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星物种

搜索文档
汽车只是序章?马斯克勾勒特斯拉“终局”:机器人、AI、自动驾驶驱动30万亿美元帝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1:45
特斯拉长期愿景 - 公司终极估值目标为25-30万亿美元,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 [1][4][33] - Optimus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达200-500亿台,若年产10亿台且单价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 [5][26] - 自动驾驶业务将采用"Uber+Airbnb"混合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运营,部分由车主共享 [8][22] 技术协同与创新 - Optimus复用汽车业务的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协同 [4][44] - AI发展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xAI正推进120亿美元融资用于芯片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 [6][2] - Neuralink短期聚焦医疗应用(如瘫痪治疗),长期目标为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 [35][39] 业务增长与布局 - 能源业务2024年预计营收101亿美元(同比+67%),储能部署31.4 GWh,毛利率超26% [7][2] - 星舰项目致力于完全可重复使用,目标降低太空运输成本至猎鹰1号水平,支持多行星文明 [12][14] - Robotaxi专用车型Cyber cab将与Model 3/Y共存,满足不同乘员需求 [20][21] 产品路线图 - Optimus跳过第二代直接开发第三代,计划2025年大规模量产,初期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医疗护理) [25][27] - 全自动驾驶技术2024年将在美国多城市推广,2025年进入国际市场 [44] - Roadster项目年底进行演示,虽对财务影响有限但具技术展示价值 [24] 市场影响与行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比全自动驾驶更具变革性,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 [27][30] - AI与机器人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短缺但带来"人生意义"的哲学挑战 [30][60] - 技术组合(AI+机器人+脑机接口)可能实现人类智能增强与"意识备份" [36][39]
太空是属于谁的呢?反正肯定不是咄咄逼人的马斯克
搜狐财经· 2025-05-06 10:26
撰文 | 王鹏凯 编辑 | 姜妍 包括美国流行歌手凯蒂·佩里在内的6名女性乘坐杰夫·贝索斯的商业飞船"蓝色起源"(Blue Origin)不久前完成了一次太空航行。航行大约持续了11分钟, 与佩里一样,其余的5位成员都不是专业宇航员,在视频画面中,她们失重漂浮在船舱里,像兴奋的观光客一般看向舷窗外的地球,发出阵阵惊叹,飞船 降落回到地球时,成员们激动地跪下亲吻地面。 组织者试图将此次全女机组航行营造为女性主义的进步时刻——这是60年前苏联宇航员瓦伦廷娜·特雷什科娃独自进入太空执行任务以来的首次全女性航 天行动。凯蒂·佩里表示:"你所做的是找到对自己的爱,我现在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神圣的女性气质。"可实际上,这次航行引来了各界的广泛批评,有人 认为这只是为了兜售富人的太空旅行,而非为了科学、知识和人类进步,也有人指出,参与者对"地球母亲"的关心是建立在大量地球资源的投入与消耗之 上。 穿过云层进入太空,在遥远的宇宙凝视地球,思考世俗与宏大,凯蒂·佩里们的镜头又一次将人们带回这种古老的太空想象。这在当下已经不再只是科幻 作家的幻想,现代技术正在一步步将太空旅行乃至移民变为现实,而这又进一步牵涉起复杂的社会意识——谁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