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规则
搜索文档
 战场扩大,中国在世贸公然“掀桌”,直指美国,印度呼应中方行动
 搜狐财经· 2025-10-08 16:15
 中国在WTO的立场与行动 - 中国在WTO服务贸易理事会会议上提出议题,讨论全球服务贸易稳定与责任,并公开批评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2] - 中国呼吁美国遵守WTO规则,指出其关税政策对全球服务贸易造成严重影响[2] - 中国的行动得到印度、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多国支持,形成集体声讨美国的局面[8]   美国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 - 美国于10月1日实施新一轮关税,包括对进口药品加税至100%[4] - 美国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进口软木木材加税10%,对橱柜和浴室柜等家居用品关税涨至25%[4] - 印度遭遇美国25%关税,导致其对美出口的55%产品失去价格优势,纺织厂关停、海鲜出口中断、渔民失业、宝石首饰产业受创[8] - 巴西在美国加征50%关税后,牛肉和咖啡等出口严重受损,多个行业供应链断裂[8]   中美会晤的背景与争议 - 特朗普宣布将在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会晤,但核心诉求是解决美国大豆出口问题,抱怨中国减少进口导致美国农民损失[5] - 特朗普提议用关税收入补贴农民,并未提出改变单边关税政策,将责任推给拜登政府[5] - 特朗普先行公布会晤消息但未确认具体细节,被解读为借助舆论造势向中国施压[6]   中国行动的战略意图 - 中国在WTO发声是为了避免默认美国“边谈边打”的策略,防止未来美国变本加厉[4] - 此举旨在揭露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坏全球服务贸易秩序,特别是在金融和科技服务领域阻碍跨境流动[10] - 行动是为了确保APEC会晤能真正解决问题,而非成为美国逼迫中国让步的工具[12] - 中国通过捍卫全球贸易规则,维护多边体系,其推动公平贸易的立场是明确底线[14][16]
 数智时代新兴市场的战略机遇@CCG服贸会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09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数智时代新兴市场的战略机遇 嘉宾围绕企业国际化 人工智能发展 新兴市场开拓 本土化策略及共建共享等议题进行研讨 [2]   企业国际化策略 - 企业国际化需应对碎片化市场并采取重起轻放策略 在新兴市场探索适合当地的成长轨迹 [4] - 企业对外拓展需开源开放 从向客户和渠道要市场转变为与同行和生态要能力 构建价值闭环 价值创造需可量化且客户愿意付费 [9] - 企业出海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经验 需深入调研并建立本土团队 产品需因地制宜迭代 运营坚持全球本土化思路 实现Global + Local有效结合 [13] - 开拓海外市场应以谦卑共建心态参与 培养当地人才 因地制宜制定规制 完善技术体系 丰富产品管线 并将境外创新成果引入国内 [17]   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 - 人工智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伙伴 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需思考在新时代的角色与行动 [11] - 鹰瞳科技是全球首家AI医疗港股上市公司 十年前已看好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发展 [7] - 数字时代的AI不仅能服务发达经济体 也能推动新兴和欠发达经济体发展 加速全球平权进程 [17]   本土化与生态共建 - 企业出海成功核心为深度本土化 创新商业模式 与本地共建生态的铁三角策略 通过融入本地生态和强强联手产生更大效益 [7] - 结合线上 AI与线下服务可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认知 如开设中英文绘本馆 [13] - 在合作中需完善技术体系 丰富产品管线 并将境外创新和产品成果引入国内 与全球新兴市场共享中国市场 [17]   多边规则与市场环境 - 北京成为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全国唯一试点城市 [15] - 数智时代下服务对新兴市场和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均有吸引力 数据流动性增强使多边规则尤为重要 [15] - 多边规则作用在于保护各方利益 保障企业自主自由运营 企业需清楚符合规则并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才能自由开展全球经贸活动 [15]
 卢拉称巴西不是附庸 将以多边规则与谈判应对美高关税
 央视新闻· 2025-08-27 04:45
 巴西贸易政策立场 - 巴西总统卢拉强调主权国家地位 坚持在平等条件下进行贸易谈判 不接受附属国待遇 [1] - 巴西将通过多边规则和WTO争端解决程序处理美国加征50%关税的贸易争端 [1] - 巴西重申法治国家原则 要求所有投资经营主体必须遵守巴西宪法和法律 [1]   美国关税措施影响 - 美国自8月6日起对巴西商品全面加征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1] - 关税措施导致巴西多个出口支柱产业遭遇重创 [1]   巴西应对措施 - 卢拉总统于8月13日签署行政命令 启动"巴西主权计划"纾困方案应对关税冲击 [1] - 巴西于8月6日正式向WTO提出磋商请求 指出美方措施违反最惠国待遇等多项基本规则 [1] - 巴西要求WTO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1]
 观点 | 纪文华:多边规则如何守护全球供应链韧性?隐忧与对策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08
 全球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全球供应链结构日益复杂且呈现政治化趋势 受大国战略竞争 地缘政治冲突 技术变革 全球疫情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4] - 各国出台三类政策应对供应链安全与韧性需求:单边内向型措施 区域性小多边安排 多边机制规则协调 [4][5][6] - 单边措施包括贸易投资限制 产业补贴 出口管制和安全审查 这些措施超出多边规则允许范围 具有排他性与破坏性 加剧全球供应链碎片化 [5]   单边与区域措施的影响 - 单边化内向型措施通过国内法律实施 为本国产业提供补贴并排斥外国竞争者 虽声称增强韧性但实际违反多边规则并增加各方经济成本 [5] - 区域性小多边安排通过双边或多边机制在特定伙伴间建立紧密联系 虽提升参与国间稳定性 但对非参与方形成更高壁垒且协调难度大 [5] - 此类俱乐部式安排缺乏明确规则 因各国利益差异导致有效性有限 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制造新的分化 [5]   多边机制的作用与局限 - 多边机制通过WTO G20 APEC等平台推动贸易开放与供应链韧性合作 如中国2023年向WTO提交加强产业链韧性文件并在第13次部长级会议推动纳入相关表述 [6] - 多边倡议目前仍停留在概念层面 尚未产生具体可操作且具有约束力的文书或规制 存在自相矛盾且会后无人遵循 [6] - 多边规则协调强调开放 包容 韧性 可持续 多元化及可靠供应链的重要性 但实际执行效果有限 [6]   多边主义的发展路径 - 需利用多边平台开展实质性工作 因单边限制措施将日益普遍 各国可能陷入保护性措施相互损害的恶性循环 [7] - 加强多边机制是遏制全球规则侵蚀与合作恶化的最具建设性方向 可能成为各国疲于应对时的唯一可行选择 [7] - 启动多边讨论达成全球性供应链安全共识虽短期难突破 但尽早介入可防止长期无序化和经济脱钩 [7]   多边安排的具体建议 - 由志同道合的WTO成员国引领 在WTO或G20平台发起非正式工作组或联合声明倡议(JSI)形式 提高议题关注度并积聚推动力 [8] - 改革WTO规则适用性与权威性 反对基于国籍或经济模式的脱钩措施 推动开放与包容 [8] - 明确供应链安全措施的实施条件 采用原则导向 例外规定与量化门槛结合界定行业范围与影响上限 [9] - 确立关键供应链主导国家的供应保障义务 禁止特定限制性行为 通过负面清单规范国家安全例外条款使用 [9] - 强化法律可执行性与建立透明度机制 通过规则制定保障世界经济与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受益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