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一线调查:冲刺封关运作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46
制度体系建设 - 海南自贸港“4321”制度体系初步建成,涵盖四类要素便利流动、三大领域加快开放、税收优惠加大及法治保障完善 [2] - 5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累计突破千亿元,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 [2] - 全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效应凸显,内销货值增长3倍,可免签入境国家扩大至85个 [2] 重点园区与产业集群 - 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贡献了全省30%的投资、50%的税收、70%的进出口和90%的外资利用 [4] - 海口国家高新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514.7亿元,营业总收入751.3亿元,2025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4%,税收预计增32.86% [4] - 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完成214.1亿元,占海口医药产值82.9%、海南医药产值79.9% [4]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已注册企业155家,签约落地企业31家,包括世界500强背景1家、外资企业3家及高新技术企业5家 [5] - 生物医药企业享受进口原辅料及设备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企业所得税减按15%等政策 [5] - 支持“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引进并在海南生产的国际药品、医疗器械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 [5] 数字经济与种业创新 - 海南生态软件园年营收从十亿元水平增长至超过2000亿元,累计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包括腾讯、百度等头部企业 [6] - 崖州湾科技城引进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百余家生态圈企业,推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如“金丝优98香”亩产达327.2公斤 [7] - 科技城吸引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累计引进1300余名高层次人才,2024年南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亿元 [8] 金融便利化措施 -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完成跨境资金结算超1700亿元,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 [11] - EF账户实现跨境结算线上“无感一站式”办理,业务处理时间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2-3小时 [1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为企业减免关税,例如澳斯卡粮油累计享受关税减免约3亿元 [16] 政策实效与产业拓展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已覆盖122家企业,内销货值约100.3亿元,免税约8.4亿元,行业从粮油拓展至医药、珠宝、石化等 [17] - 儋州洋浦片区内销货值达95.27亿元,免关税额7.37亿元,占全省免关税总额的八成以上 [17] - 澳斯卡粮油年产值从落户后攀升至2024年的59.5亿元,并成功出口印度实现国际市场突破 [15][1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 吸引全球资本与产业链集聚
证券时报· 2025-07-24 02:47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封关后海南全岛将成为"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制度 [2] - 海关监管将实行较低干预度的精准监管,海关监管将撤到二线,这是监管层面的重要变革 [2] 税收政策与商品范围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4] - 预计封关后税目清单还会进一步扩大,但需要结合政策落地和后续压力测试结果 [4] - 离岛免税和"零关税"政策叠加将对海南消费业态带来显著增量,但高端奢侈品仍适用离岛免税政策 [4] 产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海南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为67% [3] - 海南适合发展深海科技、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不适合发展产业链特别长的产业 [3] - 在深海科技领域,海南最有优势的是深海探测,适合发展组装和测试环节 [3] - 在卫星发射方面,海南文昌更适合发射重载火箭,因其靠近赤道可节省发射燃料 [3] 资本与要素流动 - 资本跨境流动主要依托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 [3] - 人才流动依靠免签政策,数据跨境流动采取管理清单管理模式 [3] - 海南拥有良好的电商环境,国内外创业者可在海南展业经营 [3] 服务业发展预期 - 期待海南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如技术研发、高端医疗、现代金融、专业中介服务等 [5] - 需要健全高端服务业准入和监管制度,构建门类丰富、功能健全的专业服务体系 [5] - 海南有望成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高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