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纪检监察监督

搜索文档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黑龙江以有力监督赋能基层治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2 08:53
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制发《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工作措施》,明确75项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全面落实改革任务 [4] - 建立包联督导机制,班子成员对13个市(地)开展"点对点"传导压力、"面对面"督促指导,推动市县党委狠抓任务落实 [4] - 科学设置县级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整合职能相近的综合部门,将人员力量向监督执纪执法倾斜 [5] 监督力量整合 - 全省125个县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人员力量由县级纪委监委机关统一调度,统筹用于案件查办、联合监督等工作 [5] - 建立467个乡镇(街道)协作区,整合纪检监察室、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力量协作开展监督检查 [6] - 全覆盖开展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分工情况清查,全面规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分工,全部配齐村(居)党组织纪检委员 [6] 案件查办机制 - 采取重点督办、领导包案、指定管辖等方式提高线索处置和办案质效 [9] - 制作《乡镇纪检监察业务指引》,推广"乡案县审"模式,严格审核乡镇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 [9] - 富裕县纪委监委组成"乡案审理组",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建立"一案三审"机制,对乡镇案件逐一审核把关 [10] 民生领域监督 - 哈尔滨市道里区在49个集体经济组织推广"智慧印章"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用印全程留痕,已审核2万余次 [11] - 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对资源流失、超低价发包、承包费未征收到位等问题严肃查处 [12] - 建立65个基层监测点,选聘50名基层监督员,动态监测减负要求落实情况 [12]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片区协作提升监督质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6 08:30
纪检监察机构优化 - 重庆市南岸区纪委监委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优化工作机制、确保常态长效三方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1] - 采取"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派出监察室+镇街纪工委/企事业单位纪检组织"模式划定片区 实现"打包入片"监督 [1] - 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联系领导 纪检监察室作为牵头联系室 形成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 [1] 片区协作机制创新 - 建立"室组地"三方协同机制:"室"确定监督重点 "组地"查纠问题 形成监督闭环 [2] - 采用"室谋划+室组/组地协同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 2023年开展监督检查289次 查办案件57起 [2] - 对复杂案件实施"片区+片区"联合办案机制 强化案件查办合力 [2] 长效制度建设 - 建立片区联席工作调度、问题线索处置协作等制度 规范协同监督流程 [3] - 配套交叉监督检查、案件质量评查办法 推动基层纪检组织融入片区协作 [3] - 组建联合办案人才库 采用"老带新"模式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3]
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9 08:07
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提升 - 采用"清单式"监督明确重点 通过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责任清单 实现权力事项流程化和图表化 推动权力规范运行[1] - 实施"点穴式"监督靶向发力 通过一线检查发现问题 聚焦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 开展专项治理和警示教育 推动问题整改落实[2] - 推行"提级式"监督破解梗阻 选取重点村开展提级监督试点 建立监督对象信息库和台账 实现直查直办和快查快结[3] - 构建"协作式"监督机制 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镇街纪委+村级纪检委员"联动模式 推进"室组地"联动监督 强化纪巡联动和信息共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