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面积单产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大面积单产提升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人民网· 2025-08-05 11:11
粮食生产战略重心 - 粮食增产核心依赖大面积单产提升 通过整合资源要素推进稳产增产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1] - 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 为历史第二高产年 秋粮种植面积稳中略增且长势正常偏好[1] - 在702个主产县整建制推进五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通过密植技术等综合增产措施挖掘单产潜力[1] 秋粮生产地位与技术部署 - 秋粮占比全年粮食产量超70% 主要分布于13个粮食主产区 涵盖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2] - 农业农村部启动"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 联合多部门部署灾害应对措施[1][3] - 通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落实水肥调控/化控防倒等田间管理措施 促进苗情转化[3] 品种与技术推广进展 - 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新增11种作物 总计涵盖21种作物326个优良品种[2] - 粮油作物品种入选191个占比近60% 水稻/小麦/玉米骨干品种区试亩产超大田平均亩产20%以上[2] - 同步发布143项主推技术 包含68项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三年在机械化/信息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3] 产量目标与实施路径 - 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 秋粮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3] - 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东北地区春播墒情适宜 黄淮海地区夏播进展顺利[3] - 采取"单产提升促增产+防灾抗灾减损失"双路径策略 确保秋粮收获成效[3]
内蒙古春播面积超亿亩 整体生产形势良好
春播进展 - 内蒙古春播面积已超1亿亩 接近尾声 [1] - 全区总播种 粮食播种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实现"三增加" [1] - 春播时间从3月初河套灌区小麦开播至6月下旬杂粮杂豆种植结束 [1] 政策支持 - 提早下达耕地轮作 绿色高产高效 化肥减量增效等惠农资金 [1] - 发布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者补贴 耕地轮作补助等政策清单 [1] - 开展"夏管话增产"政策落地月行动 累计技术指导服务2301人次 [2] 技术推广 - 组建11个自治区级专家组 新建388人单产提升专家库 [2] - 发布19项种植业主推技术 60个农作物主推品种 7类高效农机信息 [2] - 组织线上线下技术培训577期次 培训农技人员4419人次 农户33647人次 [2] 单产提升行动 - 开展"两个一千"行动 建设1000万亩单产提升示范区 辐射带动1000万亩"吨粮田" [3] - 单产提升示范区已落实在87个旗县 19.4万个主体 面积超1000万亩 [3] - 印发《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 [3]
农业“大脑”护航“三夏”跑出加速度 紧盯产粮目标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
央视网· 2025-06-04 15:16
粮食产量目标与政策支持 - 2025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 [1][24] - 国家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5] - 实施稻谷 小麦 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5] - 预计2025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达17.9亿亩左右 [5] 单产提升与技术推广 - 聚焦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油菜5大作物 在6大区域推广增产增效关键技术 [9] - 安徽广德水稻示范区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集成 预计单产提升10%以上 [11] - 打造7个万亩片 9个千亩方 2个百亩方示范区域 [13] - 首次启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整建制推进县扩大到702个 [15] 高标准农田与农机装备 - 2025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左右 [7] - 黑龙江推广高性能播种机 计划新增精量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 [18] - 大马力农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覆盖耕 种 管 收各环节 [24] - 邹城市新型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提升超2倍 损失率降至1% [30] 夏粮收获与应急保障 - 冬小麦麦收进度已过四成 快于2024年同期 [3] - 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3900多家 应急作业服务队6900多支 [20] - 邹城市小麦收割进度近三成 投入农机设备2900余台 [32] - 按每亩减损5公斤计算 邹城50多万亩小麦可增收2500吨以上 [30] 智慧农业与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加速与传统农业融合 算法用于遥感诊断和变量施肥 [22] - 无人机实现平米级变量施肥 精准补充养分 [22] - 科研团队开发作物模型与动态调整技术 [22] - 现代化农机大幅降低粮食损耗 脱粒分离效率高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