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

搜索文档
连接全球创意,打造城市美学实践网络
南京日报· 2025-07-03 10:30
2025南京创意设计周开幕式 - 开幕式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行 以"将城市还给孩子"为理念启动"环鸡笼山艺术介入项目" [1] - 项目集结青年艺术家 设计师与公益组织 围绕"儿童视角""参与设计""可感知空间"等关键词展开创作 [1] - 通过《千字文》数字多媒体音乐剧 "一米植物园"插画 互动装置等艺术形式 将传统街区压缩至"一米视角" [1] - 设计周将联合片区多个文化设施 形成儿童研学体验的"童游网络" 打造南京暑期文旅特色目的地 [1] 城市空间改造项目 - 设计周重点推动街巷微空间改造 发起"南京JIE头创游计划" 以"小切口 微更新"为策略 [2] - 通过导视系统重塑 艺术装置植入 共享外摆空间设置 街角广场改造等方式提升街区公共性 [2] - 首期项目选址南台巷 三位主理人分享故事 探索公共空间更多可能性 [2] - 发布"墙景未来"全球青年设计共创行动 围绕南京城墙代表性地段征集公共艺术装置设计 [2] - 联动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开展设计实践营 项目成果将于11月发布 [2] 设计周整体规划 - 活动持续至10月 由市委宣传部主办 以艺术实现空间更新 设计推动遗产焕新 创新赋能文旅上新为主线 [3] - 整合公共空间再造 青年人才培育 市民深度参与 文创产业联动等关键环节 [3] - 目标是打造覆盖全年龄 全时段 全场域的城市美学实践网络 [3]
曾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和讯网· 2025-06-30 18:06
城市更新政策与规划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引导居民、规划师、设计师等参与城市更新和社区建设 [3] - 财政部公示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20个城市入围,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3] -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2] 城市更新实践与案例 - 北京大栅栏包括杨梅竹斜街在内的老街区自2011年起创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为全国老街区小微空间更新积累经验 [2] - 北京胡同街区改造中提出小微绿地更新项目,将几平方米的小微空间改造为透明花房等景观,改善生活环境品质 [11] - 北京东六环改造为通州副中心高线公园,通过交通硬件改造体现城市美学更新 [10] 城市更新理念与方法 - 城市更新遵循"针灸式"更新方式,采用轻介入方法,植入新的文化业态和内容 [15] - 城市小微空间美学更新强调以文化赋能,推行可运营的公共艺术空间与便民文化服务相结合 [15] -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方式,调动多方资源参与 [17] 城市美学与设计 - 城市美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良好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生活"是其价值导向 [12] - 通过创意设计力量导入,利用犄角旮旯、房前屋后等空间增加花植景观,营造小微花园 [12] - 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规划设计展现中国文化元素和精神,形成文化亮点和美学面貌 [9] 城市发展历史与理论 - 城市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从原始圆形城市模式发展到现代规范营城模式 [5] - 后工业时代城市不再以物理空间占有为主要增长方式,宜居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7] - 1958年荷兰城市更新会议提出城市更新包括所有城市建设改善活动 [7]
曾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和讯· 2025-06-30 17:55
城市更新的核心观点 - 城市更新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从历史营城模式到现代文明发展,城市不断迭代以适应人口增长和宜居需求 [3][4][5] - 中国城市化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将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财政计划补助200亿元支持20个试点城市 [1][2] - 城市更新需兼顾生产型与生活型功能,通过小微空间改造提升美学价值,实现"三生合一"(生态、生产、生活)的系统设计 [5][12][16] 城市更新的历史与模式演变 - 中国古代营城模式从圆形围合发展为方形规划,《周礼·考工记》确立规范制式,延续至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布局 [4] - 工业革命后城市以增量扩张为主(如纽约曼哈顿),但过度扩张导致城市病,后工业时代转向存量更新,注重亩产效益(部分地块产值超亿元/亩) [5] - 1958年荷兰会议首次定义城市更新,涵盖建筑修缮、环境改善等所有城市建设活动 [6] 小微空间更新的实践路径 - 北京杨梅竹斜街通过保留历史建筑(青云阁)与引入新业态(咖啡厅、餐厅)形成"古早"更新样本,2011年起连续十年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 [1] - 采用"针灸式"更新:改造胡同杂物间为玻璃花房(几平方米)、屋顶种植、街角剧场等,释放小微绿地与口袋公园 [11][12][14] - 推行"以展代建"模式,引入演艺、非遗展览等活动活化老旧街区,公共设施艺术化改造需兼顾便民性与文旅功能 [14][16] 城市美学的驱动机制 - 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鸟巢、水立方等)将场馆景观与城市中轴线文化空间结合,获国际奥委会"无与伦比"评价 [8][9] - 社会创新设计介入:通过创意改造闲置空间(如东六环高线公园)、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种植,共建共享生活美学 [10][12][13] - 新建城区需避免同质化,通过小微空间植入在地文化特色(如文商旅体融合场景),实现"公园里生长城市" [15][16] 可持续更新运营模式 -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盘活低效存量资产,吸引小微型经营主体 [17] - 发展可运营的公共艺术空间,推动文化产业与城市美学融合(如咖啡馆、书店、美术馆等"小而美"节点) [10][16][17] - 挖掘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以生长式更新循序渐进提升品质,形成"艺术化生活"生态 [14][17]
顺德缘何努力“精装修”城市?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5
城市品质提升现象 - 顺德通过"精装修"城市提升外在颜值和内在品质,让高品质成为城市竞合中的"砝码" [1] - 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正努力撕掉工业城市"土气"标签,通过美岸项目新增超100万平方米公共亲水空间 [2] - 桂畔海水上立交营地成为端午假期潮玩新地标,吸引年轻人体验水上划桨和岸边露营 [2] 老旧建筑活化与城市美学 - 引入社会资本激活老旧建筑,如龙江镇左滩3500书屋和大良"小熊织梦园"成为网红打卡点 [3] - 开展自建房提升专项行动,报建方案超5000宗,推动岭南乡村美学新标杆建设 [3] - 将"城市美学"注入寻常巷陌,建立自建房外立面管控体系并启动连片试点 [3] 工业园区改造与产城融合 - 龙江镇以"镇村企共建、产城人共生"路径发动近70家企业改造"绿美工厂",完成绿化提升超5万平方米 [4] - 生产园区同时作为生活环境,"产城人"共生模式逐步实现 [4] 城市品质升级政策 - 《征求意见稿》提出"八大行动",系统性推进城市界面"精装修" [5] - 实施"美学引领行动",将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全过程,组织干部美学培训 [6] - 清理冗余部件,优化主干道及出入口环境,打造清爽通透的"城市界面" [6] 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 - 试点打造"山岗郊野公园"示范样板,盘活自然与人文资源 [7] - 以运营思维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园、老旧建筑焕新等项目 [7] 城市发展逻辑转变 - 从"园区导向型"粗放发展转向"城市跟着人的需求走",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 [8] - 杭州、成都等城市案例显示,人才集聚与城市功能完善相互促进 [8] 人才竞争战略 - 城市品质提升被视为增强人才"引力"的关键,发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9] - 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强调人才流向决定城市潜力,需长期坚持品质提升 [9]
2025北京艺术季开启 全城共赴美学盛宴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13
北京艺术季概况 - 2025年北京艺术季于5月21日贵宾预展开幕至6月1日收官 持续12天 覆盖全城多个文化地标 [1] - 活动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周北京 ART021 BEIJING三大主阵地为核心 联动798·751创意园区 CBD艺术走廊 草场地艺术聚落及保税艺术特区等区域 [1] - 全城呈现逾百场专题展览 涵盖餐饮 收藏 公共教育等多维业态 吸引国际藏家与市民参与 [1]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主题为"凹凸"(CONCAVE-CONVEX) 强调艺术价值差异性与城市文化基底 [2] - 吸引来自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 展览地点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2] ART021 BEIJING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在798·751园区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举办 汇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与特别项目 [3] - 设置臻享预览(5/22-23) 藏家预览(5/22-23)和公众开放日(5/24-25)三个阶段 [4][5] 画廊周北京 - 展期5月23日至6月1日 主展区集中在798·751园区 覆盖CBD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等核心区域 [5] - 活动包含30家画廊 11家非营利机构及近60场展览/项目 打造北京特色艺术现场 [5]
“粤”上新台阶丨春天花会开 但什么花能开一年四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21:40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通过延长三角梅花期和研究三角梅与城市景观搭配,将岭南春天“复制”到其他城市,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选择 [3][4][5] 三角梅在城市绿化中的地位 - 三角梅是南方城市绿化“顶流”,撑起南方城市绿化“排面” [3] 三角梅花期培育 - 广州园林专家通过筛选、评估、培养,延长三角梅花期 [3] - 广州市园科院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丰富三角梅花期,培育的三角梅花期可达八、九个月甚至十个月 [3] 三角梅与城市景观搭配 - 广东人研究三角梅与城市景观搭配的“城市美学”,将岭南春天“复制”到其他城市 [4] - 广州市园科院应用在桥梁绿化上的三角梅品种达23个,福建、海南、广西等地邀请其做桥梁绿化推广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