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剃刀

搜索文档
高手打的是明牌
36氪· 2025-07-04 14:56
01 早年我还在做地产的时候,曾经问过搭档一个问题: 我们大约看过数百个项目,也参与了一二十个项目的投资开发,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关系"拿到好项目 的? 那时问这个问题,有时间背景和行业背景: 时间背景,我们最早参与房地产开发时,还是协议出让,你和村长关系好,说不定就能搞掂一块好地。 行业背景,就不用说了,当年地产热火朝天,又是区域市场,过江龙地头蛇各显神通,关系总是少不了 的。 搭档仔细想了一下,连他自己也感觉有些意外地说: 好像好的项目,到最后都是通过招拍挂在市场上拿到的。 靠关系的项目,起初看有大便宜在里面,后面往往一地鸡毛。 当然,这不影响很多人靠关系赚到大钱,以及我们可能不擅长关系,或是也占了关系的便宜而不自知, 这些且略去不谈。 02 2023年,大模型火热。 一位做投资的朋友,也投身其中,挑项目,选公司,看似热闹,可下手并不易。 我对朋友说,这一波AI,看似专门消灭中间商。会不会你直接下注英伟达这类明牌,反而比去投那些 初创公司更靠谱? 年底朋友微信留言,说自己后来买了英伟达,"可惜买少了"。 好多事情,似乎都是明牌。 例如投资,价值投资者们,买的都是明牌。 再说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打明牌往往是 ...
用AI两年半,我常用到的12个思维模型
虎嗅· 2025-06-16 14:40
2022年12月,第一次试用ChatGPT,一下子着迷。 于是,两个月后,几乎不怎么写公众号的我,因为ChatGPT,又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公众号创作。 2023年2月10日,写了第一篇关于ChatGPT的思考:《关于ChatGPT的20条思考,尤其是赚钱的机会》。 现在回看这篇文章,还挺让人回味的。 基于这些基本的初步认知,我开启了AI学习与公司转型之旅,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与探索,无论是之前还保留的业务,还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AI项目,对 我来说,因为AI,目前的状态是创业六年中最好的时候。 正是有了这两年多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才能和向阳在很短的时间内原创设计出一套AI课程理论体系并产品化。 因此,借着这个机会,也给大家分享和总结下,用AI两年半,我经常用到的这12个思维模型,它们对我的学习与创业帮助很大。 它们刚好对应: 发现问题 → 拆解问题 → 验证/迭代三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 大部分的AI想法试验失败,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方向和问题就错了。 可以想想:我们把多少时间、金钱、精力,浪费在了错误的问题上? 1. 乔哈里窗 | 我知道 | AI 知道 | મી પં | | --- | --- | --- | | ...
如何理解李想说理想重新发明了增程?
理想TOP2· 2025-06-12 11:50
2023年7月1日理想八周年的时候李想说:"我们努力解决电动车长途充电难的问题,重新发明了大电池 的增程电动车。" 李想2019年9月说: 理想ONE上的增程电动技术的算法灵感源于苹果的Fusion Drive, SSD安静速度快,但是价格贵容量小,那就用算法把SSD和HD的优点融合起来。电动车的电池同样 安静速度快,但是价格贵、重量大、充电麻烦。我们预留大量的电池容量就开启增程,就是为了让体 验和性能的需求都发生在电池上,让续航的需求发生在燃油增程上,汇集电池和燃油的优点。不像传 统的增程:燃油仅仅是用来续命的。整个技术的架构和算法难度比传统的增程式高了几个量级,把功 率、能耗、NVH、预测四个层面汇集在一套算法系统上,把增程做出来容易,体验做好了还是极具 挑战的,我们一直闷着头做了四年。 群友1:难怪我解除增程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有问题,计算机里面很多类似技术。就是 cache,缓存。每层存储都有cache,从CPU到硬盘,可能有十几级cache。 群友2:不大一样,可以理解为以SSD为主还是HDD为主,SSD是HDD的缓存,还是HDD 是SSD的后备,两种思路。 群友1:cache是有冗余副本,fusio ...
国产人形机器人破全球纪录!连续空翻一镜到底,量产3.99w起售
量子位· 2025-03-14 19:22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人形机器人取得进展,NOETIX Robotics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实现连续空翻且价格亲民,其背后是硬件、算法和工程化的创新,清华创业团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化能力,推动行业发展 [1][7][33] 分组1:N2机器人亮点 - 全球首个在「室内外多场景」连续空翻一镜到底的机器人,动作稳定流畅,落地后能站稳 [1][2][3] - 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小巧灵活,具备大步行走、奔跑、单双脚跳跃及舞蹈等多种运动能力,奔跑速度实测最快可达每秒3.5米 [3] - 全身有18个自由度,单腿各有5个自由度,单臂各有4个自由度,能完成高难度动作 [9] - 单脚跳跃稳健,抗干扰能力强,摔倒后能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10][11][12] - 已将量产提上日程,3.99万起售,标配二次开发接口,有三种颜色可选 [13][14] - 机身集成多个外置硬件接口,方便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可用于科研、安防巡检等领域 [15] 分组2:N2实现连续空翻的技术路径 - 硬件架构:采用自由度精简策略,主打轻量化和抗摔性能,减少非核心自由度,选用球轴承和高强铝合金 [19][21][23] - 算法融合:实现模型预测控制(MPC)与强化学习(RL)的协同,采用课程学习技术分阶段训练 [24] - 工程化实践:以抗摔设计驱动迭代效率,采用成本导向的可靠性设计,零部件高度国产化,结构易于生产装配 [25][26][28] 分组3:清华创业团队情况 - 准00后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清华、浙大、南加大等高校,创始人姜哲源本科清华电子系,研究方向为深度强化学习足式机器人运动控制 [30] - 成立一年多完成三大产品布局,包括运动员N2、通用型人形机器人E1、仿生机器人Hobbs,技术和应用场景各有侧重 [31] - 一年多收获5轮2亿融资,团队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化能力获资本认可 [32] 分组4:行业发展情况 - 春节以来国产人形机器人持续有新动作,体现「硬件 - 算法 - 场景」三角闭环下的产业技术升级 [33] - 更多本土化年轻团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主力军 [34] - N2之后团队还将推出升级版新品E1系列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