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间复利
icon
搜索文档
高手打的是明牌
36氪· 2025-07-04 14:56
01 早年我还在做地产的时候,曾经问过搭档一个问题: 我们大约看过数百个项目,也参与了一二十个项目的投资开发,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关系"拿到好项目 的? 那时问这个问题,有时间背景和行业背景: 时间背景,我们最早参与房地产开发时,还是协议出让,你和村长关系好,说不定就能搞掂一块好地。 行业背景,就不用说了,当年地产热火朝天,又是区域市场,过江龙地头蛇各显神通,关系总是少不了 的。 搭档仔细想了一下,连他自己也感觉有些意外地说: 好像好的项目,到最后都是通过招拍挂在市场上拿到的。 靠关系的项目,起初看有大便宜在里面,后面往往一地鸡毛。 当然,这不影响很多人靠关系赚到大钱,以及我们可能不擅长关系,或是也占了关系的便宜而不自知, 这些且略去不谈。 02 2023年,大模型火热。 一位做投资的朋友,也投身其中,挑项目,选公司,看似热闹,可下手并不易。 我对朋友说,这一波AI,看似专门消灭中间商。会不会你直接下注英伟达这类明牌,反而比去投那些 初创公司更靠谱? 年底朋友微信留言,说自己后来买了英伟达,"可惜买少了"。 好多事情,似乎都是明牌。 例如投资,价值投资者们,买的都是明牌。 再说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打明牌往往是 ...
“路易号”泊驻上海,太古重押内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22:17
路易威登"路易号"概念地标 - 路易威登全球第三座以硬箱为灵感的概念地标"路易号"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对外开放 总面积1600平方米 融合展览 美食 零售三种业态 包含文创专卖店和咖啡馆 [2] - 设计灵感源自19世纪LV航海硬箱历史 结合上海港口文化 采用"文化叙事+沉浸消费"模式吸引Z世代客群 [2][4] - 项目是继Prada荣宅 Dior精品店后 南京西路商圈又一高端概念空间 陈列19世纪航海文物 三层咖啡馆可俯瞰吴江路街景 [2][4] 太古地产零售战略 - 公司内地零售物业应占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至52 25亿港元 占总租金收入首次超过50% 香港办公楼市场低迷背景下 内地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3] - 通过"场景赋能"策略提升品牌溢价 案例包括成都太古里川西院落 张园LV旅行家居空间及"路易号"航海主题 精准嫁接在地文化 [3][4] - 南京西路被视作"不可替代的资产" 公司以15年周期打磨项目 注重"时间复利" 通过文化黏性对抗流量焦虑 [5][6] 商圈升级与未来规划 - 张园城市更新项目一期2022年开业时首次将LV巴黎VIC体验空间引入中国 "路易号"标志着南京西路东端商圈升级为全球顶级零售目的地的关键一步 [4][5] - 当前开业区域仅占整个项目1/3 剩余2/3将于2024年中旬分阶段开放 明年底连通三条地铁线 进一步提升区域能级 [6] - 公司联合静安区政府推进商圈整体升级 目标是将国际零售理念与本地文化基因深度融合 实现社区生态重构 [5][6] 行业趋势观察 - 体验式消费转化效果显著 Moncler大秀后门店销售增40% 哆啦A梦特展带动嘉里中心周末客流涨50% [3] - 高端商业地产通过首展 首店等"流量发生器"提升即时租金并触发资产重估 文化IP与消费场景融合成为核心竞争力 [5][7]
从平凡到非凡:与明日巨头共同成长 ——读《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3:13
核心投资理念 - 长期持有卓越企业是创造巨额财富的关键策略 普通家庭主妇安妮·约翰逊的父亲通过30年持有沃尔玛、家得宝和微软股票 实现1000美元投资增值至280万美元 增长940倍 [4] - 科布里克管理的基金年均回报率达18.8% 是同期标普500指数回报的两倍 其投资方法论聚焦于识别具有十倍乃至百倍回报潜力的成长股 [5] - 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具有"大钱"潜质的公司 如1975年投资1万美元于星巴克 至2015年价值超过1500万美元 [6] 商业模式分析 - 投资者常犯的错误是过度关注产品本身 而忽视背后的商业机制 科布里克提出BASM框架(商业模式、假设、战略、管理)作为评估企业长期价值的核心工具 [7] - 麦当劳的成功并非源于汉堡产品创新 而是建立全球标准化运营系统的能力 这种可复制、可扩展的商业模式才是核心竞争力 [8] - 莫仕公司通过零债务财务结构、深度客户协作和持续产品创新 在电子连接器细分领域实现股价200倍增长 验证了平凡行业中隐藏投资金矿的规律 [9] 管理层评估 - 企业管理层品质是区分平庸与卓越投资的关键 科布里克通过观察CEO办公室整洁度等细节评估领导力 Sybase案例中 这种评估方法预判了480%的股价增长 [11] - 领导者应对失败的态度揭示企业潜力 史蒂夫·乔布斯从NeXT失败中学习的经历 为其重返苹果成功奠定基础 而柯达管理层因战略僵化导致市值从300亿美元跌至破产边缘 [12] - 评估管理层"基因密码"比财务分析更具预测性 投资本质上是对人的投资 卓越领导者能在资源有限时找到突破路径 [11][12] 战略与假设分析 - 企业失败常源于基本假设错误而非技术落后 柯达将自身定位为"胶片公司"而非"影像公司"的根本假设错误 导致其错过数码革命机遇 [13] - 战略代表"怎么做" 假设决定"为什么这样做" 亚马逊贝索斯1997年放弃短期盈利 专注百年企业建设的战略远见 使其最终转型为云计算和物流巨头 [15] - 伟大战略必须包含明确放弃的选择 星巴克早期坚持自营门店、拒绝特许经营和电视广告的战略取舍 塑造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16] 百倍股投资法则 - 可重复成功模式和长期持有策略是识别百倍股的核心 1985年百家热门科技股中 仅20家20年后仍保持卓越 其共同点是具备环境适应能力和模式可复制性 [18] - 时间复利效应是财富创造的终极动力 100美元以8%年回报率持有50年可增值至4690美元 巴菲特"永远持有"可口可乐的理念体现了投资本质 [19] - 市场波动不是真正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中 深入理解苹果生态系统的投资者在股价从200美元跌至78美元时逆势买入 最终获得30倍回报 [20][21]
揭秘“股神”巴菲特的3大财富密码,普通人也能抄作业!
天天基金网· 2025-05-31 12:20
大成基金陈铭:护城河包括几大类,第一个是从供给端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公司,所生产的 产品和服务有没有成本的优势。如果价格天生比别人有优势,成本天生比别人低,这就是护 城河。第二大类是从需求侧,这个在很多消费品或者是互联网企业里是非常常见的。 财经大咖郭施亮:我觉得,护城河归根到底就是在中短期时间里面,不会轻易被对手所模仿 所超越的优势。 精彩亮点 2 今 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宣布了一个重磅 决定 :将在年底卸任 CEO一职。这一消 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全球投资界激起千层浪,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将落下帷幕。 为了 深入探寻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与人生智慧,我们邀请了 大成基金制造组研究主管陈铭 以及 天天基金社区的财经作者郭施亮 两位嘉宾,将 聚焦 巴菲特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探讨他的 投资哲学、人生智慧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完整内容。 本期精彩亮点 精彩 亮点 1 : 股神教你挑公司:投资者如何找到企业的护城河? 时间和耐心:投资者如何在市场情绪中保持冷静?如何克服短线思维? 能力圈与专注:为什么看似简单的投资框架却很难被真正执行? 财经大咖郭施亮: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理想跟现实是不一致 ...
以多维矩阵深化投资者教育,引领价值投资本土化实践——九方智投独家冠名一财巴菲特股东大会
第一财经· 2025-05-06 21:36
2025年5月3日,全球投资界的年度盛事——巴菲特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如期举行。在这场被誉为"投资界春 晚"的盛会上,94岁的沃伦·巴菲特再次成为焦点。 九方智投控股(9636.HK)旗下九方智投也以第一财经2025 巴菲特股东大会直播独家冠名商身份,通过创新内容策划与深度参与,将这场价值投资的"朝圣之旅"转化为一 场全民投资者教育的实践。 从《巴菲特与七顿午餐》预热栏目,到两位首席投顾做客第一财经直播间三小时巅峰对话,再到九方金融研究 所资深研究员尤众元的前线直击——九方智投以"教育+场景"的立体化模式,推动着巴菲特投资哲学与中国资 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对中国2亿多股民来说,这也是一场价值投资与长期主义的深刻洗礼。 图为九方智投独家冠名第一财经巴菲特股东大会 《巴菲特与七顿午餐》预热:解码经典案例,构建认知体系 在股东大会召开前,九方智投推出《巴菲特与七顿午餐》特别策划,邀请到第一财经主持人朱小玉,她连续7 天对话九方智投投顾大咖,通过每日一期的深度访谈,系统解构巴菲特的投资智慧。栏目以"时间复利""价值 投资""风险控制""周期思维"等核心主题为脉络,结合可口可乐、日本商社等经典投资案例,剖析价值投资的 底 ...
连续十年正收益!债券老将“常胜”秘诀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4-02 12:12
一位债券老将的穿越周期法则。 "摈弃宏观叙事博弈。"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刘万锋以极端估值压力测试构建组合安全边际,避免因短期激 进策略导致组合出现较大回撤。 将组合稳健性置于收益性之上,信用下沉保持战略克制,刘万锋以极端估值压力测试构建组合安全边际。 "无论是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还是其他类型的投资产品,长期能够很好地生存是做投资底线的考量。"刘万锋对塞 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中理论的深度实践,使其管理的招商双债增强基金自2016年以来,历经2016年债灾、2020 年疫情冲击、2022年债基负反馈等极端行情,最大回撤始终控制在2.17%以内,充分印证了其"安全边际优先于收益 追求"的投资哲学。 这位拥有近16年穿越周期实战经验的投资老将,在不同宏观逻辑框架迭代中,持续优化投资体系,其管理的招商双 债增强基金实现连续十年正收益,自2016年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2.17%以内,成为时间复利的生动注脚。 面对2025年复杂市场环境,刘万锋提出要积极发挥团队协同机制,从宏大叙事驱动转向微观信号捕捉,从收益博弈 思维转向稳健配置体系。 穿越周期的安全边际法则 "债券投资需要兼具显微镜的洞察力与望远镜的格局观。"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