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我来唱》
icon
搜索文档
全女综艺,更进一步
36氪· 2025-07-29 11:42
全女综艺市场现状 - 芒果TV《是女儿是妈妈2》、爱奇艺《姐姐当家》、腾讯视频《让我来唱》等全女性视角综艺集中上线暑期档,成为平台内容竞争焦点 [1] - 2025年全女综艺在女性表达上呈现微妙变化,从早期"浪姐"关注女性困境转向更细腻的身份探讨 [1] - 三档节目分别聚焦女性作为女儿、母亲、自我的三重身份,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的现实共鸣点 [2] 内容差异化创新 - 《是女儿是妈妈2》通过四组明星母女旅居观察,剖析原生家庭代际关系与情感模式差异 [2] - 《姐姐当家》记录30+女艺人日常生活,突出中年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实现间的平衡难题 [2] - 《让我来唱》打破职业标签,让程序员、家庭主妇等素人通过音乐竞演回归自我表达 [2] 女性议题深度挖掘 - 女儿身份议题:节目呈现黄圣依被母亲托举、陈梦因练球受责罚、程潇原生家庭缺爱等典型案例,反映东亚家庭普遍存在的成长压力 [4] - 母亲身份议题:谢娜时间分配焦虑、董璇重组家庭平衡、王琳单亲育儿等案例,揭示中年女性家庭职责与自我需求的根本冲突 [6] - 自我身份议题:素人音乐竞演剥离社会标签,直接展现女性个体价值与生命力的多样性 [6] 行业发展脉络 - 国内全女综艺可追溯至2004年《超级女声》,早期因社会认知局限未能持续推动变革 [9] - 2010年代选秀类全女综(如《创造101》)侧重偶像经济,女性仍处于被凝视地位 [9]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转折点,30+女星竞演模式真正突破年龄与事业困境叙事 [11] 内容迭代趋势 - 2020年后全女综艺井喷,腾讯《黑怕女孩》、B站《爱唱歌的大学生》等拓展说唱、素人赛道 [11] - 当前节目改进同质化问题,通过真实生活场景(非选秀真空环境)增强议题代入感 [13] - 创作趋势从口号式表达转向多维身份认可,更贴近普通女性现实困境 [13]
前瞻下半年综艺:同题对打,越斗越猛
36氪· 2025-07-14 09:30
核心观点 - 下半年综艺市场将延续"同题对打"和"搞事话题"两大核心趋势 通过平台间同类型节目的高强度竞争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并借助话题性内容实现破圈传播 [3][12][14] 同题对打趋势 - 音乐综艺领域形成三强对决:《歌手2025》聚焦多世代歌手直播创新 《亚洲新声》展现00后亚洲歌手文化格局 《让我来唱》创造66直播间音乐竞技新体验 [3] - 喜剧综艺进入暑期档竞争:《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借助李宇春话题助推女演员破圈 《喜剧之王单口季2》以新人涌现制造爆冷话题 《喜人奇妙夜2》正筹备差异化内容 [5] - 厨艺综艺迎来复兴:腾讯视频《一饭封神》集结谢霆锋等六人评审团 汇集21钻黑珍珠和17星米其林团队成员 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作为S+级综艺由成功制作团队操刀 [7][8][10] - 婚恋综艺多方参战:腾讯视频《心动的信号8》作为长寿IP持续制作 优酷筹备S级明星情感节目《爱有千百种》对标芒果TV《再见爱人》 [10] 搞事话题策略 - 情感观察类节目通过明星八卦和亲密关系反思实现破圈 《爱有千百种》和《再见爱人》典型体现该传播规律 [14] - 创新节目模式涌现:爱奇艺《大娱乐家》首创喜剧综艺单元剧模式 结合社会热点设计环节 由严敏等顶尖人才参与制作 [16] - 旅行类综艺持续发力:芒果TV《花儿与少年7》集结那英等话题艺人 优酷《盲盒旅行局2·海岛季》需强化艺人爆点营销以应对竞争 [17] - 芒果TVIP储备丰富:下半年将推出《密室大逃脱7》《披荆斩棘5》《我家那闺女2025》等7档系列节目 均具备成熟落地能力 [19] 平台竞争格局 - 长视频平台通过同题竞争提升内容开发效率 同一题材面临市场公正检视促使平台严格把关质量 [3][12] - 平台需选择在大热赛道博出优质内容或将创意快速落地形成IP 以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地位 [19]
音综狂飙暑期档,但没什么搞头
36氪· 2025-07-07 11:37
暑期档音综市场概况 - 暑期档音乐类综艺数量多达六档,远超其他品类,呈现霸屏周末趋势 [1] - 电视台方面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六季》未收官即推出《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东方卫视推出全新厂牌《亚洲新声》,湖南卫视持续运营《歌手2025》 [1] - 长视频平台同步布局:爱奇艺《新说唱2025》回归,腾讯视频推出全女音综《让我来唱》 [1] 音综内容创新特点 - 《歌手2025》采用直播竞演形式,结合传统唱将与新生代流量,兼具新鲜感与话题度 [2] - 《天赐的声音》主打"抖音神曲再改造",通过专业歌手演绎大众化选曲,更易产生爆款歌曲 [2] - 《新说唱2025》强化竞技性并新增真人秀环节,垂直吸引说唱圈层受众 [2] - 《闪光的夏天》聚焦乐队文化,结合音乐节场景并升级舞台制作,侧重培养年轻音乐人 [3] - 《亚洲新声》首创海上游轮巡演模式,跨国音乐文化碰撞 [5] - 《让我来唱》创新采用全女性素人选手+直播赛制,形式多变且强化女性视角 [5] 市场表现与困境 - 音综数量激增但市场反馈低迷,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仅《歌手2025》进入六月综艺播放量TOP5,《新说唱2025》位列TOP10,其余音综未进TOP20 [7] - 行业面临爆款率持续走低问题,垂直细分策略导致受众圈层化,小众音乐门槛削弱全民性 [8] - 历史对比显示音综已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全民狂欢转向特定圈层内容 [8] 破局方向分析 - 《天赐的声音第六季》通过大众化选曲策略,在QQ音乐产生多首百万收藏歌曲(如《九万字》《我很快乐》),验证大众审美路线可行性 [10] - 当前音综过度依赖形式创新(如直播、全女阵容)和话题炒作,但音乐作品传播力不足 [10] - 行业需回归音乐本体,提升"造爆曲"能力而非制造话题,内容资产才是核心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