4个百分点,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 [2] - 汽油价格上涨预期大幅放缓至2 7%,下降0 8个百分点 [2] - 医疗、大学学费和租金的涨幅预期均出现回落 [2] 就业与经济信心 - 预计未来12个月可能失业的受访者比例下降至14 8%,环比下降0 5个百分点 [2] - 预计未来三个月会错过最低债务还款的可能性降至13 4%,为今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36 3%的受访者预计股市将在一年后走高,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 [2]
股票型FOF五月平均业绩表现较好,生物制药、金融等板块贡献颇丰,产业投资信心逐渐回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7:21
5月FOF基金市场表现 - 股票型FOF平均业绩录得0.91%,在所有类型FOF中单月表现较好,富国智鑫行业精选A以1.59%的收益率位列股票型FOF第一 [2] - 创金合信荣和积极养老目标五年以3.86%的收益率成为所有FOF基金中表现最佳,富国智诚精选3个月持有A、华夏聚盈优选三个月A、交银智选星光A等产品业绩靠前 [2][8] - 混合型FOF中,富国智诚精选3个月持有A、华夏聚盈优选三个月A、交银智选星光A分别录得3.096%、3.078%、3.016%的收益率 [8] 行业板块贡献分析 - 生物医药和金融板块对FOF基金收益贡献显著,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银行等行业单月涨幅普遍超过6% [3] - 环保行业单月涨幅达6.83%,电子、社会服务、计算机、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市场呈现行业轮动加快特征,缺乏明确主线方向,但中国股市作为国际环境中的"稳定锚",中长期有望受益于国际新秩序构建 [3] FOF产品发行与基准调整动态 - 5月FOF发行端有4只新产品开始认购,但仅成立1只基金且募集份额仅0.10亿份,占当月新成立基金总份额不足0.02% [4] - 年内已有超百只公募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其中FOF、一级债基等多资产组合产品占比超90只,修改方向侧重市场热点跟踪与业绩基准平衡 [4] - 浦银安盛养老目标日期2025五年、中欧预见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等产品已实施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4] 后市配置展望 - 在地缘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和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红利资产仍被建议作为长期配置选择 [5]
探索设立民营企业政策观察员制度,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
搜狐财经· 2025-04-20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民营资本投资意愿影响经济稳中求进,需构建立体化支撑体系激活民营企业投资良性循环 [1][4] 民营资本投资现状及问题 - 民营资本投资意愿影响经济稳中求进,需把握投资与消费辩证关系,避免传统路径依赖和“去工业化”过早发生 [1] - “放管服”改革推进但仍存在政策不稳定现象,部分领域存在隐性壁垒制约民营企业投资 [1] - 2022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17项,但能源等领域民营企业实际进入比例不足30%,32%民营企业遭遇市场准入“玻璃门” [1] - 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成本、转型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于国企1.5 - 2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社保缴费占利润比重超20% [1] - 地方保护主义、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偶发,“民企退场论”等负面舆论冲击民营企业家信心 [2] 激活民营企业投资良性循环的措施 稳定政策预期 - 建立政策稳定性评估机制,制定产业政策设置合理过渡期,通过“政策沙盒”试点等增强政企互信 [4] - 推广“政策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建立全流程规范,探索设立民营企业政策观察员制度 [4] - 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等改革,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成本和经营风险 [4] 破除隐性壁垒 - 加快落实“非禁即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加强公平竞争审查 [5] -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区域封锁和行业垄断,推行竞争性配置机制 [5] - 建立招标采购“民营企业份额保障”制度,重大项目中确保民营企业参与比例不低于60% [5] 稳定经济形势 - 优化货币金融资本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信贷定向支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 [6] - 设立国家级民营企业发展基金,构建融资支持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6] - 优化财税优惠政策,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建立专项基金,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 [6] - 优化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联合体,试点“创新券”通用通兑 [6][7]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 建立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整治乱收费等行为,管住政府“看得见的手” [8] - 制定亲清政商关系规范,规范权力人员,统一明细规范,建立容错纠错免责机制 [8] - 督促民营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惩处力度,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8]
科尔尼2025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暨最新关税政策对亚洲各国的潜在影响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10 17:30
FDICI " 科尔尼近日发布全球 2025 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 (FDICI)报告。该报告调研了解投资者对未来 三年外商直接投资流动情况的看法。 2025年科尔尼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基于对全球领先企业高管专项调研所得原始数据展开计算。 调研时间是2025年1月。 然而,2025年3月以来,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机制对多个国家实行差异化税率调整,这一政策变化 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贸易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区域性影响,特别是对亚洲经济体 的潜在作用,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给予以下分析,分析基于的信息来源时间截至4月7日: 关税政策对亚太及东南亚地区的直接影响 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可能对亚太地区产生显著影响。 而贸易紧张局势的预兆在FDICI报告的排 名中有所体现,如新加坡的排名从第12位降至第15位,印度从第18位降至第24位。 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贸易,且常处于中美之间,因此投资者可能担心贸易战对其经济的潜在影 响。 印度的优势在于人才储备(39%)和经济表现(28%),这是投资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美国新关税措施对亚太及东南亚地区FDI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鉴于关税政策的高度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