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权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民主已成“僵尸”?
虎嗅· 2025-09-28 14:58
美国民主现状评估 - 美国民主制度的外壳虽存但内部已被权力、冷漠与技术掏空,选举不再公平,法院运作迎合权力,媒体因恐惧和收买逐渐失声 [2] - 公民社会表面延续但实际如同"僵尸"般苟延残喘,这种"看似正常"的威权主义比传统极权更危险 [3] - 对总统权力的法律、宪政及社会层面制衡已变得非常薄弱,使其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18] 现代威权主义特征 - 现代威权主义表现为民主制度逐渐受侵蚀,反对党、司法机构、媒体和公民社会团体失去生命力,成为制造民主假象的"僵尸机构" [9] - 这类政权有宪法但已失效,选举举行但不再公平自由,公务员需证明对领袖的个人忠诚而非能力 [10] - 法院法官任命依据政治观点,判决为领袖政策背书,法治沦为对朋友施恩和对敌人迫害,三权分立协定脆弱 [11] - 政权无严肃意识形态,只有空洞口号,领袖及亲信利用职位维系权力和中饱私囊,腐败司空见惯 [12][13] - 通过充足卡路里和炫目娱乐让公众安于现状,主导情绪是冷漠与犬儒,最有效控制工具是分散注意力、制造混乱和挑起分裂 [14] 社会分化与媒体环境 - 政权通过将选民分化为"我们"(真正人民,如工人阶级、农村居民)和"他们"(受益精英、外国人、少数族裔)来发展壮大 [15][16] - 媒体未完全噤声但受煽动性言论、调查和诉讼恫吓,记者需掂量报道后果,主要媒体落入领袖朋友控制,独立媒体苦苦挣扎 [16] - 威权政权及盟友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发布铺天盖地谎言,制造对真相不确定性,使公众束手无策并选择置身事外 [17] 技术对民主的影响 -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与政治威权趋势交织,AI重塑信息获取方式,可能削弱独立思考、公共参与和人性深度 [4] - 社交媒体对民主造成损害,算法帮助公众丧失自治艺术,包括思考判断能力、对话辩论技巧及对自由价值观信念 [23] - 人工智能可能用算法取代人类决策能力,承诺像威权政权一样取代人类,两者均是对人类可能性的摒弃 [35] 公民社会与教育角色 - 高等教育机构未能完成培养民主公民使命,变得昂贵并创造新有文凭贵族阶层,加剧经济不平等和政治极化 [36] -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变得晦涩政治化,显得与社会无关甚至充满敌意,学术界对保守观点不友好,超过一半学生害怕说出想法 [36] - 为民主而受教育意味着倾听、接触和辩论不同甚至令人不安观点,同时要对民主侵蚀寸步不让,这需要练习 [37]
暴力事件频出 美国政治极化撕裂民主外衣
中国青年报· 2025-07-16 08:02
美国政治极化与社会动荡 -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移民政策上分歧显著 共和党主张驱逐非法移民 而民主党主导的"深蓝州"强调保护移民权利[1] - 能源政策对立加剧 共和党推动化石能源开采以促进制造业回流 民主党则侧重清洁能源发展与绿色补贴[1] - 社会福利与税收政策激化阶级矛盾 特朗普减税法案削减医保等福利 主要使大企业和富人受益[2] 经济与社会结构性问题 - 美国贫富分化加剧 "劫贫济富"政策可能对经济产生长期负面影响[2] - 社会流动性衰退与政府信任流失 导致暴力事件频发 2024年国会警察局收到9400多起威胁事件 是10年前的两倍多[2] - 联邦政府将国会警察局预算增至8.33亿美元 较2020年4.64亿美元近乎翻倍 但未明确安保措施具体增资金额[2] 技术与信息生态影响 - 生成式AI被用于政治诋毁 可能加剧社会分歧和反政府情绪[3] - "信息茧房"与深度伪造技术放大极端内容 算法推送虚假信息直接激化社会矛盾[3] 政治体制演变趋势 - 政治学家调查显示 美国可能从自由民主滑向威权主义 行政权力扩张导致三权分立机制失灵[4][5] - 特朗普政府干预媒体报道和惩罚政治对手等行为 是政治极化的具体表现[5] - 经济不平等为民粹主义提供土壤 但两党均缺乏有效解决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