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CDMO

搜索文档
1.29万股民踩雷!“明星股”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ST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因虚构交易被证监会处罚,股票自7月22日起变更为"ST诺泰",成为科创板罕见被风险警示的案例 [1] - 公司在2021年12月通过向空壳公司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虚构交易,确认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0.64% [1] - 即便造假后,公司2021年净利润仍同比下降6.52%,显示真实业绩滑坡更为严重 [1] - 2023年12月公司以虚假财务数据成功发行4.34亿元可转债 [1] - 证监会对公司处以7620万元总罚款,包括400万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和4340万元欺诈发行罚款,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罚1800万元 [1]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曾因GLP-1减肥药原料业务股价暴涨70%,但在2024年10月立案后暴跌30% [2] - 根据2024年新规,公司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比20.64%)未达退市标准(需超2亿且占比30%) [2] - 公司需在追溯重述财报后至少一年才能申请摘帽,投资者将长期伴随风险警示交易 [2] 行业影响 - 诺泰事件为火热的医药外包行业敲响警钟,特别是在GLP-1减肥药推动多肽CDMO站上风口的背景下 [2] - 行业资本追捧需警惕财务泡沫,律师指出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2] - 在创新药产业链中,诚信被视为核心生产力,公司面临的信任危机可能比罚款更致命 [2]
财务造假,被重罚4740万!百亿龙头复牌“戴帽”首日一度跌超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0:54
公司违规与处罚 - 诺泰生物因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及2023年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证监会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4740万元,实控人赵德中被罚款1300万元,相关高管罚款150万至500万元不等[1]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诺泰",7月22日复牌后股价下跌4.29%至39.22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23.96亿元[1][2] - 2021年虚假交易涉及虚增收入3000万元和利润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5] 财务造假细节 - 2021年12月通过技术转让交易确认3000万元收入,但交易对手浙江华贝无支付能力和应用能力,资金实际来自诺泰生物自身增资款,形成闭环[5] - 2023年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引用虚假2021年财务数据,涉及金额4.34亿元,导致公开发行文件出现重大虚假内容[6] - 公司历史违规记录包括2016年重大资产重组未披露关联方,以及2021年三季度报告会计差错被上交所监管警示[6][7] 业务发展与行业机遇 - 公司采用"定制研发+定制生产"模式,提供多肽药物和小分子化药CDMO服务,产品包括GLP-1类药物和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等[10] - 2024年营收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58.96%,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30.10%[10][11] - GLP-1赛道需求爆发带动公司发展,与跨国药企达成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战略合作,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2.06%-45.27%[11][12] 行业争议与挑战 - 多肽赛道存在产能扩张过快担忧,但行业仍保持景气,公司订单饱满且产能扩张计划明确[12] - GLP-1类药物市场快速扩张推动多肽原料药需求,CDMO企业需应对长效化、口服化和多靶点研发的技术升级要求[12] - 公司面临财务造假引发的信任危机,内部治理漏洞可能造成长期市场信任问题[8][13]
圣诺生物上半年净利预增超253% 加速产能建设年内股价涨近四成
长江商报· 2025-06-24 07: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702.75万元至9414.48万元,同比增加253.54%至332.1% [1][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7734.64万元至9453.45万元,同比增加304.49%至394.38% [1][3]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7亿元、3.96亿元及4.35亿元,同比增长2.05%、2.38%、9.93% [2] - 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6125万元、6449万元及7034万元,同比增长2.09%、5.28%、9.08% [2] - 2024年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4.84%,归母净利润为5002.37万元,同比下降28.88% [2] 业务发展 - 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较好,带动业绩大幅增长 [1][3]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及自有资金建设项目扩充产能 [3] - "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106车间已顺利投产,107、108车间进入设备验证阶段 [3] - 2025年将重点推进在建产能全面落地,满足客户需求 [3] 海外拓展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达1.48亿元,同比大增73.93%,境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51%至3.03亿元 [4] - 境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2.52%,较2023年提升了12.92个百分点 [4] - 2025年海外销售策略重点为BD团队建设,拓展原料药国际销售渠道 [4] 研发进展 - 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1375万元增至2024年的4917万元,2024年同比增幅达69.26% [5] - 提供40余个项目的多肽创新药药学CDMO服务,其中2个品种获批上市,2个进入申报生产阶段,23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5] - 合作开发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项目,推进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药品研发 [5] - 布局多款美容肽产品,包括KJMRT-YF001(环肽-113) [5] 行业前景 - 2030年全球多肽CDMO市场规模预计达118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达185亿元,CAGR增速高于全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