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芯片扩产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扩产设备先行,存储缺货催生设备投资热
第一财经· 2025-11-10 22:49
文章核心观点 - AI浪潮驱动存储芯片需求爆发,导致全球性短缺并引发涨价,国际原厂将资本开支倾斜于HBM等高端产品,使得传统存储供需缺口预计持续至2026年 [3][5][7] - 存储短缺催生了国内厂商的扩产预期,半导体设备作为扩产前置环节率先受益,设备国产化浪潮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 [3][6] - 国产半导体设备商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净利润高速增长,存货与合同负债指标持续攀升,显示订单饱满,技术已在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工艺取得突破 [8][9][10] 存储短缺催生扩产预期 - 存储芯片本轮上行周期由AI服务器、多模态应用等需求爆发带动,导致缺货涨价 [5] - 10月各存储型号价格加速上涨,环比涨幅从40%至100%不等,11月涨价势头未减,全球龙头闪迪宣布NAND闪存合约价格大幅上调50% [6] - 国际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服务器DRAM和HBM,退出低端市场,挤压了手机、PC等消费电子产能,造成结构性缺货 [6] - 市场共识认为AI带来的存储缺货将持续,招商证券研报指出2026年上半年存储行业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价格涨势有望延续 [7] 国产设备三季报亮眼 - 半导体中信成份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总和852.07亿元,同比增长31.54%,归母净利润总和120.55亿元,同比增长32.63% [8] - 多家设备公司实现高速增长:拓荆科技前三季度营收42.2亿元同比增长85.27%,净利润5.57亿元增幅达105.14%;中微公司营收80.63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12.11亿元增长32.66%;长川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42.14% [8] - 存货指标显示订单饱满:北方华创存货为301.99亿元,较年初增长近80亿元;中微公司存货达81.94亿元,拓荆科技为80.69亿元,均较年初增长逾10亿元 [8] - 合同负债指标预示高能见度: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三季度末合同负债金额均超过40亿元,其中拓荆科技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19.1亿元或64% [9] 设备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 - 存储芯片制造是半导体工艺的皇冠,其扩产将显著带动刻蚀与薄膜沉积两大类核心设备的需求 [9] - 北方华创今年上半年迎来立式炉、物理气相沉积装备的第1000台整机交付里程碑,并发布离子注入设备、电镀设备等新产品 [10] - 中微公司前三季度刻蚀设备收入61.01亿元,同比增长约38.26%,其超高深宽比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新开发的LPCVD、ALD等多款薄膜设备已顺利进入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