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即服务

搜索文档
新推「三大智能体」背后,藏着360对安全的最新思考
雷峰网· 2025-08-14 14:59
核心观点 - AI智能体正在重塑安全行业格局,360安全云通过三类智能体(安全、管控、企服)实现安全运营效率的质的飞跃,将传统人工时代的"三堆"战术升级为AI驱动的自动化闭环[6][7][13] - 360凭借超2EB安全大数据和六年国家级攻防演习经验,构建了智能体落地的双重护城河(数据质量+场景验证),使威胁检测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误报率降至个位数[8][9][10] - "安全即服务"理念推动行业从硬件采购转向能力订阅,360通过五大标准化体系将国家级安全能力赋能5000+客户,合作伙伴复购率达95%[19][20][22] 技术突破 - 安全智能体实现威胁发现数量比人工提高3倍,速度提升10倍,准确性提高20%,高级专家需求减少3倍,单工单处理时长仅25分钟[14][15] - 管控智能体建立自动化决策中枢,实现企业内资产/行为/数据的体系化管理,应对行业从"单纯防护"向"数据安全"的需求转变[15] - 企服智能体达L4级别,在合同审核场景可像20年经验专家般分析条款公平性并识别潜在风险,使业务环节时间投入缩减50%以上[16] 行业变革 - 传统SOC模式人均年处理2.4万条告警但真实事件检出率不足3%,AI智能体通过"算力替代稀缺人力"缓解全球350万网络安全人才缺口[7][8] - 智能体分级标准显示行业分水岭在于AI角色定位:Chatbot问答属"副驾",事件流程自动化属"智驾",数字员工协同作战才是"主驾"[16] - 合作伙伴案例显示:南通AI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实现春节无驻场值守,江苏泛亚10天建成运营中心并实现机场600终端全景管控[20][21] 数据资产 - 360拥有90亿恶意域名库和300亿全网攻击样本,安全大脑每日分析全网数据为智能体提供训练素材[10] - 托管服务客户超5000家,合作伙伴案例中单月处理5504起事件且闭环率100%[15][22] - 标准化交付体系使合作伙伴最快三周具备国家级运营能力,机场客户实现从被动应对到全天候主动防护的转型[21]
全新360安全云重磅发布:AI智能体驱动“安全即服务”新未来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22:12
产品发布与战略定位 - 360安全云举行新品发布会 推出全新安全云产品并深度诠释安全即服务理念 [1] - AI技术正深刻变革千行百业 传统互联网产品与商业模式将被全面重塑 [1] - 360集团ALL in AI 率先布局基础大模型并在toC toB toG toSMB领域进行全栈式AI应用布局 [1] 技术架构与产品特性 - 以国家级攻防实战能力 360安全大脑和安全大模型为技术底座 通过AI智能体重构安全运营模式 [1] - 提供标准化可视化服务及交付 打造企业级数字化安全与管理SaaS解决方案 [1] - 面向企业级客户提供AI驱动的一站式安全运营服务平台 实现0门槛低成本国家级网络安全防护 [1] - 整合行业领先智能体能力 全域安全能力 安全专家团队及20年安全实战知识储备 [2] 业务场景与产品矩阵 - 聚焦安全 人效 办公三大核心业务场景 全新发布安全 管控 企服三大类智能体 [2] - 三大智能体驱动从安全底座到业务效能 助力企事业单位实现全链路AI升级 [2] - 大幅减少安全运营人力投入 激发人效并显著提升业务效能 [2] 合作模式与市场拓展 - 首创联营联运合作模式 以四大优势五大标准化赋能合作伙伴 [2] - 助力合作伙伴快速搭建具备国家级安全能力的联合运营中心 [2] - 联合运营中心已覆盖全国118城 合作伙伴超140家 [2] - 未来近400家联运中心将持续铺开 作为区域数字经济服务枢纽 [2]
驯服AI“猛虎”,企业需有治理思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52
AI安全与治理 - 诺奖得主辛顿将超级AI比作"养不大的老虎",强调必须训练AI"不想消灭人类",安全投入从"可选项"变为与算力、数据并列的必要生产要素 [1] - 前谷歌CEO施密特呼吁"先立规矩再谈创新",建议企业自行搭建可计算、可审计、可问责的安全标准,将安全市场内部化 [2] - AI治理需构建"差异化责任"体系,通过分级付费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开源生态可能成为打破治理僵局的变量 [2] - 全球AI竞赛焦点正从"算力军备"转向"安全红利",引发产业链上游安全芯片、中游AI安全云平台、下游安全认证三重重构 [2]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安全即服务"(Safety-as-a-Service)商业模式可将合规成本转化为竞争壁垒,先跑通者将获得优势 [2] - 价值分配机制重塑,提供算法审计服务的企业获得订单溢价,开源策略带来市场份额增长,"安全换市场"模式改写"规模为王"逻辑 [3] - 全球化策略需差异化:欧美市场采用"合规优先",新兴市场采用"技术换规则"路径 [3] - 组织能力重构表现为"人机协同+分布式研发"架构,如AI伦理委员会嵌入产品全流程、众包模式响应合规要求 [3] 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 - AI产业呈现"技术螺旋"(模型+数据+能源复合竞争)与"制度螺旋"(从主权规则到人类共同体治理)交织形态 [4] - OpenAI投资核聚变公司为超算中心提供可持续算力,显示技术螺旋发展趋势 [4] - 由中国牵头的联合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可能催生"数字时代的WTO" [5] - 企业竞争逻辑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创造,需将治理思维嵌入商业基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