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文观测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发布数据量世界第一!郭守敬望远镜用光谱解码宇宙
新华社· 2025-11-05 10:34
关键技术国产化 人类对星空的记录始于肉眼观测。古代天文学家编制星表,如同为星空"编制户口";伽利略首次将 望远镜指向天空,开启了天体"形态学"研究;而郭守敬望远镜的突破,则标志着天文学研究进入更加精 细的时代。 "光谱如同天体的'DNA',如果说以往的天文望远镜是为天体'拍照片',那么郭守敬望远镜就是在为 它们'测基因'。"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罗阿理介绍说,通 过分析观测到的光谱数据,科学家能够解读恒星的温度、化学成分、运动状态乃至年龄,从而重构银河 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实现这一科学突破的背后,是一条关键技术国产化的攻坚之路。 作为望远镜的核心部件,特种宽谱光纤曾长期被国外垄断。郭守敬望远镜焦面配备了4000个光纤定 位单元,对应4000束天文特种宽谱光纤,这些光纤从焦面连接至光谱仪,使望远镜可同时获取4000个不 同天体的数据,是实现大规模光谱巡天、完成光信号传输的关键。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当青海冷湖的AIMS望远镜凝视太阳磁场,当贵州深山的"中国天眼"FAST聆听脉冲星律动,在燕山 腹地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站,以我国元朝时的天文 ...
从石油小镇到天文重镇——青海冷湖的转型故事
新华社· 2025-08-03 09:24
冷湖镇转型发展 - 青海冷湖镇曾是我国第四大油田所在地,因资源枯竭逐渐衰落,现转型发展天文观测产业 [1] -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项目于2020年7月启动,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1] - 天文学界认为冷湖台址观测条件与国际顶级台址基本持平,为我国光学天文研究提供更广阔空间 [1] 天文观测资源开发 - 冷湖赛什腾山优质晴夜时间占比达70%,每年可观测时间达300天 [3] - 2021年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确认赛什腾山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 [4] - 当地政府调用直升机运送建筑材料,最多一天吊运80趟,飞行近9小时 [3] 天文观测设施建设 - 目前冷湖已引进12家单位的45台望远镜,科学设备投资达30亿元 [6] - 墨子巡天望远镜每三晚可巡测整个北天球一次,已发现4200多例超新星及相关暂现源候选体 [6] - 2022年起青海每年给予1000万元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建设 [5] 科研成果产出 - 依托冷湖基地,科研人员已产出100余项论文、专利等成果,多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6] - 墨子巡天望远镜实现对银河系的分钟级高频监测,新发现多例具有快速光变的罕见变星 [6] - 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已成为东半球核心观测点位,在国际天文学前沿领域发布"中国观测" [6] 暗夜星空保护 - 2023年实施《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 [9] - 冷湖将全域1.78万平方公里纳入暗夜星空保护区,对3个新开工新能源项目进行重新选址 [9] - 当地与相关企业、商户签订《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光源污染承诺书》 [9]
走,一起去看全年“最高”启明星!
新华社· 2025-07-23 19:25
天文观测现象 - 近期黎明前东偏北方低空出现异常明亮的金星,以启明星姿态现身[1] -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今年黎明前观测金星地平高度最高的时段,可达31度左右[6] - 金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亮度约为-4.0等,日出前两个多小时升起,有充裕观测时间[6] 金星基本特性 - 金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是除太阳和月亮外全天最亮的天体,最大亮度可达-4.9等[2] - 金星出现在清晨东方天空时称为"启明星",出现在傍晚西方天空时称为"长庚星"[2] - 从今年3月下旬至年底,金星都会作为启明星出现在黎明时分的东方低空[6] 金星形态变化 - 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可看出金星具有明显的圆缺盈亏变化[8] - 今年6月1日金星迎来西大距,亮度约-4.4等,但与太阳角距离最远时并非日出地平高度最高[6]
EAST望远镜辅助监测系统启动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5
项目概述 -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辅助监测系统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启动建设 该系统将为EAST望远镜提供自主可控、全天候、高海拔适应能力的台址环境监测 [1] - EAST望远镜由北京大学牵头建设 预计2030年建成 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光学望远镜 [2] 技术特点 - 辅助监测系统集成全天气可视度监控、夜天光强度测量、大气光学湍流剖面监测等多个子系统 聚焦青藏高原建设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所需的关键台址参数监测 [1] - 系统依托冷湖优异的天文环境 构建具备扩展性的可持续平台架构 为自主开展台址科学评估和望远镜部署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 - 系统建成后将全面监测气象、风速、夜天光、大气湍流等因素 帮助天文学家决定最合适的观测目标和模式 并应用自适应光学等技术实时调整望远镜镜面形状 最大限度消除大气湍流影响 [1] 战略意义 - 包括EAST望远镜辅助监测系统在内的综合监测体系 将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天文设施高质量布局、强化国家级观测能力的关键支撑 [1] - EAST望远镜有望在暗物质本质、星系演化历史、系外行星搜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发现 [2]
星空有约|22日和23日凌晨金星、昴星团相继伴月
新华社· 2025-06-20 15:27
天文观测事件 - 6月22日凌晨金星将与残月近距离相伴形成"星月对话"景象 可观测时间近2小时 适合肉眼观测和天文摄影 [1] - 金星自3月下旬至年底均为晨星 持续扮演"启明星"角色 在东南方天空异常明亮 [1] - 6月23日凌晨残月将接近昴星团 形成伴月现象 昴星团是肉眼可见的疏散星团 视力好者可辨认6-7颗恒星 [2] 观测条件分析 - 22日金星伴月时两者相距较远 但金星亮度高(似宝石)与残月(优雅如舞者)仍构成观赏价值 [1] - 23日昴星团伴月时月相为残月 亮度较低 对观测昴星团干扰较小 [2] - 最佳观测地点需选择光污染少的郊区或农村 天气晴好条件下肉眼即可观测 [2] 观测建议 - 建议选择视野开阔且灯光干扰小的观测地点 无需专业设备 [1] - 天文摄影者可结合特色地景拍摄金星伴月 或尝试将残月与昴星团同框拍摄 [1][2] - 昴星团在残月左下方呈现"蓝宝石"闪光效果 肉眼可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