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
搜索文档
从深海取火到低空传焰 十五运火炬背后的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15
火炬传递的科技创新 - 火炬传递过程融入多项科技元素,包括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火炬手、无人驾驶汽车转场以及低空飞行器跨域运输 [4][5] - 本次火炬传递实现三大创新:全运会史上首次使用智能机器人传火、首次使用低空飞行器传递、首次用无人驾驶汽车完成转场 [5] - 参与火炬传递的科创企业经过严格筛选,标准包括行业领先地位、技术创新性及安全保障能力 [6] 支撑科技创新的企业与产品 - 火炬传递中的科技设备均来自广东本土头部企业,如乐聚机器人提供人形机器人、广汽制造无人驾驶汽车并由小马智行提供技术支持、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执飞低空飞行器 [5][6] - 广州站火炬手中科技工作者占比约28%,超过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的20%,末棒火炬手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入选是对其在科技领域投入的肯定 [5] 广东的创新能力基础 - 广东省创新能力持续领跑全国,预计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6%左右,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6] - 广东省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7万家 [6] 深海采火技术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自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完成可燃冰采集、输送与引燃等关键操作 [1][8] - 此次深海采火是首次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绿色“源火”,彰显了广东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实力 [8] 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 广东将“向海图强”战略与科技创新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8] - 广东在深海探测、深海机器人、深海工程装备等领域形成产业链雏形,涌现出如“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基二号”、“探索6000”自主潜水器等海洋重器 [9] 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意义 - 体育盛事对科技设备的高要求能倒逼技术升级并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激发企业开发更多创新产品,促进“科技+体育”、“科技+文化”的融合 [10] - 火炬传递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科技成果,展示了科技创新如“火”与实体经济如“炬”的结合,预示未来科技产品将更深入地改变人类生活 [11]
视频丨空中分队精细化演练 守护神二十航天员安全回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3 15:22
搜救回收任务准备情况 - 空中分队已在东风着陆场进行超过20天的训练,为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做准备 [1] - 任务采用5架直升机编队,包括一架指挥机、一架通信机、一架医监医救机和两架医疗救护机 [7] - 编队以返回舱着陆点为中心,呈边长约26公里的正方形分布,由低向高进行空中布阵 [5] 训练内容与强度 - 分队采用“飞3备1”的密集训练安排,已进行七次单独训练和五次合练 [7] - 在神舟二十号返回前的最后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合练中,直升机在夜幕下接力起飞,根据落点预报快速精准降落在模拟返回舱附近 [3] - 为应对特情,首次在东风着陆场东区进行夜间训练,该区域地形复杂,有高低不平和树林,对着陆影响较大 [7][9] 人员配置与专业能力 - 担负任务的是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这是其第18次执行神舟飞船任务 [13] - 采用严选机组配置,每架飞机设置一名特级飞行员带一名一级飞行员的双机长模式,并配备双机械师和领航员 [13] - 所有机长的飞行小时数均在4000小时左右,且多次参加神舟飞船搜救回收任务,经验丰富 [13] 环境挑战与应对措施 - 东风着陆场东区地形复杂,分队针对其特点进行了夜间索降飞行方法训练 [9] - 该地区沙尘多,直升机起降会吹起大量沙尘,可能对发动机、旋翼和尾桨造成损伤 [11] - 分队专门携带孔探仪,在每次飞行后对发动机内部叶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应对沙尘挑战 [11]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种粮不灵、“种草”很行!这个小镇“水墨丹霞”出圈了
新华网· 2025-11-03 10:07
景区概况与资源禀赋 - 景区位于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是一片面积达600平方公里的彩丘地貌,被称为“水墨丹霞”[3] - 该区域地质条件特殊,地表缺少土壤层和植被,从农业角度看是“劣地”,但在地学上是记录地质地貌变迁的“天然教科书”,具有极高的原生态景观价值[3] - 经过数十年开发保护,现已建成集地质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5] 经营业绩与增长态势 - 2024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营收增长35.27%[1] - 景区2023年正式开园,当年游客接待量达75万人次,次年(2024年)增加到115万人次,增长显著[7] - 2024年5月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营业性收入从第一年的3000多万元增长至第二年的7000多万元,2024年有望继续大幅增长[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景区开发了直升机、热气球等低空游览项目,并推出大型实景演出《舞马丹霞》等创新文化体验[9] - 配套建设了12间“太空舱”住宿设施,方便游客观赏丹霞日落与繁星,景区内还设有“白日梦中心”等特色场所[9] - 文创产品、特色餐饮及各类体验项目人气爆棚,游客可获得“人在画中游”的独特体验[1][7]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景区火爆带动周边民宿及农家乐逐渐兴旺,邻近乡村的杏子、蜜桃等农特产品在景区畅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9] - 当地居民通过在景区就业获得显著收入提升,例如有村民夫妻在景区分别担任披萨烹饪师和保安,年收入达到10万元[9] - 因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景区于2024年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11]
【环球财经】空客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14% 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稳健
新华财经· 2025-10-30 07:06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78.26亿欧元,同比增长14% [2] - 2025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9.42亿欧元,同比增长38%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74.36亿欧元,同比增长7% [2] - 202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41.46亿欧元,同比增长48% [2] 各部门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民用飞机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2%,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45% [2] - 第三季度直升机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29% [2] - 第三季度防务与航天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7%,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6% [2] - 前三季度民用飞机部门营收同比增长3%,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8% [2] - 前三季度直升机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18% [2] - 前三季度防务与航天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7%达89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4.2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亏损6.61亿欧元 [2] 运营与交付情况 - 前三季度共向全球客户交付507架民用飞机和218架直升机,交付量均较去年同期提升 [2]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业绩目标不变,预计交付约820架民用飞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约为70亿欧元 [3]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民用飞机产能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全年业绩目标已计入当前实施关税水平的影响 [3] - 公司看好与泰雷兹公司、意大利的莱奥纳多公司新近达成的航天业务整合项目前景 [3] - 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前三季度交付仍然滞后 [3]
航空航天ETF(159227)涨近1%,军工三季报业绩亮眼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48
行业指数与个股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84% [1] - 成分股航天发展上涨6.09%,国科军工上涨5.30%,迈信林上涨5.02%,长城军工上涨4.36%,中航成飞上涨3.20%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69%,最新价报1.17元 [1] 公司三季度财报表现 - 航天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42.59%;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5.58亿元有所收窄 [1] - 国科军工三季度实现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26.89%,拉动前三季度营收实现正增长 [1] - 长城军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10.79% [1]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随着“十五五”规划落地,我军装备建设有望加速,军工行业景气有望持续回升 [2] - 上游电子元器件及关键原材料作为武器装备研发与生产的底层支撑,有望充分受益于需求传导的放大效应 [2] - 以无人装备、深海作战、作战信息化和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质战斗力有望加速建设,体系化作战能力有望形成 [2] 相关投资产品分析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 [2] - 该ETF聚焦军工细分空天力量,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导弹、卫星、雷达等全产业链龙头 [2]
中航科工早盘涨超7% 紫火未来飞行器概念机亮相直博会 公司业务贯穿航空产业链
智通财经· 2025-10-24 10:10
股价表现 - 中航科工(02357)早盘涨幅超过7%,截至发稿时上涨5.67%,报收4.29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1.51亿港元 [1] 行业与公司动态 -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开幕,主题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博览会聚焦直升机全产业链与低空产业发展 [1] - 中航科工与中直股份首次携科幻IP“紫火”未来概念机参展,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旨在赋能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中航科工是香港资本市场唯一的航空高科技军民通用产品及服务旗舰公司 [1] - 公司控股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和中航光电 [1] - 主要业务涵盖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与航空零部件、航空工程服务等 [1] - 公司正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并加快高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
中东土豪预定 600 台,中国低空经济融资同样起飞——单季度破百亿了
36氪· 2025-10-23 20:38
行业定义与市场动态 - 低空经济是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科研教育等行业,产品包括eVTOL、无人机、直升机等,上游涉及卫星通信系统、低空雷达等[3] - 小鹏汇天生产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累计收到全球订单超7000台,并在中东市场获得600台订单[1]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地方政府政策、投资界和创业者中成为热门概念[3] 融资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5年第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总额估算达100.81亿元,是季度融资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77%[7] - 2025年第一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额为3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52亿元同比增长60.28%[7]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低空经济实现212笔融资,较去年同期111笔增长91%,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有96笔融资交易,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同比增长188%[7] 投资阶段与资本结构 - 低空经济融资在早期、中期、后期等各个投资阶段体量差距不显著,总体上以中期投资活跃为特征[9] - 2025年前三季度,国资参与的低空经济企业融资交易数达151笔,在整体交易中占比40.3%,相比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9] - 在获得5家以上合投的融资交易中,国资背景机构参与占比达100%[11] 主要投资机构与地域分布 - 合肥产投以7次投资位列2025年前三季度最活跃投资方榜首,投资了安徽云枢智航、合肥星火空间等本地企业[13] - 国资直投机构如紫金科创、合肥创新投资、顺禧基金等活跃于低空经济领域,投资区域有明显倾向,侧重于支持本地产业[13] - 除“合肥系”机构外,深创投、穗开投资、珠海科创投等珠三角城市及北京、南京、成都的国资也对低空经济保持密切关注,市场GP基金如梅花创投、光速光合等也保持较高参与度[13]
2025亚洲通航展11月底在珠海举行 预计超300家企业携众多新机“首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将于11月27日至30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 [1] - 展会主题为“通航新纪元,探索低空无限可能” [1] - 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模较首届实现翻倍增长 [1] 参展规模与国际化水平 - 吸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0家企业参展 [1] - 国际展商参展比例达25% [1] - 室内外动静态飞机超150架,众多展品为“首展首秀” [1] 展览内容与展区设置 - 规划设置旋翼机展区、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专区、固定翼展区、航空动力展区、配套展区五大主题展区 [1] - 以“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互促发展”为切入点 [1] 同期活动与表演 - 为期4天的展会将举办超50场专业的研讨会、论坛、圆桌会议,包括《亚洲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未来城市空中交通论坛》等 [2] - 包含两大高规格国家级赛事,以及航模无人机系列比赛和VR互动体验飞行项目 [2] - 航空表演方面邀请南非特技飞行表演队和红星飞行表演队进行四机编队表演 [2] - 万丰飞机工业、航空工业通飞、零重力飞机工业将进行动态性能展示 [2]
从直升机博览会看低空经济新业态
新华社· 2025-10-19 15:52
行业宏观前景 - 低空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赛道,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3] -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3] -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3] 行业生态与展会动态 -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至19日举办,集中展示了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1] - 本届直博会以“开放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会场增设5000平方米低空经济馆,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科技进步与合作[3] - 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馆标志着低空经济从单一装备展示迈向系统化生态呈现的新阶段,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整机、复合材料、电机、螺旋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供应商[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展会展示了造型酷炫的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观光用的“敞篷”小型直升机[1] - 一架可坐7人的大型eVTOL以纯电为动力,最大起飞重量达3180千克,最大航程可达300千米,为医疗救援市场需求设计,还可同步实现城市空中交通、货物运输等应用[5] - 无人机企业蜂巢航宇的智能无人机场产品可以续航两小时,能根据设计好的路线自动巡检,并通过AI识别技术实现车辆违法行为监测、森林火情识别、海上钻井平台漏油监测等多场景应用[3] 市场应用与发展格局 - 低空经济融合了无人机、eVTOL、人工智能、5G/6G通信等新技术,催生出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等大量新业态[5] -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将形成直升机与通用飞机、eVTOL、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7] - 在低空经济广阔前景下,绿色航空动力市场潜力巨大,电推进动力、氢燃料动力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动力是未来低空经济新能源动力发展的主要代表[5]
新华视点丨从“展台”到“蓝天”,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好?
新华网· 2025-10-18 16:09
行业宏观背景与市场前景 -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要发展 [1]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2] - 行业正从单一装备展示迈向系统化生态呈现的新阶段,形成直升机、通用飞机、eVTOL、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2][8] 核心产品与技术发展 - 低空经济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 [2] - 展会展示的eVTOL产品以纯电为动力,最大航程可达300公里,可容纳7人,针对医疗救援市场需求设计,预计2027年面世 [4] - 新型航空器在环保性、安全性、低噪声、低成本和智能化方面优势显著 [4] - 电推进动力、氢燃料动力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动力是未来低空经济新能源动力发展的主要代表 [4] - 蜂巢航宇展示的智能无人机场,其无人机可续航120分钟,能根据预设路线自动巡检,并利用热成像和红外线技术进行监测 [2] 应用场景与产业生态 - 低空经济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具体包括航空救援、无人机配送、工业巡检、观光旅游等 [2] - 低空经济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应用发展,出现“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海洋”等融合模式 [9] - 京津冀三地首次组建低空经济展团,联合展示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创新成果 [6] - 天津港保税区作为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吸引50多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其中超过80%涉及无人机及低空经济领域 [8] - 行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整机、复合材料、电机、螺旋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供应商 [8] 基础设施与支持体系 - 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省级飞行服务平台能整合全市空域数据,实现飞行活动实时调度与风险预警,预计年内正式上线 [10] - 有建议提出应加快构建有人机加无人机的协同任务体系,在应急救援等复杂任务中实现效能倍增 [12] - 开幕当日有21个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航空培训等领域的航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9] -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与企业将共同筹建航空航天制造与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