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域作战
icon
搜索文档
SpaceX“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北京商报· 2025-06-10 00:36
卫星坠落趋势 - 2020至2024年间有583颗"星链"卫星坠落地球 [1] - 2021年坠落78颗 2024年增至316颗 [1] - 坠落频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1] 卫星发射与运营 - 计划由4.2万颗卫星组成 已发射2091颗(占总计划5%) [3] - 卫星使用寿命5-7年 需每年发射6000颗维持规模 [3] - 当前发射频率为每两周1次 年发射千余颗 [3] - 单颗卫星成本100万美元 近期地磁暴造成4000-5000万美元损失 [2] 商业运营模式 - 用户月费99美元 终端接收器售价499美元(成本2500美元) [3] - 目标用户为偏远地区/远洋/航空器用户(占全球人口3%) [3] - 传输速率超100Mbps 精度1米以内 信号强度为GPS10倍 [4] 军事应用潜力 - 可替代GPS成为美军下一代导航系统 [4] - 延迟仅25毫秒(美军现用卫星延迟250毫秒) [4] - 可搭载军用载荷执行侦察/反导/高超音速武器拦截任务 [4] - 配备氪离子推进器 具备机动变轨能力 [5] 太空安全隐患 - 2021年引发天宫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 [2] - 曾险些与One Web卫星发生碰撞 [2] - 天文学家批评其增加太空碎片风险 [2] - 公司称卫星设计为大气层自动销毁 不产生轨道碎片 [2]
美陆军轻型坦克项目下马
人民网· 2025-05-27 09:20
美国陆军M10"布克"轻型坦克项目下马分析 项目背景与战略定位 - 美国陆军启动"机动火力防护"项目,计划2035年前生产504辆轻型坦克,装备12个独立轻型坦克营,以增强步兵旅的地面伴随支援火力[1] - M10"布克"轻型坦克于2023年6月亮相,2024年6月首批24辆交付第82空降师进行作战测试[1] - 设计初衷是在多域作战条件下执行联合作战进入行动,强调战略投送能力,初始设计要求战斗全重不超过35吨[2] 技术缺陷与性能问题 - 战斗全重从设计要求的35吨增至42吨,导致一架C-17运输机只能运载1辆,空运效率与70多吨的M1主战坦克相当[2] - 原型车功率不足,换装更大功率发动机后最大行程从480千米缩短至305千米[2] - 主炮为M35型105毫米线膛炮,2000米距离穿甲厚度仅450-500毫米,难以穿透现役主战坦克正面装甲[3] - 车体防护仅能抵御14.5毫米穿甲弹在500米距离的直射,未配备主动防护系统,难以应对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3] 战略环境变化与项目终止 - 俄乌冲突中无人装备和先进反装甲武器的表现改变了地面作战形态,反无人机打击和主动防护能力成为关键需求[4] - "布克"轻型坦克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方面难以适应现代战场需求,面临"入伍即落伍"的困境[4] - 项目下马被视为美国陆军战略调整的"止损"行为[4] 项目失败原因总结 - 重量失控导致部署困境,42吨战斗全重违背轻型坦克设计原则[2][3] - 火力、机动、防护性能平衡失调,主炮穿甲能力弱,防护水平不足[3] - 战略环境剧变导致需求错位,无法应对现代战场反装甲和无人机威胁[4]
美军组建新部队,“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5:51
美国陆军组建新机动部队 -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表示美国陆军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以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需要灵活的地面部队新型导弹系统以及全新的作战思维 [1] - 美国已在亚太地区成立了两支多域特遣部队第三支机动部队正在组建中按计划美国陆军最终将组建五支多域特遣部队 [3] - 美国陆军自2017年起开始组建多域特遣部队主要针对亚太地区"多域"是指陆海空天电网等多个作战领域 [3] 多域特遣部队的组成与装备 - 一支多域特遣部队下辖远程火力营间接火力防护营(防空营)支援营多域效能营等 [3] - 多域特遣部队配备的主要打击武器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堤丰"系统"暗鹰"高超声速导弹"复仇者"防空系统"毒刺"防空系统高能激光武器微波武器以及无人机和直升机等多种装备 [3] - "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制导火箭弹射程约90公里"陆军战术导弹"最大射程300公里"精确打击导弹"最大射程500公里其改进型射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 [6] - "堤丰"系统发射的"标准"-6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最大射程400—500公里"战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600公里"暗鹰"系统最大射程可达2700公里 [6] 多域特遣部队的作战构想 - 战时美国陆军可以将多域特遣部队部署至亚太地区所谓"第一岛链"相关区域使用其装备的中远程导弹打击对方的地面目标和海上目标进行非接触作战 [5] - 多域特遣部队可以形成多重火力圈具备打击亚洲大陆纵深地面目标的能力改进型导弹还可用于攻击移动目标包括对所谓"第一岛链"关键航道的封锁 [6] - 美国陆军认为未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和高端对手打一场高烈度的地面战争是不现实的所以提出组建多域特遣部队实质是为陆军拓展新职能避免美国陆军被边缘化 [8] 多域特遣部队的潜在风险 - 如果与大国作战多域特遣部队的部署区域将处于对方空中力量作战半径以内在该区域内美军没有制空权其自身装备的防空系统数量和质量有限难以应对高强度的空中打击更无法发挥其预想的作战效能 [8] - 如果未来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美国陆军的多域特遣部队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尽管美方高调宣扬其作战构想但战时会不会参战还存在很大疑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