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产业链

搜索文档
妙可蓝多发布2030愿望图景
经济网· 2025-07-24 16:17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5年是妙可蓝多进军奶酪行业第十年,具有里程碑意义[1] -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推动了中国市场的"奶酪启蒙"[1] - 从地方性乳企成长为全国领先的奶酪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 行业地位与贡献 - 中国奶业协会肯定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奶酪产业高质量发展[1]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认可公司作为领军企业重新定义奶酪消费场景[1] - 通过产品差异化供给减少液奶市场同质化竞争[1] 战略规划与愿景 - 提出2030愿景蓝图,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本土原制奶酪产业[2] - 未来五年将践行"两大核心策略"与"五大战略保障"[3] - 致力于打造完整奶酪产业链,坚持使用中国优质奶源[2] 行业发展趋势 - 奶酪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结合[3] - "两油一酪"(稀奶油、黄油、原制奶酪)消费场景不断拓展[3] - 固态乳制品将消耗更多原料奶,调节上游供需平衡[3] - 参照欧美国家40%-50%原料奶制奶酪比例,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3]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通过奶酪棒成功开启消费者认知[1] - 开发手撕奶酪、鳕鱼奶酪、一口奶酪等时尚休闲产品[1] - 奶酪成为新兴的、具有高势能价值的优质品类[2] - 品类创新是大势所趋,符合健康化、高品质化消费趋势[2]
【干货】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19 11:11
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 - 奶酪产业链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上游涉及奶源供给(奶牛养殖、原料奶采集)和添加成分(凝乳酶、乳酸发酵产品、乳化盐等),中游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生产(中国以再制奶酪为主),下游包括餐饮端(西式餐厅、新式茶饮、烘焙)和零售端(电商、商超、便利店)[1] - 上游奶源供应商包括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越秀辉山等,添加成分供应商有潍坊英轩、柠檬生化等;中游生产商国内以蒙牛、伊利、妙可蓝多为代表,国外有安佳、卡夫亨氏等;下游零售端线上平台包括淘宝、京东,线下有沃尔玛、全家便利店等,餐饮端涵盖肯德基、喜茶等[2] - 产业链区域分布呈现北方供给(内蒙古、黑龙江等牧业区)、南方及沿海消费特点,中游企业多聚集于沿海地区,下游新式茶饮/烘焙集中在广东、上海等地[6] 奶酪行业成本与价格机制 - 再制奶酪(如奶酪棒)成本结构中,若奶酪含量>50%则原料成本占比超50%,包装和加工费用分别占17%、28%;若奶酪含量30%,原料成本降至47%,包装及加工成本占比超50%[9] - 价格传导机制由供应端(养殖/原料奶/人力成本)、制造端(生产成本+供需溢价)、经销渠道(品牌溢价+渠道成本)逐级传导,消费需求弹性反作用于全链条形成闭环[12] 奶酪行业价值链分析 - 上游奶源供给毛利率较高,成为乳企争夺重点,多家企业向上游延伸以稳定奶源供应;中游代表企业妙可蓝多毛利率达45%-50%,下游经销商毛利率为29%-33%[13] 行业主要参与者 - 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业(600597)、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天润乳业(600419)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