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女性意识
icon
搜索文档
内衣自由下 爱慕需要新故事
36氪· 2025-08-02 08:34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年创始人张荣明基于材料学背景研发"超弹性记忆合金文胸底托",1993年推出首款定价49元的高端文胸产品(当时城镇居民月均工资约190元)[1][7][8] - 1992年通过技术入股濒临倒闭的华美时装厂并担任厂长,实现产学研转化[1] - 2004年启动多品牌战略,2005年推出年轻化子品牌爱美丽及高端线LA CLOVER兰卡文[10] - 2021年推出海藻纤维睡眠衣作为30周年革命性产品,2023年合并运动子品牌为Aimer Move[12][32] - 截至当前拥有1700家门店覆盖200+城市及海外市场,形成覆盖内衣/家居服/床品/护肤等12个品牌的矩阵[2] 经营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营收31.63亿元(同比-7.71%),净利润1.63亿元(同比-46.56%)[3] - 核心品牌爱慕客群年龄35-45岁,子品牌爱美丽面临客群老化问题,线上销售占比低于主品牌[11] - 健康板块年增20%,计划布局银发经济;设计师线AIMER·CHUANG和义乳产品线爱慕健康表现向好[13][14] - 研发投入占比超3%,500人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近6%,拥有百万级人体数据库及自主模台技术[34][29] 产品与技术 - 无钢圈产品占比达50%,90年代已布局无钢圈品类,2016年推出跨尺码内衣解决选择难题[24][25] - 核心支撑技术覆盖钢圈/软托/无托产品,海藻纤维、牛奶纤维、医用级敏感肌面料构成材料创新壁垒[31][32][33] - 文胸内衣贡献45%营收,家居服占比27%且为疫情后增长最快品类[32] 渠道与营销策略 - 线下优势显著但租金成本攀升,计划升级旗舰店并增设咖啡区/定制区,推动"AIMER+"集合店模式[17][18] - 线上目标销售占比30%以上,探索AI运营及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营销[19][20] - 曾通过巩俐代言、17年内衣大秀建立品牌认知,现转向动物IP营销(如海獭代言)等年轻化传播[16][19]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女性意识觉醒推动无钢圈/简化尺码需求,优衣库催化无钢圈风潮,疫情加速舒适型产品普及[3][23] - 蕉内/内外/Ubras等新兴品牌主要冲击线上渠道,运动品牌切入运动内衣带来增量机会[26][27] - 中国消费者更追求防凸点/隐形设计,平衡实用与美观,与欧美性感化、日韩快时尚需求形成差异[29] 未来规划 - 聚焦爱慕主品牌运营、爱美丽品牌年轻化重构、海外市场拓展三大方向[35] - 出海2.0阶段重点布局东南亚及澳洲市场,延续2007年启动的国际化战略[35] - 通过店铺艺术化改造(Aimer Art项目)提升线下体验,同步优化线上线下一盘货体系[18][20]
全女综艺,更进一步
36氪· 2025-07-29 11:42
全女综艺市场现状 - 芒果TV《是女儿是妈妈2》、爱奇艺《姐姐当家》、腾讯视频《让我来唱》等全女性视角综艺集中上线暑期档,成为平台内容竞争焦点 [1] - 2025年全女综艺在女性表达上呈现微妙变化,从早期"浪姐"关注女性困境转向更细腻的身份探讨 [1] - 三档节目分别聚焦女性作为女儿、母亲、自我的三重身份,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的现实共鸣点 [2] 内容差异化创新 - 《是女儿是妈妈2》通过四组明星母女旅居观察,剖析原生家庭代际关系与情感模式差异 [2] - 《姐姐当家》记录30+女艺人日常生活,突出中年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实现间的平衡难题 [2] - 《让我来唱》打破职业标签,让程序员、家庭主妇等素人通过音乐竞演回归自我表达 [2] 女性议题深度挖掘 - 女儿身份议题:节目呈现黄圣依被母亲托举、陈梦因练球受责罚、程潇原生家庭缺爱等典型案例,反映东亚家庭普遍存在的成长压力 [4] - 母亲身份议题:谢娜时间分配焦虑、董璇重组家庭平衡、王琳单亲育儿等案例,揭示中年女性家庭职责与自我需求的根本冲突 [6] - 自我身份议题:素人音乐竞演剥离社会标签,直接展现女性个体价值与生命力的多样性 [6] 行业发展脉络 - 国内全女综艺可追溯至2004年《超级女声》,早期因社会认知局限未能持续推动变革 [9] - 2010年代选秀类全女综(如《创造101》)侧重偶像经济,女性仍处于被凝视地位 [9]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转折点,30+女星竞演模式真正突破年龄与事业困境叙事 [11] 内容迭代趋势 - 2020年后全女综艺井喷,腾讯《黑怕女孩》、B站《爱唱歌的大学生》等拓展说唱、素人赛道 [11] - 当前节目改进同质化问题,通过真实生活场景(非选秀真空环境)增强议题代入感 [13] - 创作趋势从口号式表达转向多维身份认可,更贴近普通女性现实困境 [13]
二百多年后,简·奥斯汀仍在“毁了”你的生活吗?
新浪财经· 2025-06-20 12:36
简·奥斯汀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 简·奥斯汀被美国文学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誉为英国文学史上堪比莎士比亚的女作家,但其生前仅出版四部匿名小说,声望远低于同时代作家如沃尔特·司各特和夏洛蒂·勃朗特 [4] - 19世纪英美文学界对奥斯汀评价不高,但20世纪后其文学地位显著提升,作品被广泛改编为影视作品并产生跨文化影响力 [4] - 当代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专门用奥斯汀小说阐释"圆形人物"理论,肯定其人物塑造的复杂性和艺术技巧 [8] 奥斯汀小说的核心主题与艺术特色 - 奥斯汀小说以英国乡村婚恋为题材,被同时代批评家认为题材狭隘、缺乏激情且人物缺点明显,但现代研究认为其艺术技巧高超,结构精妙且洞察力深刻 [6][7] - 奥斯汀借用"灰姑娘"叙事模式,女性角色多通过婚姻实现阶层提升,这一设计被认为比浪漫主义小说更理想主义 [10] - 作品融合现实主义与古典喜剧精神,通过细腻描写女性家庭生活反映社会结构,被威尔逊称为"18世纪最直言不讳的道德家" [11][12] 奥斯汀作品的影视改编与当代接受 - 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立"简·奥斯汀的乡村纪年"单元,精选五部改编影片展现不同代际导演的改编策略 [15] - 1940年版《傲慢与偏见》侧重戏剧性和喜剧效果但弱化社会洞察 [17] - 1995年李安版《理智与情感》注重人物精神世界,融合东方哲学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特质 [20] - 2020年版《爱玛》在服化道还原历史的同时采用现代叙事手法,符合当代观众审美 [25] - 2024年电影《简·奥斯汀毁了我的生活》创新性重构原著结构,探讨奥斯汀精神对当代女性的价值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