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术独立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院院士呼吁:减少对顶级期刊的盲目崇拜
第一财经· 2025-11-04 17:10
中国数学学科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学学科已取得显著进步但总体仍处于跟随者地位 主要在他人开创的领域深耕而非创造大量原创性成果 [3] 数学之美的内涵与感知 - 数学之美体现在外在形态的视觉和谐与抽象思维逻辑证明的力量中 例如分形几何图形的和谐及素数无穷等经典证明带来的震撼 [5] - 许多人感受不到数学之美往往因学习过程被功利导向所束缚 以完成作业应付考试为目标难以体会抽象思维的惊奇与愉悦 [3][4] - 恰当引导与减少功利性压力能让学生被数学结构之美证明之美吸引 从而可能长期投身数学事业 [5] 推动数学发展的建议 - 建议鼓励学术独立与单纯求知动机 减少对顶级期刊与外部指标的盲目崇拜 回归以做出伟大工作为目标的评价取向 [5] - 学术环境需要容许失败与长期探索 学者个人应保持单纯与热爱 把做学问本身作为快乐而非追逐荣誉 [5][6] - 青年学者应关注工作的历史价值而非短期荣誉 学术道路越单纯能走得越好越远 成果奖项应是副产品 [6]
席南华院士:减少对顶级期刊的盲目崇拜
第一财经· 2025-11-04 14:35
中国数学学科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学学科已取得显著进步但总体仍处于跟随者地位多在他人开创的领域深耕而非创造大量原创性的自家花园 [1] - 实现从跟随者向原创前沿的转变需要制度层面的调整和学术心态与文化氛围的改变 [1] 数学之美的内涵与影响 - 数学之美体现在外在形态的视觉和谐以及抽象思维与逻辑证明的力量中分为形美与思维美两类 [1][2] - 数学之美能像初恋般打动人心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对罗素的童年影响 [1] - 思维美体现为出人意料的几何巧合简洁有力的证明带来的逻辑震撼如素数无穷和根号2是无理数的经典证明 [2] - 黎曼关于素数分布的工作引发出一整套深刻的数学体系体现了数学对象内涵的丰富性与思维的深度 [2] 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 - 许多人感受不到数学的美往往因学习过程中被功利导向所束缚以完成作业应付考试为目标 [1] - 恰当地引导与少一些功利性压力能让学生更容易被数学的结构之美与证明之美所吸引 [3] - 教师的作用与心态的调整对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至关重要 [3] 学术评价体系与科研生态 - 建议鼓励学术独立与单纯的求知动机减少对顶级期刊与外部指标的盲目崇拜回归以做出伟大工作为目标的评价取向 [3] - 顶刊崇拜把评价权交给他人不利于原创性工作开展真正的原创常伴随不被理解或难以通过评审的问题 [3] - 学术界应有更宽容的生态与更强的自我判断能力容许失败与长期探索 [4] - 学术环境需要长期主义与独立精神学者个人应保持单纯与热爱把做学问本身作为快乐而非追逐荣誉 [4] 学术成就与价值导向 - 提醒青年学者关注工作的历史价值而非短期荣誉以历史上许多未获大奖但贡献卓著的数学家为例 [4] - 菲尔兹奖是上世纪30年代后设立以前数学家做数学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奖关键看工作能否在历史上存留 [4] - 学术道路越单纯能走得越好越远把快乐变成指标负重太多消耗精力难以达到很高境界或取得很大成就 [4]
短暂喘息!哈佛大学暂时保留国际生招收资质,30天后呢?
第一财经· 2025-05-30 14:43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招生资格听证会 -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批准哈佛大学提出的初步禁令请求,暂时叫停特朗普政府取消该校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政策 [2] - 初步禁令将至少在下次听证会前有效,下次听证会日期尚未确定 [2] - 国土安全部仍计划通过行政途径撤销哈佛的"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 [2] 听证会背景与过程 -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以"支持恐怖主义行为"为由暂停哈佛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6] - 哈佛大学5月23日提起诉讼,法官当日发布临时限制令(TRO)暂停政府决定 [6] - 5月29日听证会主要讨论是否延长TRO或批准初步禁令 [6] - 听证会前政府给予哈佛30天时间对政策提出异议 [6] 法官裁决依据 - 法官认为政府最新通知不足以保证不会采取其他措施如撤销学生签证 [7] - 法官强调有必要发布命令以确保现状维持 [8] - 哈佛国际办公室主任提交声明详述政策撤销带来的严重后果 [8] 双方立场 - 哈佛律师主张政府持续侵犯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 [10] - 哈佛认为政府行为是报复性且不公平 [11] - 政府律师表示法院阻止行动"毫无必要" [7] - 白宫新闻秘书暗示法官判决"过了" [11] 潜在影响 - 若禁令未能维持,哈佛将面临约30亿美元联邦研究资金被冻结和1亿美元合同支持取消 [11] - 国际学生流失将威胁美国人才生态和高等教育国际声誉 [11] - 事件被视为美国高等教育在政治与学术间寻找平衡的关键分水岭 [3]
突发!特朗普政府给予哈佛“30天限期”提交证据,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5-30 00:15
美国政府与哈佛大学的SEVP认证争议 - 美国国土安全部向哈佛大学发出撤回SEVP认证的意向通知,给予30天期限提交反驳证据 [1][2] - 特朗普政府暂缓立即撤销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招生资格,改为30天行政程序期 [1][2] - 若哈佛大学未在30天内回应,SEVP认证将被不可上诉地撤销 [3][4] 事件背景与法律程序 - 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此前发布临时限制令,要求维持现状直至29日听证会 [1] - 哈佛大学23日提起诉讼,指控政府禁令违法,并称撤销认证将导致2025-2026学年无法招收F/J类签证国际学生 [2][3] - 美国政府取消与哈佛大学约1亿美元合同及26亿美元联邦研究经费,并威胁其免税地位 [4] 政策影响与国际反应 - 特朗普建议将哈佛国际学生比例从25%降至15%,27日全美国际学生签证面试被叫停 [4] - 瑞典学者指出美国可能削弱其在全球科研交流中的领导地位,欧洲或成人才转移受益者 [1][5]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认为政策将损害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声誉,导致学生转向加拿大、英国等替代目的地 [5] 学术与人才流动潜在影响 - 国际学生为美国高校贡献智力资源与文化多样性,签证收紧或导致科研人才断层 [5] - 美国高校长期依赖全球人才输入,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其博士项目、实验室建设及学术竞争力 [5]
哈佛大学答南都:国际学生禁令前所未有,对非法报复强烈谴责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0:24
美国政府取消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招生资质 - 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 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 现有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1] - 该决定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哈佛大学已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临时限制令动议 [1] 哈佛大学的诉讼与回应 - 哈佛大学认为美国政府行为是对其拒绝联邦控制学术决策的非法报复 请求法官立即阻止国土安全部部长命令 [1] - 校方指出4月美国政府曾试图干预运营方式 招生和教学内容 并采取冻结联邦研究资金 威胁取消免税地位等手段 [1] - 哈佛大学批评国土安全部除名行为缺乏必要程序 称包括总统在内的官员已暴露报复意图 [1] - 校方评价政府惩罚前所未有 毫无根据 堪称任意武断的典范 未考虑学校及数千名学生信赖利益 [2] 哈佛大学校长声明与法院临时限制令 - 哈佛校长称禁令是特朗普政府报复举措的延续 因学校拒绝放弃学术独立及屈服于非法管控 [2] - 校长强烈谴责该非法行径 表示将支持受影响国际学生 确保哈佛继续向世界开放 [3] - 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对禁令发出临时限制令 要求在听证会前维持现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