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赋能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创新药商业化全球路径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举行
中证网· 2025-08-23 13:57
大会概况 -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在深圳南山举行 由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与博济医药共同主办 深圳博瑞和科兴制药联合承办 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与国际化发展[1] - 大会采用线下主会场加线上云直播双模式 吸引行业近3500人参与 其中近200位医药行业专家 企业代表及投资人线下参会 超3300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会[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AI等技术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加快 商业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1] -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成为常态 2024年License-out交易金额突破4000亿元 首付款近360亿元 预计2030年将超700亿元[2] - ADC 双抗 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亮点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工程性制造迈向原始创新[2]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9万亿美元 肿瘤 自免 代谢等领域仍是增长主力[2] 企业竞争力与战略 - 中国药企在研发管线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 热门靶点占比超60% 具备出海实力[2] - 科兴制药作为平台型企业 已与39家国内药企合作 覆盖包括欧盟在内的70多个国家[2] - 科兴制药积极推进药械出海双百行动 为深圳乃至全国药企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2] 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丙类医保目录落地需要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 加强医疗真实世界数据共享 推进医保加商保一站式结算机制[3] - 丙类目录从纸上谈兵走向用药口袋是关键 让创新药真正惠及中国患者[3] 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从本土创新走向全球价值的关键阶段[3] -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 资本助力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合作 在全球医药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3] - 大会为产业提供前沿洞察和实用策略 为企业与资本 国内与国际合作搭建高效平台[3]
19.7亿美元大单!恒瑞医药出海大消息,高纯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再获资金净申购超2400万元!还有哪些创新药企出海加速?
界面新闻· 2025-03-26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资金流入活跃,创新药企出海热度走高,2025年港股创新药是投资主线且港股相对A股有比较优势 [1][3][4]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表现 - 今日港股小幅反弹,恒指涨0.21%,该ETF震荡上行涨0.35%,成交额超1.24亿元 [1] - 盘中再获净申购2100万份,净流入金额超2400万元,已连续8日“吸金” [1] - 近60日“吸金”超8亿元,融资余额持续高位,最新份额14.23亿份创上市新高,1个月实现规模翻倍 [3] 成分股表现 - 近半飘红,三生制药绩后涨超10%,2024年度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4.9%;康方生物、晶态控股涨超4%,药明合联涨超3%,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 [2] - 云顶新耀绩后跌超10%,年度亏损同比扩大,营收同比增长461%,首次实现年度商业化层面盈利;联邦制药跌超4%,药明生物跌超1% [2] 创新药企出海情况 - 3月25日,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就HRS - 5346项目达成协议,获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 [2] - 3月24日,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就UBT251达成协议,首付款2亿美元,最高1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2020 - 2024年我国创新药License - out交易至少262项,合计交易总金额超1500亿美元;2025年截至3月17日,至少19项,累计交易总金额超126.1亿美元,6个单笔达10亿美元及以上 [3] - 2025年多家药企出海合作,如先为达生物、映恩生物、信达生物等 [4] 港股通创新药驱动逻辑 - AI赋能使研发周期缩短、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4] - 全球医药产业投融资活动回暖,利于创新药企融资现金流改善 [4] - 静待财政发力,创新药企业存在毛利率修复空间,“丙类目录”发布在即,财政或发力“社保注资”,催化板块估值和情绪修复 [4] 港股相对A股比较优势 - 具有更高的“研发费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 [5] - 对美债利率更敏感 [5] - 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优势 [5]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 -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68%,龙头属性突出 [5] - 截至3月25日,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37%,更低估 [6] -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T+0交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