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
搜索文档
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平稳上市
期货日报网· 2025-10-30 03:56
上市首日概况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于10月2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首日运行平稳 [1] - 三个品种首日合计成交8254手,成交金额2.3亿元,持仓2468手,法人客户持仓占比高达89.7% [1] - 近月合约L2602F、V2602F、PP2602F收盘价较挂牌基准价分别小幅上涨0.04%、0.86%、0.10% [1] 产品设计与特点 - 月均价期货以对应实物交割期货合约结算价的月算术平均值作为交割结算价,采用现金交割机制 [1][3] - 产品采用分阶段计算每日结算价的模式,旨在保障价格公允性并从源头防范操纵风险 [1] - 该创新产品与传统的实物交割期货既高度相关又各具特点 [3] 产业企业参与情况 -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年产能60万吨的聚丙烯生产企业,通过PP2602F合约锁定销售价格 [2] - 上海中泰多经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上市首日开盘后即通过V2602F合约为长期订单进行卖出套保 [3] - 浙江明日控股有限公司在上市首日完成了多笔交易 [3] 对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 月均价期货匹配企业“月度销售+均价结算”的经营模式,有助于熨平单日价格波动对经营计划的干扰 [2] - 产品为产业上下游增加了新的套保工具,有利于聚氯乙烯等产业更加稳健运行 [3] - 在月度均价已成为国际现货贸易常用定价依据的背景下,产品为企业出口报价提供了更多价格参考,助力“中国价格”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2][3] 未来发展 - 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已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4] - 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持续优化规则,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便利产业客户参与,以增强中国化工品价格影响力 [4]
我国首批月均价期货平稳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0:29
据悉,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京博石化")、上海中泰多经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下 称"中泰多经")、浙江明日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明日控股")等多家塑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参与了月均价 期货上市首日交易。 京博石化作为聚丙烯年产能60万吨的大型石化企业,在2024年便率先探索使用期货合约的月均结算 价开展现货贸易,此次首日即通过PP2602F合约锁定销售价格。京博石化副总经理刘勇表示,月均价期 货匹配企业"月度销售+均价结算"的经营模式,有助于熨平单日价格波动对经营计划的干扰。此外,在 月度均价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现货贸易常用定价依据之一的背景下,月均价期货的上市使公司在出口报价 时有了更多的价格参考,可以助力"中国价格"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10月28日晚,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月均价期货在大 商所正式挂牌交易,首日运行平稳,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行业风险管理工具得到进一步丰富。 作为我国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上市首日均挂牌2602、2603、2604三个月份 的合约,挂牌基准价根据对应实物交割期货合约10月28日的结算价确定。截至10 ...
塑化产业期待月均价期货赋能
期货日报网· 2025-10-24 00:04
近年来,塑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从上游石化工厂的成本传导压力,到中游贸易商的"两头承压",再到 下游加工厂的"点价焦虑",塑化产业对适配经营周期、精准对冲风险的定价与风控工具的需求愈发迫 切。 传统定价模式存在短板 "金能化学在采用固定价格销售时,便曾遇到过因下游客户选择定价更灵活的贸易商而流失订单的情 况。"伊国勇叹息道。 除了上述传统的贸易模式外,基差点价模式虽能改善买卖双方的对立关系,提升交易效率,再配以套保 操作,无论是灵活性还是安全性,基差点价模式都有了明显进步。但这一模式下,点价方还是需要承担 择时风险。 对此,宋仕威表示,基差点价模式对点价方的决策研判与风险应对能力要求较高。若决策人的点价水平 与市场平均水平偏差较大,企业可能会在生产成本控制、订单利润获取上落后竞争对手。 据了解,在今年PVC价格持续下跌中,不少下游塑料加工企业陷入越买越跌、越跌越买的"死循环",囤 积了大量高价库存。这导致其加工利润远低于采用"随采随用"策略的同行。 针对上述现象,多家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原料价格能在一定周期内保持稳定,以便 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升级与技术改进中。 京博石化副总经理刘勇表示,下游加 ...
期货工具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7-24 00:24
塑化产业现状与机遇 - 塑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正迎来变革机遇与挑战,期货工具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安徽塑化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集群效应与发展动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力军[2] - 安庆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但企业面临成本波动和需求震荡的双重压力[2] 产业链变革与挑战 - 塑化产业链上游原料端呈现多元化格局,乙烯、丙烯生产技术路线从传统"原油—石脑油"拓展至"煤炭—甲醇"和"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多条工艺路线[3]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家电、房地产、纺织、新能源等行业,85%的新能源汽车塑料、锂电隔膜、太阳能背板膜等新兴需求重塑产业格局[3] - 行业面临房地产周期下行、纺织建筑化工产业库存高企、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3] 期货工具的应用与成效 - 大商所化工品期现货价格相关性保持在0.9以上,套保效率超过92%,90%以上的PVC、乙二醇、苯乙烯现货贸易直接使用或参考期货定价[4] - 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三个过程"方法论:认知风险、选择工具、管理风险,帮助企业在波动中把握主动[4] - 上游PVC生产商通过基差方案锁定未来生产利润,江苏某工厂采用"均基差+后点价"模式优化采购成本,实现上下游共赢[4] 市场参与与培训效果 - 活动吸引安徽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参加,培训效果获一致好评[5]
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期货交易所深入产业聚集地举办期货风险管理培训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15:1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安庆市人民政府、大连商品交易所、安徽证监局联合主办,主题为"聚焦期现融合创新 助力塑业转型升级",旨在服务实体经济并推动塑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 - 这是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地方政府和期货交易所深入特色产业聚集地,针对塑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期货期权运用需求开展培训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 [1] 地方政府与交易所表态 - 安庆市委常委吕栋指出,当地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面临成本波动和需求震荡双重压力,亟需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3] -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塑化产业是安徽省重要基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且塑化板块已成为大商所运行最稳定的品种板块之一 [3] - 双方希望通过培训促进期现货市场融合,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3] 培训内容与后续计划 - 渤海期货研究所、嘉悦物产集团及大商所专家分别就塑化产业链现状、套期保值案例及期现结合业务进行分享 [5] - 座谈会上,政府、交易所、监管机构与10余家涉塑化企业及期货机构代表探讨了风险管理需求、工具应用难点及政策建议 [5] - 安徽证监局未来将联合期货交易所持续推进"一期一品"品牌活动,强化期货市场功能以服务实体产业布局 [5]
AI赋能 期货衍生品市场加速构建数智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5-28 01:57
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 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变革"和"重构"应对不确定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第八届西湖大会分论坛聚焦衍生品市场数智生态,探讨创新思路以服务实体经济 [1] 大宗商品市场变局 - 2025年大宗商品波动率可能从低转高,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剧变是主因 [2] - 逆全球化、政治格局剧变和科技竞争成为大宗商品行情大变局的三大特征 [2] - 2025年特朗普政策引发全球投资者疑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3] - 2026年可能是大宗商品底部周期,疲弱行情可能因美国经济刺激政策改变 [3] 实体企业痛点与期货工具应用 - 塑化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压力,关注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黑色系产品单边下行行情对实业伤害大,实体企业贸易环节面临挑战 [4][5] - 亨通集团通过算法建立交易决策模型,解决期货交易决策难题 [5] -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尝试利用AI技术分析塑化产业链数据,预判风险和机会 [5][6] 期货市场创新与新能源领域 - 期货市场通过工业硅、碳酸锂等品种为光伏、锂电池企业锁定成本 [6] - 南华期货为新能源产业链客户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服务方案 [6] AI重塑衍生品行业 - AI大模型提升金融行业智能化上限,非AI企业也开始应用AI技术 [7] - 恒生电子通过AI赋能研发和客服,为金融机构提供AI解决方案 [7][8] - 晨实科技与南华期货合作开发系统,提升风险管理和效率 [8][9] - 博汇纸业通过数智化模型降低定价和结算成本1%,引领市场价格 [9] 数智化与行业升级 - AI大模型推动衍生品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10] - 东方财富通过金融数据训练提供交易和风控服务,建立AI风控体系 [10] - DeepSeek开源降低算力需求并提升能力,推动金融数智化普惠 [10][11] - 未来大模型将延伸新生态,改变金融机构IT系统和架构 [11]
产融协同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4-28 09:16
期货市场服务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大商所已上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12个能化期货和期权品种 覆盖塑化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2024年大商所能化期货市场运行稳定 成交规模与期现联动表现良好 [1] - 大商所正推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合约上市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1] 塑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 塑化产业面临国际油价波动频繁、供需矛盾加剧、成本波动、供需错配、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 [1][2] - 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愈发迫切 需通过期货工具对冲汇率波动及原料成本风险 [2] - 聚烯烃行业供给加速 企业需利用期货市场"动态平衡供需" 通过套保与基差点价优化库存 [2] 企业实践与创新应用 - 厦门国贸化工以金融衍生品为纽带 聚焦产业发展 共筑产业韧性 [2] - 企业探索"期货+期权+基差"组合风险管理策略 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厦门象屿、厦门国贸等企业成为大商所产融基地和能化产品交割库 为区域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树立标杆 [3] 行业培训与市场培育 - 培训活动聚焦关税政策、塑化行业发展现状、期货工具应用与风险管理等热点问题 [2] - 大商所持续开展"DCE·产业行"、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等品牌活动 加强产业培育 [3] - 厦门作为塑化产业核心集聚区 通过期现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升级 保障区域经济稳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