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与细胞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终版日程发布
犀牛财经· 2025-10-13 15:00
8:30-8:35 主持人:冯 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驻会副会长 8:35-8:40 南京领导致辞 1 十年征程,创新永续,10月26-27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将于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盛大举行。终版日程今日正式发布,汇集医药创新与投资领域的 顶尖智慧,关注全球医药研发最新动态,聚力共赢,共启新程。 市场论坛 并购论坛 分享论坛 国际化论坛 分会场7 分会场5 分会场6 前沿生物技术 非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 路演专场 路演专场 路演专场 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式 第一阶段 致辞 8:40-8:45 任晋生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 / 先声药业集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8:45-8:50 陈翊庭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 ● 10-26 AM 1 1 1 第二阶段 主旨报告 主持人:单国洪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候进 百济神州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中亚及南 总经理 8:50-9:20 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战 1 考与实施路径 报告人:曹雪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 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 专项技术总师 9:20-9:50 病原体与大健康 报告人:饶子和 ...
南京生物医药谷50余项产品技术国内外首创
南京日报· 2025-10-09 08:22
南京生物医药谷50余项产品技术国内外首创 以创新为引擎 全速竞逐医药新赛道 "未来10年,对于脑科学领域是个机遇,比如脑卒中患者有语言障碍,只要戴上一顶'魔法帽',他的想 法就能变成文字显示出来,这也是我们中心正在孵化的'汉语魔法帽'项目。"程和平院士介绍。 早在今年3月,江北新区揭牌成立"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 化研究院牵头,联合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脑科医院等多方资源,计划用5年时间突破一批前沿科技成 果。 不仅是脑科学领域,在基因与细胞治疗、器官芯片等前沿赛道上,南京生物医药谷也在加速布局,比如 在基因与细胞治疗方面,已打造了涵盖基因检测、诊断、试剂、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的全产 业链。本月初,园区企业尧唐生物宣布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子君博士表示:"处在 药谷这样的产业集群之中,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助力,尧唐生物也得以快速发展。"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都 通讯员 钱钰玲 全球首款全人源BCMA CAR-T细胞治疗1类新药福可苏、全球首创"硒代技术"的1类抗流感新药济可 舒、全球首个且唯一获得NMPA、FDA、CE认证的肿瘤NGS大 ...
第七届药学前沿学术论坛在宁举行
新华日报· 2025-09-21 03:11
行业前沿技术发展 - 第七届药学前沿学术论坛聚焦基因与细胞治疗、高端制剂与递送技术、AI+新药研发等前沿赛道 [1] - 论坛探讨从源头创新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协同发展路径 [1] - 人工智能可加速新药研发和研究整个流程 例如利物浦大学AI化学家每天工作21.5小时 [1] 行业战略方向 - 大力发展原创新药是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强国的关键 [1] - 自动化分子制造、自动化生物实验室和虚拟临床实验室将实现药物分子高效精准合成与连续制造 [1] - 未来将探索更广义的新药设计 [1]
近岸蛋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生物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 [6] - 截至报告期末,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3,566种,重组抗体166种,酶及试剂853种 [6][8][9] - 产品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包括多次跨膜蛋白、细胞因子、诊断抗原等 [6][8] - 酶及试剂分为mRNA原料酶及试剂、分子诊断酶及试剂、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和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 [9] - 提供CRO服务,包括定制化技术服务(如重组蛋白/抗体表达纯化、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技术包转让(如抗体分子序列专利转让) [9][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094,559.14元,同比增长20.8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23,570.82元,同比亏损扩大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83,452.43元,同比下降160.45%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21%,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82,060,484.66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3% [4] 行业环境与政策 - 行业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受《"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 [6][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7] -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432.8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21.1% [2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28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01% [23] - 进口替代趋势延续,国产重组蛋白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优势提升竞争力 [23] 技术平台与研发 - 拥有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包括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等 [6][8] - 开发NovoiSMART技术,解决多次跨膜蛋白抗体开发难题 [9] - mRNA原料酶产品获FDA DMF备案,支持多家客户项目获批EUA或IND [9] - 新增多款GMP级产品,如新一代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双封闭Taq酶抗体等 [9][10] - 研发投入聚焦新兴业务领域,如基因编辑、RNA应用、合成生物学等 [6] 市场策略与经营模式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客户包括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疫苗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等 [12][17] - 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ISO13485等质量管理体系 [15]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支持一带一路市场的HALAL认证等资质 [9] - 与下游客户协作,共同推进抗体药物研发供应链生态 [6] - 在行业调整期强化合成生物学研究,开拓胶原蛋白、GLP-1类似物开发等新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