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
搜索文档
中国数学家再中数学四大刊,兰州大学首篇:突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性”限制
量子位· 2025-10-22 13:48
鱼羊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兰州大学刚出了篇数学四大刊! 作者是 兰州大学耿俊教授 和 西湖大学申仲伟教授 ,论文已经被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数学新进展》) 接收。 《数学年刊》、《数学学报》、《数学新进展》和《美国数学会杂志》并称为数学四大刊,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数学顶级期刊,每年中国研究 机构中选论文经常不超过10篇。 这项研究,围绕的是流体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斯托克斯方程。 具体来说,是研究斯托克斯算子在非光滑区域里的无穷范数预解估计。 ——别慌,咱浅浅地做个简化翻译,大概意思就是,两位数学家想搞清楚,在边界不那么规则的空间里,比如自然河道而非光滑的管道中,流 体运动相关的数学方程解的范围和规律。 可以理解为,是为斯托克斯方程在相当广的范围内找到了更通用的数学规律。 这也是兰州大学首篇数学四大。 揭示斯托克斯方程在非光滑域内更普适规律 两位数学家瞄准的是流体力学理论里的一个关键缺口: 描述粘稠流体运动的斯托克斯方程,在非光滑边界空间里,流体的速度和压力还没有找到可靠的最大值约束规律。 $$\left\{\begin{array}{ll}-\D ...
韦东奕等获奖?最新回应
齐鲁晚报· 2025-09-24 10:43
项目奖项进展 - 北京大学章志飞和韦东奕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通过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初评建议等级为二等奖 [1] -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2] - 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结果进入为期15天的公示期,若无异议则进入下一阶段,最终结果以官网信息为准 [1] 项目提名与学术背景 - 项目《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的提名者包括黄飞敏、李嘉禹、张旭、范辉军、雷震,均为国内数学领域领军人物 [2] - 韦东奕近日与章志飞、邵锋合作在数学界顶级期刊《Forum of Mathematics, Pi》发表关于超临界散焦非线性波动方程爆破现象的研究 [3] - 国家自然科学奖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奖”,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李四光等知名专家曾获奖 [1]
陶哲轩都拿不到暑期工资,被迫给自己和学生筹钱
猿大侠· 2025-09-13 12:11
事件概述 - 顶级数学家陶哲轩因其所在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被暂停而无法获得暑期工资 [1][2] - 美国于今年7月25日突然暂停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资助,金额高达5亿美元 [4] - 尽管联邦法院在8月12日决定恢复部分拨款,但截至9月初资金仍未到位 [5] 对科研生态系统的冲击 - 美国科学基础设施在六个月内遭受全面冲击,导致进行到一半的科研项目被取消资助,培养下一代研究人员的奖学金被大幅削减 [12] - 联邦拨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被取消或暂停,导致数十亿美元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和实验被中断 [15] - 此类决定侵蚀了美国研究生态系统的独立性 [12] 对机构与合作的直接影响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面临生存威胁,其近期获批的五年延期拨款被突然切断,包括前期拨款的未使用资金 [16] - 研究所依赖紧急筹款和个人捐款才得以避免当下窘境,可能维持运营至年底,但这并非运营世界级科学机构的可持续方式 [17] - 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持续投资曾有效推动大学、实验室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为理论突破和实际技术奠定基础 [14] 对研究生与年轻学者的影响 - 资助中断主要影响研究生群体,经费用于支持他们的研究、出差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这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6][21] - 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允许研究生暂停教学工作以专心科研,经费断裂将导致这些基础科研养分消失 [21] - 资金不稳定迫使学生在论文关键阶段寻找兼职维持生活,导致研究计划拖延,并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 [23] 个人回应与行业现象 - 陶哲轩将精力从科研转向筹款活动 [7] - 陶哲轩表示,一年前他对于是否会离开美国的答案是否定的,但现在不再确定 [24] -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包括基层研究人员对经费普遍不足的共鸣,指出经费问题不仅影响年轻学者,也波及顶尖专家 [20]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揭晓
解放日报· 2025-09-11 09:48
奖项颁发 -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临港揭晓 "智能科学或数学奖"授予斯坦福大学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 表彰其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1] - "生命科学或医学奖"授予康奈尔大学斯科特·埃默尔和犹他大学韦斯·桑德奎斯特 表彰他们在受体膜蛋白转运与降解细胞机制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1] 学术贡献 - 孙理察解决了看似不可攻克的问题 创造了重新定义几何分析框架的数学工具 激励了几代几何学家[1] - 微分几何被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 数论被应用于密码学 数学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变得日益重要[1] - 两位生命科学奖得主成功破解了细胞膜蛋白在细胞内被捕获和降解的长期难题 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如何利用该过程制作包膜[1] 国际评价 - 韦斯·桑德奎斯特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科学领域的领导者 许多关键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期待探索合作可能性[2] 活动安排 -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在临港新片区开幕 届时举行顶科协奖颁奖典礼[3]
陶哲轩,弹尽粮绝?
虎嗅· 2025-08-04 07:37
科研经费冻结事件 - 美国政府以UCLA研究环境存在种族偏见为由,通过NSF、NIH等机构暂停对该校的联邦科研资助 [2][3] - 近500个NIH拨款项目和2个能源部拨款项目被冻结,涉及2024年NIH提供的超5亿美元资金 [13] - UCLA校长Julio Frenk称此举不仅打击研究人员,也损害依赖前沿成果的美国公众利益 [16][17] 陶哲轩团队影响 - 陶哲轩个人研究经费被暂停,被迫延迟领取夏季工资以维持研究生资助 [5][6] - 团队几乎无资源继续研究,且当前冻结经费仅占其总受影响资金的小部分 [7] - 原定2024年接任IPAM特别项目主任的计划面临不确定性 [36] IPAM研究所危机 - IPAM应急资金仅能维持数月运转,新一轮五年资助金额已大幅缩减 [9][20] - 该机构以跨学科"Long programs"著称,曾促成压缩感知等突破性成果(如医学MRI提速10倍) [22][26] - 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早期职业学者提供交叉学科机会,若关闭将重创下一代数学科学家培养 [32][35] 学术合作与成果 - 陶哲轩2023年通过IPAM策划"机器辅助证明"研讨会,串联数学、计算机科学及业界研究者 [27][29] - IPAM项目历史上帮助陶哲轩等学者建立关键合作基础(如1997年调和分析项目) [33][34] - 网友指出此类研究对美国保持科研领先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38]
造神韦东奕
虎嗅APP· 2025-06-09 18:37
数学明星与数学家的区别 - 社会大众眼中的数学明星与数学家存在明显鸿沟,竞赛能力不等于学术能力 [8][10] - 数学竞赛强调解题技巧,而学术研究需要探索未知领域和提出原创理论 [10][11] - 韦东奕的IMO满分金牌体现解题能力,但学术创新潜力尚未充分展现 [13] - 流量叙事常误导公众将竞赛成绩视为数学能力的唯一标准 [14] - 数学家的核心职责是推动学科发展而非解决已有问题 [16][17] 数学贡献等级划分 - 数学贡献体系分为九级,评价标准包括数学体系贡献、学科创建等 [20] - TOP1级为数学体系奠基者如欧拉、高斯、牛顿、欧几里得 [21][22] - TOP2级为学科创立者如笛卡尔、黎曼、希尔伯特、庞加莱 [24][25] - TOP3级为重要学科分支奠基者如伽罗瓦、冯·诺依曼、康托尔、诺特 [28][29] - TOP4级为理论体系完善者如勒贝格、哥德尔、克莱因、狄利克雷 [31][33] - TOP5级为提出或解决重大数学问题者 [34] - TOP6级为获得国际大奖者 [35] - TOP7级为年轻一代有代表性数学家如舒尔茨、佩雷尔曼、陶哲轩 [37][38] - TOP8级为竞赛型人才与数学研究人员 [40] - TOP9级为数学素养极高的爱好者 [41] - 韦东奕目前处于TOP7~TOP8等级 [41] 华人数学家的等级划分 - 华人数学家分为七级,评价标准包括学术地位、理论贡献等 [43] - TOP1级为陈省身等可与世界顶尖数学大师比肩的人物 [45] - TOP2级为已去世的数学领军人物 [46] - TOP3级为在世顶尖华人数学家 [47] - TOP4级为杰出代表如苏步青、华罗庚、冯康、丘成桐、陶哲轩 [50][51] - TOP5级为学术造诣深厚的数学人物 [53] - TOP6级为青年才俊和骨干如彭实戈、林家翘、张益唐、许晨阳 [57][58] - TOP7级为普通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数学工作者 [60] - 韦东奕在华人数学家中处于TOP6~TOP5等级 [61] 韦东奕的学术研究 -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 [82] - 在流体力学方程方面提出新的正则性判据和耗散项处理方法 [85] - 在波动方程与非线性分析方面研究散焦非线性波方程的衰减特性 [86] - 在几何分析问题方面可能获得调和映射、Yang-Mills方程等结果 [87] - 在随机矩阵谱分析上有所突破 [88] - 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刊物上,得到同行专家关注 [88] 公众对韦东奕的追捧原因 - 韦东奕的"学术极客"形象契合公众对数学家的想象 [64] - 天才人设符合大众对科学家举止怪异、生活简朴的刻板印象 [65][66] - 平台算法和媒体助推使其迅速走红 [67][68] - 作为学术偶像迎合了公众对精神偶像的需求 [69] - 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也推动了对其的追捧 [70][71] 核心争议 - 争议焦点在于韦东奕是顶尖做题家还是顶尖数学家 [73] - 支持"做题家"论调者强调其竞赛履历但质疑其学术成果 [73] - 辩护者认为其已解决陶哲轩猜想等公开问题,展现科研潜质 [75][76] - 与陶哲轩等数学大师相比仍有差距,但未来有成长空间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