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斯火箭炮

搜索文档
美重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爱国者”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在列
新浪财经· 2025-07-08 19:49
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政策变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防御性武器以帮助其自卫[2] - 五角大楼声明在特朗普指示下将向乌克兰提供防御性武器以确保自卫能力并促进持久和平[2] - 特朗普强调此次援助以防御性武器为主因乌克兰正遭受猛烈攻击且伤亡严重[2] 具体军事援助内容 - 援助清单包括数十枚爱国者防空导弹、250余枚海马斯火箭炮精准制导火箭弹、数千枚155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及逾100枚地狱火导弹[2] - 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未正式公布武器类型和数量但NBC援引匿名官员透露上述细节[2] - 分析显示该援乌计划不会危及美国军方自身弹药供应[2] 援助政策背景与调整 - 特朗普此前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时表示乌方需要爱国者导弹用于防御[3] - 美国媒体1日报道显示美方曾暂停运送毒刺防空导弹、爱国者系统及155毫米炮弹等关键弹药[3] - 暂停援助原因被解释为对库存过度消耗的担忧[3]
防线“迅速崩溃”?美国断供弹药 乌军先进武器恐成废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9:28
美国暂停对乌军援 - 美国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武器 包括数百枚PAC-3防空拦截弹、"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麻雀"空对空导弹、"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火箭弹和数千发155毫米炮弹 [1] - 白宫称此举"符合美国自身利益" 俄方表示欢迎 乌方认为该决定"令人痛苦" [1] - 分析指出乌军装备的大量美制武器可能会因弹药停供而失去作战能力 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F-16战斗机、"海马斯"火箭炮和155毫米榴弹炮 [1] 俄乌军事工业对比 - 2021年以来俄国防工业产能增长10倍 可在一定时间内支撑50万大军的战场消耗 [2] - 美军武器库存捉襟见肘 因同时为乌克兰、以色列提供军援 并出兵打击胡塞武装、空袭伊朗核设施 还抽调军力"重返亚太" [2] - 乌军严重依赖美国武器供应 德国军事专家推测乌军拥有的西方武器仅够维持到今年夏末 [2] 乌克兰战场形势 - 乌方加紧制造小型无人机 全年产量或超400万架 以弥补兵力、火力不足 [2] - 俄军放弃传统步坦协同战术 改为十几人的小分队在无人机掩护下实施穿插攻击 [2] - 俄军在长达1200公里的战线展开行动 自5月夏季攻势以来已控制数千平方公里土地 [2] - 乌防长承认6月29日夜间俄方发起"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目的是耗尽乌防空力量 [3] 乌克兰社会状况 - 冲突已持续超1200天 约1060万乌克兰民众(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流离失所 [4] - 56%的乌克兰民众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乌智库负责人表示"不可能靠军事手段获胜" [4]
突发!俄罗斯,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券商中国· 2025-07-04 19:18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 - 俄罗斯使用近550件空中武器袭击乌克兰,其中超过330架为攻击型无人机,创下单次袭击无人机使用量最高纪录 [2][8][12] - 空袭目标包括基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苏梅、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和基辅州等多地 [7][14] - 乌克兰防空部队击落478个空中目标,包括2枚巡航导弹和476架无人机 [13] 乌克兰基础设施受损情况 - 基辅市空袭导致23人受伤,市内出现20多处火点,浓烟弥漫 [10] - 乌克兰最大铁路运营商Ukrzaliznytsia表示铁路基础设施受损,多列客运列车改道并延误 [11] - 空袭警报持续8个多小时,俄军从库尔斯克、奥廖尔等地发射539架无人机和11枚导弹 [12]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反击 -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重要军事设施,包括莫斯科州和罗斯托夫州的军工目标 [17] - 俄关键军工设施亚速光学机械厂遭袭,该厂生产坦克、步兵战车等核心部件 [18] - 俄罗斯防空部队夜间摧毁48架乌克兰无人机,莫斯科州居民区受损导致1人受伤 [19] 俄乌前线战况 - 俄军控制哈尔科夫地区的梅洛沃耶和顿涅茨克拉齐诺镇,打击乌方军工企业及无人机存储设施 [20] - 乌军称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摧毁坦克、装甲车等装备 [21] - 俄军6月新控制约556平方公里土地,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21] 俄罗斯军事动员与产能 - 俄军年初以来新增超过21万名合同兵和1.8万名志愿兵 [21] - 俄罗斯实现所有武器类别产量倍增,计划持续扩大国防工业能力 [21]
晨枫:欧洲好像醒了,又想要装睡
观察者网· 2025-06-26 09:14
北约国防开支提升 - 北约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从GDP的2%提高到3%,部分装备类别增幅要求更高,计划5-10年完成 [7] - 欧盟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其中6500亿来自成员国增加的国防开支,1500亿来自欧盟新基金 [10] - 据《经济学人》估计,欧洲独立承担防务需国防开支达GDP的4-5% [8] 欧洲军力现状 - 欧洲北约总兵力约150万人,但非作战兵力占比较高,装备现代化程度不足 [4] - 欧洲北约国家坦克总数超5000辆,仅1000多辆为现代化主战坦克 [4][5] - 欧洲重炮中超半数为牵引式榴弹炮和华约遗留装备,现代化火箭炮仅200-300门 [5] 军工产业格局 - 2020-24年欧洲北约国家军火进口同比增105%,其中64%来自美国 [6] - 欧洲军工在地面装备领域较强,但航空、舰艇、防空系统等领域依赖美国技术 [12][13] - 欧洲军工面临碎片化问题,需大规模整合但受国家利益和民族感情阻碍 [22] 经济与财政约束 - 2023年欧元区平均财政赤字率达3.6%,主要国防开支大国如法国(5.5%)、意大利(7.2%)显著超标 [10] - 欧盟平均公共债务达GDP的81.5%,法国(112.2%)、意大利(137.0%)等大幅超过60%警戒线 [11] - 德国赤字2.6%、债务61.9%相对可控,但经济前景受能源危机和市场挤压影响 [11] 工业转型挑战 - 欧洲汽车工业对转产军工兴趣有限,斯特兰蒂斯明确拒绝政府建议 [19][22] - 军工生产周期性特点与汽车工业规模经济不匹配,年产能差异巨大 [21][22] - 莱茵金属接手大众工厂转产装甲车辆,但订单规模(1000多辆)远低于汽车产能 [19][21] 地缘政治分歧 - 波兰等国坚持依赖美国保护,拒绝参与西欧国家主导的重新武装计划 [23] - 西欧倾向保持与东欧/美国的战略缓冲,但此举可能不符合美国利益 [23] - 欧洲缺乏明确防务目标,对俄战略定位模糊影响武装计划长期性 [16][17]
美军组建新部队,“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5:51
美国陆军组建新机动部队 -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表示美国陆军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以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需要灵活的地面部队新型导弹系统以及全新的作战思维 [1] - 美国已在亚太地区成立了两支多域特遣部队第三支机动部队正在组建中按计划美国陆军最终将组建五支多域特遣部队 [3] - 美国陆军自2017年起开始组建多域特遣部队主要针对亚太地区"多域"是指陆海空天电网等多个作战领域 [3] 多域特遣部队的组成与装备 - 一支多域特遣部队下辖远程火力营间接火力防护营(防空营)支援营多域效能营等 [3] - 多域特遣部队配备的主要打击武器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堤丰"系统"暗鹰"高超声速导弹"复仇者"防空系统"毒刺"防空系统高能激光武器微波武器以及无人机和直升机等多种装备 [3] - "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制导火箭弹射程约90公里"陆军战术导弹"最大射程300公里"精确打击导弹"最大射程500公里其改进型射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 [6] - "堤丰"系统发射的"标准"-6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最大射程400—500公里"战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600公里"暗鹰"系统最大射程可达2700公里 [6] 多域特遣部队的作战构想 - 战时美国陆军可以将多域特遣部队部署至亚太地区所谓"第一岛链"相关区域使用其装备的中远程导弹打击对方的地面目标和海上目标进行非接触作战 [5] - 多域特遣部队可以形成多重火力圈具备打击亚洲大陆纵深地面目标的能力改进型导弹还可用于攻击移动目标包括对所谓"第一岛链"关键航道的封锁 [6] - 美国陆军认为未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和高端对手打一场高烈度的地面战争是不现实的所以提出组建多域特遣部队实质是为陆军拓展新职能避免美国陆军被边缘化 [8] 多域特遣部队的潜在风险 - 如果与大国作战多域特遣部队的部署区域将处于对方空中力量作战半径以内在该区域内美军没有制空权其自身装备的防空系统数量和质量有限难以应对高强度的空中打击更无法发挥其预想的作战效能 [8] - 如果未来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美国陆军的多域特遣部队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尽管美方高调宣扬其作战构想但战时会不会参战还存在很大疑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