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红茶

搜索文档
“再来一瓶”、“1元购”,压垮经销商?
搜狐财经· 2025-08-17 19:58
饮料行业价格战现状 - 奶茶外卖价格从十几元降至两三元甚至0元购 导致订单量激增 门店小票堆积成灾 [1] - 即饮市场广泛开展1元乐购 再来一瓶 9.9元2-3瓶等促销活动 覆盖碳酸饮料 茶饮料 果汁及功能饮料全品类 [3][4] - 无糖茶品类自3月起多个品牌开展促销 娃哈哈1L装冰红茶推出"一元乐享"和"再来一瓶"活动 综合中奖率达25% [4] - 线下便利商超同步推出加1元多1瓶活动 7-11便利店三层茶饮料货架悬挂7个相关活动标签 [6]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需垫付消费者1元购新瓶的剩余成本 厂家补贴延迟90天到账导致现金流压力 [8] - 浙江嘉兴批发商积压4973个瓶盖 折合17000多元无法兑付 因上级经销商以进货量少为由拒绝兑现 [8] - 出现批量收购带码瓶盖的灰色产业链 通过1.1元购奖码可中奖3元 配合0.19元第二瓶激活码可实现1.29元成本获取1.71元利润 [9] 价格战成因 - 饮料市场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厮杀 消费动力锐减迫使品牌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13] - 新式茶饮价格大幅下降冲击即饮市场 奶茶单价从20元跌至个位数 古茗1.9元 茶百道5.9元 沪上阿姨9.9元等低价打破消费者心理防线 [15] - 72%消费者选购饮料时优先考虑价格 其次才是品牌和功能 性价比成为消费决策核心因素 [15] 行业影响 - 价格战短期提升销量但长期侵蚀行业利润根基 部分中小品牌陷入亏损 [16] - 培养出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存在低价即流失风险 行业需思考如何通过价值感吸引消费者 [16]
3年少卖40亿包!涨价的方便面正被年轻人抛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0:05
行业整体趋势 - 2020-2023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2024年消费量跌至438亿包 2025年Q2销售额同比下滑8 9% [1] - 外卖普及 预制菜 自热食品等替代品崛起 6元外卖拼好饭性价比远超方便面 [5] - 高铁普及导致绿皮火车场景消失 方便面失去重要消费场景 [8] 价格与产品变化 - 经典款方便面价格从5元以下涨至6元 轻奢款达15-20元 康师傅高端合作款售价79 9元 [7] - 行业尝试创新口味 如白象推出折耳根 香菜 苦瓜味 日清推出抹茶海鲜汤 合味道推出草莓牛奶面 三养火鸡面成为社交平台打卡新宠 [8] 主要公司表现 -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营收缩水11亿元 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 53%至134 65亿元 饮品业务收益下降2 6%至263 59亿元 经销商减少3409家 [2] - 统一饮品业务增长但增速放缓 白象2024年方便面营收达130亿元 直逼康师傅 [4] - 2025Q2康师傅与今麦郎同比收缩 统一 白象 韩国三养集团保持增长 [4]
涨价5毛钱,掉了11亿!康师傅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 2025-08-13 17:24
核心观点 -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2.7%至400.92亿元,但净利润逆势增长20.5%至22.71亿元,毛利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 [4] - 公司采取"牺牲销量保利润"策略,通过产品涨价和成本优化实现利润增长,但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和渠道收缩 [5][13] - 深层危机在于健康化转型滞后,面临消费降级、新茶饮竞争和外卖渠道冲击等多重压力 [15][21] 涨价风暴 - 2023年11月康师傅对茶、果汁系列产品提价,1L装冰红茶从4元涨至5元,涨幅达25% [7][11] - 涨价后终端价格混乱,18家便利店中仅2家按建议零售价销售,6家不再进货 [10] - 每次提价后竞争对手统一市占率加速增长,显示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 [11] 增利不增收 - 饮品毛利率飙升至37.7%,方便面毛利率提升至27.8% [13] - 利润增长来自产品调价、生产流程优化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红利 [13] - 袋装面从2.8元提至3元,桶装面从4.5元提至5元,但市场份额恢复困难 [13] - 8月12日港股开盘股价下跌近6%,市场对策略不认可 [13] 深层危机 - 健康化转型滞后,无糖茶饮市场被元气森林等抢占 [15] - 外卖渠道兴起冲击即饮茶市场,新茶饮品牌分流年轻消费者 [15] - 方便面业务中高价产品下滑明显,高价袋面降7.2%,容器面降1.3% [15] - 中价袋面增长8%,干脆面增长14.5%,显示消费降级趋势 [15] 应对策略 - 构建多价位产品矩阵,推出"御品盛宴"高端系列和"鲜Q面"健康产品 [16] - 发力零食量贩、会员店等新兴渠道,限定牛肉面上架首月销售破千万元 [18] - 引入航天技术提升制面工艺,但未能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19][21]
康师傅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盈利同比增长20.5%
人民网· 2025-08-13 15:4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00 92亿元 归母净利润22 7亿元 同比增长20 5% [1] - 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 9个百分点至34 5% [1] - 方便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4 65亿元 毛利率提升0 7个百分点至27 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 9%至9 5亿元 [1] - 饮品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 59亿元 毛利率提升2 5个百分点至37 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 7%至13 35亿元 [2] 方便面业务 - 公司以"多价格+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1] - 经典"红烧牛肉面"保持销量领先 "鲜Q面"凭借"0油炸"专利技术获认可 [1] - "东方食集"系列6月上市满足尝鲜需求 "康师傅1倍半"大份量产品巩固增长势头 "香爆脆"干脆面实现近两位数增长 [1] - 拓展会员店 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会员店限定款"潮卤牛三宝牛肉面"首月销额破千万元 [1] - 引入航天专利温控技术提升生产精准度 强化食品安全管控 [1] 饮品业务 - 即饮茶构建"大众爆款+健康升级+精品创新"矩阵 冰红茶推出"无糖+低糖高纤"产品及"长岛冰茶风味"等创新口味 [2] - 无糖赛道上 "茉莉龙井""鲜绿茶"等新品表现亮眼 [2] 可持续发展 - "速达面馆"系列通过纸质碗 竹叉及植物基油墨等举措实现减塑90% [2] - 380ml"喝开水"采用环保轻量瓶设计 年减PET粒子约420吨 [2] - 部分产品瓶盖降克重年减PET粒子约252吨 [2] - 制定明确节能目标 2025年整体每百万元收益综合能耗较2017年下降12% 温室气体减排18% [2] - 今年5月首次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在全球396家同业中排名第48位 [2] 公司战略 -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 绿色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公司将不断精进和创新产品 [2] - 通过优化渠道策略 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来应对变化 [2]
“涨了5毛钱”被商家“背刺”,康师傅少卖11亿元,方便面饮料都在跌,半年流失3400多个经销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3: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销售额减少超11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方便面业务销售额134.65亿元,同比下滑2.5% [2] - 饮料业务收入263.59亿元,同比下滑2.6% [4] - 食品业务占比33.6%,饮料业务占比65.7% [10] 业务细分表现 方便面业务 - 容器面销售额67.71亿元,同比下滑1.3% [2] - 高价袋面销售额50.92亿元,同比下滑7.2% [2] - 中价袋面销售额13.72亿元,同比增长8.0% [2] - 干脆面及其他销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14.5% [2] - 方便面业务从2020年295.1亿元降至2024年284.14亿元 [10] 饮料业务 - 茶饮料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滑6.3% [4] - 水销售额23.77亿元,同比下滑6.0% [4] - 果汁销售额29.56亿元,同比下滑13.0% [4] - 碳酸及其他饮料收入102.56亿元,同比增长6.3% [4] - 饮品毛利率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 [5] 行业竞争与市场变化 - 统一企业中国食品业务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8.8% [4] - 酸辣粉、米线、自热小火锅等新兴速食品类蚕食方便面市场 [10] - 中式健康水成为饮料行业新风口,公司推出决明子大麦饮和枸杞菊花茶 [10] - 1L装冰红茶从4元涨到5元,桶装方便面从4.5元涨到5元,涨幅11%-20% [5][6] 渠道与战略调整 - 经销商数量63806个,较2024年末减少3409个 [4] - 直营零售商219124个,较2024年末减少1499个 [4] - 自2021年以来经销商数量从80726个降至67215个,直营零售商从256567个降至220623个 [4] - 公司采取优化低效终端、以规模换利润的策略 [5] - 计划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品牌粘性提升应对市场变化 [5]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报11.24港元,上涨0.36% [10] - 最新市值633亿港元 [10] - 市盈率(TTM)14.02 [11]
「新消费观察」半年砍掉3409个经销商,无糖茶带不动康师傅
华夏时报· 2025-08-13 12: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滑2.7% 其中方便面业务下滑2.5% 饮品业务下滑2.6% [2] - 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 主要因毛利增长2.8%至138.15亿元及出售附属公司股权获得2.11亿元收益 [3][4] - 饮品业务营收占比达65.7% 方便面业务占比33.6% 饮品已成为业绩支柱 [2][4] 业务结构变化 - 方便面业务持续萎缩 从2020年295.1亿元降至2024年284.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降2.5% [4] - 饮品业务2021年推出无糖茶后增长显著 当年营收同比增长20.18%至448.02亿元 但2022-2024年增速逐年放缓至7.89%/5.39%/1.3% [5][6] - 分销网络持续优化 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末80726个降至2025年上半年63806个 直营零售商从256567个降至219124个 [3] 行业竞争格局 - 方便面行业面临新兴速食品类(酸辣粉/自热火锅等)冲击 传统市场被蚕食 [4] - 无糖茶饮料进入红海竞争 康师傅在即饮茶市占率占优但无糖领域落后于农夫山泉/元气森林 [6] - 中式健康水成为新风口 公司推出决明子大麦饮等新品但面临众多实力玩家竞争 [6] 战略调整 - 主动优化低效终端 采取"以规模换利润"策略 [3] - 持续布局无糖茶赛道 2022-2024年推出纯萃零糖等新品并升级配方 [6] - 计划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品牌黏性提升应对健康消费趋势 [7]
康师傅发布上半年财报,盈利同比增长20.5%
齐鲁晚报· 2025-08-13 1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92亿元,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至34.5% [1] - 方便面业务营业收入134.65亿元,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8%,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11.9%至9.5亿元 [2] - 饮品业务营业收入263.59亿元,毛利率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19.7%至13.35亿元 [6] 业务战略 - 坚持"多价格+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和毛利结构优化 [2] - 通过"供应链+全渠道"优势提升市场覆盖效率,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1][4] - 致力于3-5年完成在2023年基础上利润翻倍目标 [10] - 明确以高质量发展、利润率提升为导向,新品推出更为活跃 [10] 产品创新 - 方便面业务推出"鲜Q面"(0油炸专利技术)、"东方食集"(地域特色风味)、"康师傅1倍半"(大份量)、"香爆脆"(休闲零食渠道)等创新产品 [2] - 即饮茶构建"大众爆款+健康升级+精品创新"矩阵,冰红茶系列布局"无糖+低糖高纤"产品线,推出"长岛冰茶风味"等创新口味 [6][8] - 无糖茶饮推出"茉莉龙井""鲜绿茶"等新品,"鲜绿茶"上市后登京东零糖茶饮新品榜首 [8] - 包装水领域推出"9.0电解碱性水",上市首月登顶抖音平台饮品行业成交榜首位 [10] 渠道拓展 - 传统渠道稳扎稳打基础上,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4] - 面向会员商店渠道推出多款限定牛肉面,"潮卤牛三宝牛肉面"上架首月销额突破千万元 [4] - 干脆面"香爆脆"深度触达学生群体,实现业绩近两位数增长 [2] 可持续发展 - "速达面馆"系列实现减塑90%,采用纸质碗、可拼接竹叉、植物基油墨等环保措施 [11] - 饮品领域推行环保轻量瓶设计(年减PET粒子420吨)和瓶盖降克重(年减PET粒子252吨) [11] - 计划2025年每百万元收益综合能耗较2017年下降12%、温室气体减排18% [11] -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全球同业排名第48位,获"行业最佳进步企业" [12] 技术应用 - 引入航天食品科技,将航天专利温控技术应用于方便面生产工序 [4] - 强化数字化技术运用,加快系统平台整合 [1] 市场趋势 - 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关注持续向营养健康、美味且具性价比的产品转移 [2] - 消费者对健康、绿色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14]
无糖茶增速放缓厂商加码有糖茶,冰红茶大战硝烟再起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41
行业趋势变化 - 茶饮料市场从无糖茶转向重新关注有糖茶,厂商们开始加码有糖茶产品 [1] - 无糖茶市场增速放缓,2024年增速从第一季度的76 1%降至第四季度的11 2%,市场份额增速从56 1%降至8 9% [9] - 2025年一季度无糖茶销售金额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约30%,而有糖茶占比高达68% [10] 有糖茶市场现状 - 有糖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4年、2019年和2023年分别约为643亿元、746亿元和869亿元 [10] - 红茶、绿茶和茉莉花茶三大品类占有糖茶市场80%以上份额 [9] - 康师傅和统一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4年康师傅茶饮料收入217亿元,统一饮品业务收入192 41亿元 [9] 品牌竞争与产品创新 - 农夫山泉重启冰茶项目,元气森林加码冰红茶,东鹏饮料入局果汁茶,统一推出冰红茶可乐,康师傅推出低糖高纤冰红茶 [6] - 康师傅冰红茶2024年销售规模约127亿元,为国内首个百亿级冰红茶单品 [14] - 康师傅推出低糖高纤、双倍薄荷、西瓜口味冰红茶,统一将可乐与冰红茶结合创新品类 [15][16] 市场格局变化 - 有糖茶市场CR3(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从2023年的73 38%微降至2024年的72 67% [11] - 新品牌如元气森林、东鹏饮料、果子熟了、大窑等进入有糖茶市场,供给极大丰富 [11] 增量市场与渠道策略 - 有糖茶的增量市场主要在低线城市,消费者对甜味饮料接受度较高 [16] - 品牌需深耕三四五线城市,竞争核心仍是渠道战 [17]
冰红茶大战开启,有糖茶回归
36氪· 2025-08-13 07:51
行业趋势 - 茶饮料市场从无糖茶转向重新关注有糖茶,主要由于无糖茶增速放缓和有糖茶产品老化[1] - 新一代消费群体对"有点甜"的需求推动有糖茶市场复苏[1][3] - 有糖茶市场近千亿规模,2023年达869亿元,仍保持增长态势[13] 市场格局 - 有糖茶市场长期由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主导,2024年CR3为72.67%[15] - 2024年康师傅茶饮料收入217亿元,统一饮品业务收入192.41亿元[10] - 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三大品类占有糖茶市场80%以上份额[9] 产品创新 - 农夫山泉重启冰茶项目,元气森林推真茶减糖冰红茶,东鹏推果汁茶[5][15] - 康师傅推出低糖高纤/双倍薄荷/西瓜味冰红茶,统一推出冰红茶可乐[16] - 创新方向包括茶果混搭、减糖配方、气泡口感等差异化尝试[15][18] 品类发展 - 冰红茶为有糖茶长青品类,康师傅冰红茶2024年销售127亿元[16] - 1994年旭日升推出首款国产碳酸红茶,1996年统一康师傅跟进[8] - 目前冰红茶市场竞争加剧,多个品牌入局形成"大战"局面[5][6] 市场数据 - 无糖茶增速从2024Q1的76.1%降至Q4的11.2%,市场份额增速从56.1%降至8.9%[12] - 2025Q1无糖茶出现负增长,有糖茶占比68%仍为主流[13] - 有糖茶市场规模2014年643亿元,2019年746亿元,2023年869亿元[13] 渠道策略 - 有糖茶增量市场集中在低线城市,需深耕三四五线渠道[20] - 低线城市消费者对甜味接受度高,需求多元化[20] - 市场竞争本质仍是渠道能力的比拼[20]
涨价五毛钱 康师傅半年少了3409家经销商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0:38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滑2.7%,为近6年来首次上半年营收下滑 [2] - 归属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 [2] - 2020-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从329.34亿元增长至400.92亿元,但2025年增速首次转负 [3] 业务板块分析 - 方便面业务营收134.65亿元(占比33.6%),同比下滑2.5%,净利润增长11.9%至9.51亿元 [4] - 饮品业务营收263.59亿元(占比65%),同比下滑2.6%,净利润增长19.7%至13.35亿元 [4] - 茶饮料、水、果汁销售额分别下滑6.3%、6.0%、13.0%,仅碳酸饮料增长6.3% [7] 产品结构与价格策略 - 容器面营收下滑1.3%至67.71亿元,高价位袋装面(如"御品盛宴")营收下滑7.2%至50.92亿元 [5] - 1L装冰红茶从4元涨至5元(涨幅25%),桶装方便面从4.5元涨至5元(涨幅11%) [4] - 涨价导致部分价格敏感用户流失,统一企业中国饮品业务同期增长7.5% [4]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经销商数量减少3409家至63806家,直营零售商减少1499家至219124家 [7] - 2024年经销商累计减少9660家(降幅12.6%),因利润压缩及网络优化 [8] - 部分经销商因涨价策略导致动销困难,选择自行承担涨价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