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细胞治疗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央视网· 2025-10-31 23:26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主题为“聚势生物新突破 智汇健康创未来” [1] - 大会汇聚16位两院院士、1000余位专家学者及50余家知名医药企业代表 [1] - 会期三天,设置1场开幕式、14场“分会+科技成果路演+研讨会”及2场闭门会 [3] 院士主题报告与前沿趋势 -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作“创新药物研发十年战略规划与生物药新时代”主题报告,解读未来十年新药研发战略规划 [3]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分析国内外化学药发展态势,提出强化原始创新、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介绍天然药物成分挖掘等关键技术突破,并详细讲述覆盖中药全产业链的大语言模型“本草智库” [4] - 14场专业分会议题涵盖AI赋能药物研发、基因与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产业最前沿领域 [4] 权威报告发布与园区竞争力 - 大会现场正式发布《2025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等4项权威行业报告 [5] - “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揭晓,成都高新区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一方阵 [3][5] - 成都高新区在技术竞争力、合作竞争力等单项指标上表现突出 [5] 产业平台建设与生态构建 - “全球新药发现中心”正式揭牌,将依托22个全球领先的高能级药物发现数据库和区内超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资源 [6] - 该中心旨在构建集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BD交易撮合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6] - 成都高新区通过“立园满园”“建圈强链”等行动,聚焦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与“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6] - 园区持续拓展“梧桐计划”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依托天府国际生物城等构建“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载体,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6]
重磅|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终版日程发布
犀牛财经· 2025-10-13 15:00
大会概况 - 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于10月26-27日在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十年征程,创新永续”,汇集医药创新与投资领域的顶尖智慧 [1] 核心议程与议题 - 开幕式包含领导致辞、主旨报告及专题讨论环节 [4][5] - 主旨报告涵盖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战略思考、病原体与大健康、中国医药创新的十年发展及展望等议题 [5] - 专题讨论聚焦技术创新与出海、投融资趋势方向等关键行业议题 [5][6] - 大会设置市场论坛、并购论坛、国际化论坛等多个平行分会场及路演专场 [3] 前沿技术与创新领域 - 大会聚焦AI赋能医药研发、基因与细胞治疗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 [7] - 讨论覆盖从核药、PROTAC技术的全链条创新赛道 [7] - 纳入罕见病与儿童药、国际项目等多元化主题 [7] 参会嘉宾与平台价值 - 参会嘉宾包括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学界泰斗、产业领袖与投资精英 [8] - 大会为参会各方提供合作互利平台,搭建一对一企业商务洽谈邀约系统以促进深度合作 [9] - 历届参会企业中已有逾60家成功上市,平台价值持续释放 [10] 特色活动与区域合作 - 大会首次落地南京,特设参观考察活动,聚焦南京生物医药谷及区内领军企业与机构 [10] - 活动旨在提供深度接触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核心资源的机会,捕捉前沿投资与合作机遇 [10]
南京生物医药谷50余项产品技术国内外首创
南京日报· 2025-10-09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 南京生物医药谷以创新为引擎,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1] - 园区通过聚焦前沿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培育和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并取得多项突破 [2][3][4][5][6][7] 产业布局与创新成果 - 园区形成以基因细胞产业为引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制造业集群,检验检测、CXO、医药流通服务为特色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1] - 园区企业创新成果丰硕,50余项产品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1] - 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基因与细胞治疗、器官芯片等前沿赛道加速布局 [2][3] 企业研发与产品上市 - 园区企业两款1类新药在半个月内接连上市:先声药业恩泽舒(我国首个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适应症靶向药)和征祥医药济可舒(成人单纯性流感治疗药)[3] - 园区企业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成功登陆港交所,园区自主培育上市企业7家,获批上市6个1类新药,在研1类新药200余个 [4][5] 技术创新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重点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引进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打造"脑观象台",支持先声药业建设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2] - 揭牌成立"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计划用5年时间突破一批前沿科技成果 [2]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落地,推出总规模84亿元的基金支持计划,已对接全国高校79家,遴选医药成果1467项,成功落地转化项目50余个 [6] 园区服务与生态建设 - 园区集聚企业超1300家,形成梯度有序的培育体系 [5] - 构建"首问负责、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658家次,诉求办结率100% [7] - 按照"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目标全要素保障重大项目,成功引进先声药业乐德奇拜单抗注射液产业化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 [7] - 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包容创新生态 [7]
第七届药学前沿学术论坛在宁举行
新华日报· 2025-09-21 03:11
行业前沿技术发展 - 第七届药学前沿学术论坛聚焦基因与细胞治疗、高端制剂与递送技术、AI+新药研发等前沿赛道 [1] - 论坛探讨从源头创新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协同发展路径 [1] - 人工智能可加速新药研发和研究整个流程 例如利物浦大学AI化学家每天工作21.5小时 [1] 行业战略方向 - 大力发展原创新药是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强国的关键 [1] - 自动化分子制造、自动化生物实验室和虚拟临床实验室将实现药物分子高效精准合成与连续制造 [1] - 未来将探索更广义的新药设计 [1]
近岸蛋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生物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 [6] - 截至报告期末,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3,566种,重组抗体166种,酶及试剂853种 [6][8][9] - 产品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包括多次跨膜蛋白、细胞因子、诊断抗原等 [6][8] - 酶及试剂分为mRNA原料酶及试剂、分子诊断酶及试剂、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和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 [9] - 提供CRO服务,包括定制化技术服务(如重组蛋白/抗体表达纯化、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技术包转让(如抗体分子序列专利转让) [9][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094,559.14元,同比增长20.8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23,570.82元,同比亏损扩大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83,452.43元,同比下降160.45%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21%,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82,060,484.66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3% [4] 行业环境与政策 - 行业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受《"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 [6][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7] -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432.8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21.1% [2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28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01% [23] - 进口替代趋势延续,国产重组蛋白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优势提升竞争力 [23] 技术平台与研发 - 拥有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包括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等 [6][8] - 开发NovoiSMART技术,解决多次跨膜蛋白抗体开发难题 [9] - mRNA原料酶产品获FDA DMF备案,支持多家客户项目获批EUA或IND [9] - 新增多款GMP级产品,如新一代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双封闭Taq酶抗体等 [9][10] - 研发投入聚焦新兴业务领域,如基因编辑、RNA应用、合成生物学等 [6] 市场策略与经营模式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客户包括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疫苗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等 [12][17] - 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ISO13485等质量管理体系 [15]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支持一带一路市场的HALAL认证等资质 [9] - 与下游客户协作,共同推进抗体药物研发供应链生态 [6] - 在行业调整期强化合成生物学研究,开拓胶原蛋白、GLP-1类似物开发等新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