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瓶装饮料趋势

搜索文档
1.5L,饮料越卖越大
36氪· 2025-07-15 18:14
东方树叶推出1.5L超大瓶装 - 东方树叶推出1.5L超大瓶装,比常规500ml装多出3倍容量,官方旗舰店售价10元多,比购买三瓶常规装更划算[3][5][6] - 1.5L装在线下价格更低,广东网友称售价9.9元,河南网友称比7元的小瓶更实惠,湖北网友通过外卖平台仅花费3.4元[8] - 东方树叶1.5L装共有青柑普洱、茉莉花茶、乌龙茶三种口味,一箱6瓶优惠价63.4元[6] 饮料行业大瓶装趋势 - 饮料行业大瓶装趋势明显,从1L、1.25L进化到1.5L、2L,盒马已开卖2L装无糖茶[9][10] - 尼尔森报告显示,600-1249ml规格大瓶饮料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6.4%增长至2023年11.3%[10] - 几乎所有饮料巨头都布局了1L左右的大瓶装,品类从传统饮料延伸至电解质水、咖啡、乳酸菌饮品等[10] 大瓶装的市场需求 - 大瓶装适用于家庭聚会(中国家庭平均2.6人)、囤货需求和餐饮渠道[9] - 消费者认为大瓶装更具性价比,900ml装比500ml装差价1.7元但容量近双倍,感觉省了20%[8] - 大瓶装通过"物理性抢占视野"策略,以绝对高度和饱和色块吸引消费者眼球[8] 大瓶装的供应链优势 - 大瓶装可降低包材成本占比,1.5L瓶包材成本占比15%,而500ml小瓶高达22%[13] - 大瓶装抗压性更强,1L瓶底部设计更厚,承压能力比330ml瓶高40%,运输中不易变形[13] - 大瓶装物流效率更高,1箱12瓶1L装相当于2箱12瓶500ml的重量,但搬运次数减少,仓储破损率比传统超市低15%[13] 大瓶装的市场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大瓶装挤压中小厂商,今麦郎推出3元1L水果水、元气森林4元900ml冰茶,单价击穿中小厂商成本线[14] - 康师傅通过低价位大瓶装产品线,将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从12.5%提升至14.8%[14] - 下沉市场更青睐大瓶装,受消费习惯、经济性和实用性驱动,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14][15][17] 大瓶装的消费痛点 - 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偏好中小包装,因便携、健康管理和避免浪费[19][20][21] - 大瓶装存在"开封焦虑症",开封后未喝完易变质,存储成本高且占空间[20] - 部分大瓶装产品存在"隐形溢价",单位价格反而高于中小瓶装[23][24]
1.5L,饮料越卖越大
36氪· 2025-07-09 18:36
东方树叶推出1.5L大瓶装 - 东方树叶推出1.5L大瓶分享装,比原有900ml装多600ml,与500ml常规装相比一瓶抵3瓶 [1] - 1.5L装共有三种口味(青柑普洱、茉莉花茶、乌龙茶),天猫旗舰店优惠后一箱6瓶价格为63.4元 [1] - 线下价格更具优势,广东、河南等地网友反馈单瓶价格仅9.9元,美团平台促销价低至3.4元 [3] - 消费者认为大瓶装性价比更高,900ml装比500ml装价格仅高1.7元但容量近双倍,感觉节省20% [3] 大瓶装饮料市场趋势 - 大瓶装饮料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6.4%增长至2023年11.3%,品类从传统饮料延伸至电解质水、咖啡等 [5] - 几乎所有饮料巨头都布局1L左右大瓶装,农夫山泉推出1.5L装,盒马开卖2L装无糖茶 [5] - 大瓶装适用场景包括家庭聚会(中国家庭平均2.6人)、囤货需求和餐饮渠道 [4] - 无糖茶引领大瓶装扩容期,消费者反馈"代水饮用"需求强烈,900ml仍"不够喝" [5] 大瓶装供应链经济学 - 饮料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压力:2023年白糖价格创13年新高(7390元/吨),PET价格大幅上涨 [6] - 大瓶装可降低包材成本占比(1.5L瓶15% vs 500ml瓶22%),并通过优化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7][8] - 1L装运输装卸次数减少,仓储破损率比传统超市低15%,运输成本占饮料总成本15%-25% [8] - 头部企业利用规模优势操控定价权,今麦郎推出3元1L水果水,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10] 大瓶装市场分化现象 - 下沉市场更青睐大瓶装,康师傅1L装冰红茶较330ml装便宜40%,三四线市场份额提升至14.8% [10] - 一二线城市中小包装更受欢迎,因便携、健康和社交属性,满足通勤和办公场景需求 [14] - 部分消费者存在"开封焦虑",大瓶装面临"喝不完→变质→丢弃"困境,存储成本高 [14] - 并非所有大瓶装都具性价比,部分产品存在"隐形溢价",单位价格反超小包装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