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品质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市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
广州日报· 2025-08-28 09:52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战略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坚持"留改拆"并举 探索"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和"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模式 [3] - 集中资源推进四大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改造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 [3] - 加力提速城中村改造 持续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分类处理 因地制宜实施产业保育和转型升级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3] - 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软硬环境建设 健全常态化管护工作机制 打造优质工程和民心工程 [4][5] - 加强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骨干道路和重点区域周边环境提升 统筹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 [5] 资金与政策支持 - 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专项借款等各类资金 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 [4] -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 坚持系统谋划和分类施策 高标准推进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 [4] 城市品质提升举措 - 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办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优化新中轴线和珠江沿岸等重点区域景观 [3] - 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强化城市交通综合整治 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品质 [3] - 提升城市家具、建筑、交通、绿化等要素规划设计建设水平 打造更高品质城市空间 [5] 工作机制与实施保障 - 坚持全市"一盘棋" 发挥市、区、镇(街)三级组织体系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和群众工作 [3] - 严格资金使用管理 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安全关 力戒铺张浪费和形象工程 [3]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推动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效 [3]
我省今年开工建设49个“口袋公园”
海南日报· 2025-08-09 07:54
城市绿化建设 - 海南省今年在16个市县开工建设49个"口袋公园",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城市风貌 [1][2] - 近两年来海口、三亚、定安等市县已建成53个"口袋公园",通过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资源拓展公共绿地空间 [3] - 建设遵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加大旧城区、中心城区增绿力度 [3] 公园功能设计 - 公园设计注重复合功能,如海口朝霞路口"口袋公园"融入宪法知识宣传,三亚南边海公园设置海上书房和艺术展区 [5] - 12个公园计划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民场所,15个公园围绕历史文化传承设计主题 [7] - 配套设施包括健身器材、娱乐器具、知识科普廊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6] 建设规划特点 - 采用"微改造"原则,科学规划选址布局,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 [4] - 建设前通过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民意,如海口江东白驹公园采纳市民意见配套建设便民驿站 [6] - 设计方案遵循便民亲民、适地适树原则,形成"一园一品"特色格局 [7] 社会效益 - 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休憩、锻炼空间,改善周边生活环境 [2][3] - 海燕小学门口公园设置家长等候区,配备文化墙、遮阳棚等设施 [3] - 三亚南边海公园不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提供文旅体验 [5]
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广州精雕细琢十五运“空间画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4:23
以往被忽视的街区角落,经改造后成了都市口袋公园;约34公里的夜景灯光工程改造,让新中轴线和珠 江夜游的美景再度延伸;姹紫嫣红的簕杜鹃静待全城绽放,把都市街头装扮一新……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之际,广州已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 品质提升工程项目,在"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将城市空间变成一幅巨大的全运主题画卷, 精心装扮、精雕细琢,点燃整座城市浓厚的全运氛围。 291项品质提升工程扮靓城市景观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广州正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与城市品质提升全面结合,统筹推进道 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环境、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品质化提升工程,全方位提升广州城市品 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市正推进8大类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已 完成超80%。 目前,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等场馆周边的7个街区已完成建 设,通过拆围透绿打破空间阻隔、增设健身或休憩设施、完善无障碍系统等措施,拓展出了一条条可供 市民游客活动、休闲的城市共享活力带,营造出"生活处处皆体育"的全民全运氛围。 例如,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及周边 ...
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总结会议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13:48
工业经济与产业发展 - 沂河新区提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总抓手,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并大幅进位[1] - 下半年将重点抓工业经济运行、聚链成群、园区载体建设、项目攻坚及企业家队伍建设以提振工业经济[2] - 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发展载体,通过压实责任推动产业集聚[1] - 临工集团等企业代表参与会议,11家单位进行经验交流[4] - 现场观摩26个重点项目,授予智能科技文创产业园等10个项目"十好项目"称号[5] 服务业与科技创新 - 计划通过提升重点行业、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及优化产业生态突破服务业发展[2] - 科技赋能措施包括强化创新载体建设、研发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支撑等[2] -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被列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4] 城市发展与开放经济 - 以打造"活力、宜居、生态"现代新城为目标,提升城市品质[1] - 下半年将在城市活力突破、宜居水平提升及生态建设方面强化措施[2] - 扩大对外开放路径包括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构建贸易服务生态圈及拓展外资渠道[2] - 临沂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平台被重点提及[1][5] 政策与要素保障 - 以财源建设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 - 强调争取上级政策牵引,统筹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1][2] - 开展"三争"工作(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2] - 金融机构代表参会,工商银行临沂分行等机构参与交流[4]
广州塔景区上新!这些都免费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01
近日, 迎来了一个宽敞、绿色的城市广场。 新近改造完成的海心桥广场, 作为阅江路品质提升项目之一, 率先开放迎客。 海心桥南岸的江畔空间,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的珠江沿岸品质提升项目,将陆续"上新":广州塔大台阶、黄埔涌步行桥、海珠涌人行桥均预计8月底前完工,升级作为城 市客厅的广州塔景区,打通珠江边慢行系统断点。 海心桥广场 海心桥广场扩容约30% 通行效率提升一半 海心桥广场 位于珠江南岸人行景观桥的核心区域, 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 重要城市公共空间。 广场总面积约6300平方米,通过立体绿化与艺术铺装形成"花舟"形态景观带,与海心桥的"琴鸣绢舞"设计理念相呼应,形成集观景、休憩、文化展示于一 体的城市会客厅。 项目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介绍,改造系统性解决广场此前存在的空间局促、动线混乱、配套不足等问题。 负责项目建设管理的广州城投集团旗下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介绍,本次改造以"海心桥"地标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聚焦"品质提升"主线,通 过功能布局优化、景观风貌提质、服务设施完善的系统协同升级,让滨水空间既留得住风景,更装得下生活。 广州塔大台阶、黄埔涌步行桥 预计8月完 ...
全运赋能,以品质提升促城市跃升
广州日报· 2025-06-14 13:22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统筹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包括道路 园林 河道 街区 照明 市容 美丽乡村等领域 [1] - 截至发布会时已完成173个项目 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推进体现"赛时为赛事 赛后为城市"理念 重点围绕30个场馆周边建设17个精致街区 [2] 全运会带动城市发展 - 历史经验显示六运会带动天河崛起 九运会推动城市东进 亚运会提升国际形象 [1] - 当前以十五运会为契机 通过40项要素设计指引提升城市品质 [2] - 重点打造广州塔周边 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 实施夜景照明工程塑造城市IP [2] 城市精细化建设理念 - 采用"长期主义"思路推进建管用一体化 注重慢行系统改造等可持续项目 [2] - 通过"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增绿网络 强化花城品牌形象 [2] - 建设精致场馆 赛区 街区三位一体的品质空间 [2] 民生导向工程实施 - 以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指标 优化出行和人居环境 [3] - 构建创意生活体验场景 拓展城市共享活力带 [3] - 通过惠民项目和民心工程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1][3]
全运赋能,广州已统筹完成城市品质提升项目173个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6:56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城投集团聚焦珠江两岸、新中轴线等区域实施夜景灯光品质提升,新建广州塔—金融城区域码头和游船 [1] - 全市统筹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173个,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围绕赛事场馆周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目前7个街区已完成建设 [2] 体育场馆周边改造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拓宽人行道,改造街角空间为全宽式放坡,优化慢行环境 [2] -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贯通历史轴线,提升英雄广场品质,植入非机动车停车区并升级无障碍设施 [2]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拆围透绿打开街角空间,植入健身设施和慢行步道,实现与公交地铁的无障碍衔接 [3] 城市地标与滨水空间升级 - 建成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的广州塔南广场商业综合体,融合景观与商业功能 [4] - 二沙岛桥下空间新建跑步道贯通两端斑马线,建成3个多功能城市服务驿站 [4] - 黄埔涌、海珠涌步行桥建设中,将强化珠江碧道系统两岸连接 [4] 夜景照明与文化IP打造 - 邀请7位专家推进珠江两岸、新中轴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 [4] - 结合珠江夜游光影文旅创新演绎本土文化,打造广州夜景城市IP [4]
广州:13号线二期东段等5段地铁力争十五运会前开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1 16:43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围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173个,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涵盖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美丽乡村等领域,旨在实现"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的目标 [1] 赛事场馆周边街区建设 - 重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已完成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周边街区改造 [2]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街区优化慢行环境,拓宽奥体南路人行道,改造街角空间为全宽式放坡 [2]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拆围透绿打造环天体公园带,增设健身设施和慢行步道,实现与公交站、地铁站无障碍衔接 [2] 城市景观与生态提升 - 改造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二沙岛桥下空间新建跑步道贯通滨水慢行系统,黄埔涌、海珠涌步行桥在建 [3] - 珠江两岸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由专家团队把关,结合珠江夜游打造城市IP [3] - 完成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等4个工程,累计建成碧道超1400公里,新建绿美碧带12条 [3]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计划全运会前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等3条城际线路,串联白云机场、金融城等枢纽,加快4条地铁线路建设 [4] - 高快速路网总里程达1268公里,新增南中高速等8条通道共120公里,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联络线等工程 [4] 慢行系统与道路优化 - 全市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里程达2966公里,较2020年新增144%,试点中山大道等路段"机非共享车道" [5][6] - 完成230处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修复盲道2081平方米,提升特殊群体出行便利性 [6] - 华南快速等高速出入口种植特色花乔,78条赛事通道实施路面刨铺、桥梁涂装等改造,29个项目已完成 [6]
广州推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8:38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 广州统筹推进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美丽乡村等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1] - 目前已完成173个项目,其余项目预计于8月31日前完工 [1] - 明确40项要素设计指引,推进30个赛事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 [1] - 已完成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周边街区建设 [1] - 改造提升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建成总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广州塔南广场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加速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联络线南段、五山路—广园路立交等关键工程 [2] - 计划在全运会前建成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新白广城际(白云机场T2至竹料段) [2] - 加快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段和西段、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等4条(5段)线路建设,力争全运会前开通 [2] 赛事相关建设 - 借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高标准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1] - 推进30个赛事场馆周边精致街区建设 [1] - 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1]
顺德缘何努力“精装修”城市?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5
城市品质提升现象 - 顺德通过"精装修"城市提升外在颜值和内在品质,让高品质成为城市竞合中的"砝码" [1] - 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正努力撕掉工业城市"土气"标签,通过美岸项目新增超100万平方米公共亲水空间 [2] - 桂畔海水上立交营地成为端午假期潮玩新地标,吸引年轻人体验水上划桨和岸边露营 [2] 老旧建筑活化与城市美学 - 引入社会资本激活老旧建筑,如龙江镇左滩3500书屋和大良"小熊织梦园"成为网红打卡点 [3] - 开展自建房提升专项行动,报建方案超5000宗,推动岭南乡村美学新标杆建设 [3] - 将"城市美学"注入寻常巷陌,建立自建房外立面管控体系并启动连片试点 [3] 工业园区改造与产城融合 - 龙江镇以"镇村企共建、产城人共生"路径发动近70家企业改造"绿美工厂",完成绿化提升超5万平方米 [4] - 生产园区同时作为生活环境,"产城人"共生模式逐步实现 [4] 城市品质升级政策 - 《征求意见稿》提出"八大行动",系统性推进城市界面"精装修" [5] - 实施"美学引领行动",将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全过程,组织干部美学培训 [6] - 清理冗余部件,优化主干道及出入口环境,打造清爽通透的"城市界面" [6] 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 - 试点打造"山岗郊野公园"示范样板,盘活自然与人文资源 [7] - 以运营思维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园、老旧建筑焕新等项目 [7] 城市发展逻辑转变 - 从"园区导向型"粗放发展转向"城市跟着人的需求走",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 [8] - 杭州、成都等城市案例显示,人才集聚与城市功能完善相互促进 [8] 人才竞争战略 - 城市品质提升被视为增强人才"引力"的关键,发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9] - 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强调人才流向决定城市潜力,需长期坚持品质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