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差点价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塑化产业期待月均价期货赋能
期货日报网· 2025-10-24 00:04
传统定价模式的短板 - 第三方现货指数因样本覆盖范围窄、计算方式不透明导致抗操纵能力较弱,价格发布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实时供需关系,使企业套期保值效果大打折扣 [2] - 第三方现货指数适配性不足,例如金能化学在参考越南港口到岸价时,发现指数价格与当地真实报价存在偏差,无法与期货套保方案匹配,最终造成公司亏损 [2] - “一口价”模式因刚性锁价缺乏灵活性,造成购销双方“一方盈利则另一方亏损”的对立关系,话语权较弱方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模式僵化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如金能化学曾因此流失订单 [3] 基差点价模式的风险 - 基差点价模式虽能改善买卖双方对立关系并提升交易效率,但点价方仍需承担择时风险,对决策研判与风险应对能力要求较高 [3] - 若点价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偏差较大,企业可能在生产成本控制和订单利润获取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3] - 在PVC价格持续下跌中,下游塑料加工企业陷入越买越跌的“死循环”,囤积大量高价库存,导致其加工利润远低于采用“随采随用”策略的同行 [3] 产业链各环节面临的压力 - 上游生产企业需维持连续生产,但面临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周期错配的风险,如金能科技的丙烷采购与聚丙烯销售存在周期错配,面临成本与价格反向波动的双重风险 [4] - 中游贸易商处境艰难,上游要求固定价结算,下游倾向点价模式,导致贸易商需独自承担基差风险,一旦基差大幅走扩,套保方案便会失效,业务损失不可避免 [4] - 下游加工厂在点价期内常因“点价焦虑”错失最佳时机,海外长单存在30天海运周期,因缺乏有效风险管理工具无法对冲价格风险,只能被迫减少海外订单 [4] 月均价模式的优势与应用 - 月均价模式以全月平均价结算,可规避单日波动,更贴合企业连续生产、按月购销的节奏,便于精准管理利润与套保,减少投机操作,保障产销计划平稳 [7] - 该模式定价大幅降低因短期价格突变造成的企业利润波动,是一种更保守且安全性更高的模式,同时操作更便捷、参与门槛更低,帮助企业更直接地管理风险 [7] - 月均价模式适配性广泛,跨国企业可借此降低区域价差与汇率风险,贸易商能对冲库存贬值风险,一体化企业能实现成本与收益联动管理,稳定利润 [8] 月均价模式的市场基础与期货工具需求 - 国内化工品贸易中有20%~30%的长期合约采用月均价模式,该模式在东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应用更加成熟 [8] - 传统期货套保与“月均价现货”存在错配,用单点期货价格对冲全月均价会使套保效果打折扣,行业对配套月均价期货工具需求迫切 [8] - 月均价期货品种的推出将推动行业形成“点价”与“均价”并行的多元化定价策略,助力企业实现更精细化风险管理,提升产业链韧性 [9]
贸易商:氯碱产业的“期货布道者”
期货日报网· 2025-07-08 09:06
行业现状 - 国内烧碱总产能接近5000万吨/年,较2015年增长30%,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 [2] - 下游传统支柱领域如化纤等行业需求增长放缓甚至局部萎缩,产能扩张与需求放缓形成冲突 [2] - 行业利润率持续收窄,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加剧,例如2022年华东32液碱价格创1600元/吨新高,2023年降至不足700元/吨 [2] 期货工具的作用 - 烧碱期货上市为行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管理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冲击 [1][3] - 期货工具从可选品变为必需品,尤其在微利时代成为稳定生产经营利润的关键 [3] - 基差点价模式提升定价效率,减少买卖双方价格分歧,促进成交 [7] 贸易商转型案例 - 东泊集团将期货工具嵌入业务链条,通过基差点价模式实现"高买低卖"也有利润空间,内销贸易量增长20%~30%,出口量增长30% [4][5] - 塑道控股利用期货工具向上下游延伸服务,帮助实体企业锁定成本和利润,烧碱基差贸易量占比从2024年的10%~20%提升至2025年的30% [5][6] - 东泊集团2024年通过点价模式采购及销售液碱累计超过5万吨 [7] 产业生态升级 - 贸易商从传统博弈者转变为风险管理服务商,推动产业协作模式升级 [8] - 东泊集团和塑道控股通过培训与研讨会提升上下游对期货工具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8] - 期货工具成为产业新生态的基石,指引行业穿越周期、提升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