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艺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星空华文(06698) - 延长使用所得款项的预期时间表
2025-08-22 19:0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TAR CM Holdings Limited 星空華文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6698) 延長使用所得款項的預期時間表 茲提述(i)星空華文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日期 為2022年12月15日的招股章程(「招股章程」)「未來計劃及所得款項用途」一節; (ii)本公司日期為2023年1月19日的公告(「該公告」),內容有關部分行使超額配股 權、穩定價格行動及穩定價格期間結束;及(iii)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 度的年度報告(「年報」),當中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 的使用情況。除另有界定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招股章程及年報所界定者具有相 同涵義。本集團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其已議決延長使用全球發售所得款 項的預期時間表,詳情披露如下。 延長使用所得款項的預期時間表 截至2025年6月3 ...
全女综艺,更进一步
36氪· 2025-07-29 11:42
全女综艺市场现状 - 芒果TV《是女儿是妈妈2》、爱奇艺《姐姐当家》、腾讯视频《让我来唱》等全女性视角综艺集中上线暑期档,成为平台内容竞争焦点 [1] - 2025年全女综艺在女性表达上呈现微妙变化,从早期"浪姐"关注女性困境转向更细腻的身份探讨 [1] - 三档节目分别聚焦女性作为女儿、母亲、自我的三重身份,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的现实共鸣点 [2] 内容差异化创新 - 《是女儿是妈妈2》通过四组明星母女旅居观察,剖析原生家庭代际关系与情感模式差异 [2] - 《姐姐当家》记录30+女艺人日常生活,突出中年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实现间的平衡难题 [2] - 《让我来唱》打破职业标签,让程序员、家庭主妇等素人通过音乐竞演回归自我表达 [2] 女性议题深度挖掘 - 女儿身份议题:节目呈现黄圣依被母亲托举、陈梦因练球受责罚、程潇原生家庭缺爱等典型案例,反映东亚家庭普遍存在的成长压力 [4] - 母亲身份议题:谢娜时间分配焦虑、董璇重组家庭平衡、王琳单亲育儿等案例,揭示中年女性家庭职责与自我需求的根本冲突 [6] - 自我身份议题:素人音乐竞演剥离社会标签,直接展现女性个体价值与生命力的多样性 [6] 行业发展脉络 - 国内全女综艺可追溯至2004年《超级女声》,早期因社会认知局限未能持续推动变革 [9] - 2010年代选秀类全女综(如《创造101》)侧重偶像经济,女性仍处于被凝视地位 [9]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转折点,30+女星竞演模式真正突破年龄与事业困境叙事 [11] 内容迭代趋势 - 2020年后全女综艺井喷,腾讯《黑怕女孩》、B站《爱唱歌的大学生》等拓展说唱、素人赛道 [11] - 当前节目改进同质化问题,通过真实生活场景(非选秀真空环境)增强议题代入感 [13] - 创作趋势从口号式表达转向多维身份认可,更贴近普通女性现实困境 [13]
上半年综艺市场观察:从“姐姐综艺”到“高级快乐”
虎嗅· 2025-07-10 08:29
综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艺市场TOP10播放市占率被综N代主导,《乘风2025》《歌手2025》等占据榜单 [1] - 喜剧类和恋爱综艺是近年TOP10的变量因素,如2024年《喜人奇妙夜》《心动的信号 第七季》进入年度前十 [1] - 行业呈现"老中青"三代并存格局:综N代持续创新、中生代新综稳步发展、新生代产能扩张 [3][4] 代际革新与女性叙事 - "姐姐综艺"成为上半年最大亮点,60+银发群体如刘晓庆、叶童通过《一路繁花》《乘风2025》打破年龄刻板印象 [5][6] - 女性视角综艺爆发,包括芒果TV《姐姐妹妹抓娃娃》、爱奇艺《姐姐当家》及全女推理/音综等,推动社会对女性独立议题讨论 [7] - 代际冲突内容贡献高光片段,如李小冉直言导游头衔"狗屎"、七旬嘉宾高原狂奔等真实场景 [6] 垂直类型与新兴趋势 - 自然探索类综艺崛起,《旷野星球》《五十公里桃花坞 第五季》转战新疆雪山,契合公众对自然的空前需求 [8] - MBTI人格测试催生社交实验综艺,如短视频平台《敲开宇宙的门》主打i人社交反传统模式 [8][9] - 垂类内容涌现,涵盖潮玩(《我是隐藏款》)、赛车(《风驰赛车手》)、养生(《今日宜养生》)等Z世代兴趣领域 [10][11] 喜剧与音乐综艺竞争 - 喜综成为"情绪价值供给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通过性别议题等社会痛点内容引发热议 [13] - 下半年喜剧赛道将现《喜剧之王单口季2》《喜人奇妙夜2》对打,延续"小人物逆袭"内核与高口碑IP [14] - 音综呈现多样性:芒果TV《歌手2025》周播造热搜、爱奇艺《亚洲新声》国际化选拔、腾讯《让我来唱》全女综直播竞演创新 [15][16][17] 平台内容布局 - 短视频平台成为小而美综艺新阵地,《敲开宇宙的门》《闪亮的日子 第四季》实现口碑破圈 [9] - 长视频平台持续加码:优酷《闪光的夏天 第二季》邀韩红制作,储备《声而无畏》等新音综;腾讯每年至少推一档全新音综 [17] - 行业形成代际融合、自然探索、社交实验等多维度内容生态,满足观众情感需求深度表达 [17][18]
音综狂飙暑期档,但没什么搞头
36氪· 2025-07-07 11:37
暑期档音综市场概况 - 暑期档音乐类综艺数量多达六档,远超其他品类,呈现霸屏周末趋势 [1] - 电视台方面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六季》未收官即推出《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东方卫视推出全新厂牌《亚洲新声》,湖南卫视持续运营《歌手2025》 [1] - 长视频平台同步布局:爱奇艺《新说唱2025》回归,腾讯视频推出全女音综《让我来唱》 [1] 音综内容创新特点 - 《歌手2025》采用直播竞演形式,结合传统唱将与新生代流量,兼具新鲜感与话题度 [2] - 《天赐的声音》主打"抖音神曲再改造",通过专业歌手演绎大众化选曲,更易产生爆款歌曲 [2] - 《新说唱2025》强化竞技性并新增真人秀环节,垂直吸引说唱圈层受众 [2] - 《闪光的夏天》聚焦乐队文化,结合音乐节场景并升级舞台制作,侧重培养年轻音乐人 [3] - 《亚洲新声》首创海上游轮巡演模式,跨国音乐文化碰撞 [5] - 《让我来唱》创新采用全女性素人选手+直播赛制,形式多变且强化女性视角 [5] 市场表现与困境 - 音综数量激增但市场反馈低迷,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仅《歌手2025》进入六月综艺播放量TOP5,《新说唱2025》位列TOP10,其余音综未进TOP20 [7] - 行业面临爆款率持续走低问题,垂直细分策略导致受众圈层化,小众音乐门槛削弱全民性 [8] - 历史对比显示音综已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全民狂欢转向特定圈层内容 [8] 破局方向分析 - 《天赐的声音第六季》通过大众化选曲策略,在QQ音乐产生多首百万收藏歌曲(如《九万字》《我很快乐》),验证大众审美路线可行性 [10] - 当前音综过度依赖形式创新(如直播、全女阵容)和话题炒作,但音乐作品传播力不足 [10] - 行业需回归音乐本体,提升"造爆曲"能力而非制造话题,内容资产才是核心竞争力 [10]
“大音综”洗牌进行时,长视频远航博弈再迎卡位战
36氪· 2025-05-28 07:34
综艺市场格局 - 《歌手2025》首期CVB收视率0.42,第二期0.45,连续两期登顶同时段省卫收视榜首,70后、80后观众收视贡献值双双破1 [1] - 截至第二期播出次日12点,《歌手2025》共获全网热搜5386个,相关节目话题获得微博双榜18个"爆"级传播热度 [1] - 爱奇艺推出《亚洲新声》,首创"邮轮巡演+跨国竞演"模式,吸纳32组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00后新声歌手 [8] 平台竞争态势 - 芒果TV国际APP 2024年总下载量从2023年1.3亿增长至2.61亿,收入从6200万元增长至1.41亿元,实现"双倍增" [11] - 爱奇艺国际版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 [12] - 腾讯视频国际版WeTV同步上线《创造营亚洲 2》,自制综艺将成为其未来发力方向 [18] 内容创新与争议 - 《歌手2025》首发阵容国际化程度提升,海外歌手人数达三位,分别代表美国乡村、日本流行和欧美流行音乐类型 [13] - 单依纯夺冠引发争议,单依纯 难听登上微博热榜,观众批评其演唱"技巧过满,情感欠缺" [5] - 《亚洲新声》首期产出多个"神仙打架"名场面,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性 [10] 国际化战略布局 - 芒果TV与越南YeaH1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越南版《披荆斩棘的哥哥》等节目并取得亮眼成绩 [12] - 爱奇艺计划推出《中文泰酷啦》等跨越多个海外市场的项目,加码海外自制综艺 [16] - 芒果精品每年海外版权发行收入3000多万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收入5000多万元 [13]
韩星未被邀请,内娱抢购日货
36氪· 2025-05-16 17:57
中日韩娱乐合作趋势 - 外交合作新趋势下,内娱开始积极与日韩娱乐产业互动,但韩娱合作仍受"限韩令"影响未破冰 [1][3] - 日娱成为内娱主要合作对象,在电影、音乐、综艺等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合作,但群众感知度不如当年韩流 [3] - 日娱因"圈地自嗨"特性形成稳定合作模式,"糊"成为保护色 [3] 影视行业动态 - 2024年日片引进数量预计将创新高,打破2019年25部的记录,目前已上映14部 [4] - 头部日漫IP版权费涨至近千万美元,需2.5亿票房保本,较去年不足百万美元大幅上涨 [8] - 老片引进成为新盈利点,如2003年《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票房达1.4亿 [11] - 衍生品经济崛起,路画通过《铃芽之旅》《灌篮高手》周边创立GuGuGuGu品牌,已开9家门店和30个影院合作点 [11] - 2024年谷子消费爆发式增长,交易额同比激增105%,顶流IP包括《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咒术回战》 [13] 音乐市场发展 - 日本艺人成为音乐节标配,2024年出现全日音阵容音乐节如西湖音乐节 [14] - 音乐节热钱转向个唱市场,2024年一季度日音演出数量已超2023年全年,仅5月上海日音巡演就超50场 [14][15] - 日本音乐人受众虽小众但忠诚度高,演出票常一票难求 [16] - 日本音乐市场规模庞大,Snow Man实体CD销售额超7亿人民币,Mrs.GREEN APPLE数字流媒体收入超3亿人民币 [17][18] 综艺领域突破 - 芒果TV率先挖掘日本艺人红利,"浪姐4"美依礼芽成为成功案例 [19] - 日本艺人在综艺中普遍印象良好,如miyavi雅因"教育"向佐出圈 [19] - 2024年多档综艺引入日本艺人,如《歌手2025》邀请BENI,《亚洲新声》邀工藤静香,《这就是街舞》新增日本导师 [21] 行业深层分析 - 日娱传统势力受流媒体冲击出现解体迹象,如杰尼斯崩塌和电视台掌控力下降 [23] - 日娱对海外市场反应迟缓,信息差成为商业机会,中介角色被绕过现象增多 [23] - 与韩娱相比,日娱合作难度更大但稳定性更高,需要针对性策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