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宠物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李轶:“瞪羚”奶爸再养“神兽”
南京日报· 2025-06-09 08:01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李轶曾任职于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和药石科技,担任药石科技轮值主席、副总裁等职务 [1] - 2023年8月创立南京派特美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宠物创新药物研发 [1] - 公司注册资金500多万元全部实缴,并获得药石科技、药康生物、中旗股份3家上市公司作为股东 [4] 创业动机 - 创始人因早年宠物狗大黄的离世经历,产生对宠物医疗领域的情感驱动 [2] - 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全球宠物医疗领域尚未占据重要地位,存在市场机会 [2] - 团队在人药研发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可迁移至宠物药研发 [2] 技术研发 - 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宠物用药筛选平台,填补了行业空白 [2] - 已推出宠物内窥镜技术,可在20分钟内无创夹取宠物体内异物 [3] - 开发宠物软咀嚼制剂技术平台,将药物改良为宠物喜爱的零食口味 [3] - 建立了专门的适口性测试体系,目前狗的适口性问题已基本解决,猫的适口性仍在改进中 [3] 融资与运营 - 初创期面临资金压力,创始人曾考虑个人注资200万元维持运营 [4] - 获得天使轮投资和江北新区的场地支持政策,度过初创困难期 [5] - 公司资金链曾接近崩溃,但最终步入正轨 [3][5] 行业前景 - 全球宠物用化药市场中国企业参与度低,存在发展空间 [5]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宠物医疗领域领军企业,推动"中国造"宠物药物发展 [5] 产品特点 - 宠物内窥镜技术可替代传统灌泻药或开腹手术 [3] - 软咀嚼制剂解决了宠物喂药困难的行业痛点 [3] - 技术平台基于人药研发经验,但需针对宠物特点进行专门研发 [2][3]
为何国内企业才上市两款宠物创新药?
36氪· 2025-05-03 15:3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宠物数量和诊疗机构数量不断增长,宠物药市场潜力大,但国内自主研发宠物创新药能力尚在萌芽,面临研发难度高、选品需差异化、创新与定价平衡难等问题,未来宠物创新药出海有望成为重要途径 [1][3][4] 宠物市场现状 - 2020 - 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从3.1亿只增至4.3亿只,年复合增长率8.2%,预计2029年达5.7亿只,2025 - 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5.8% [1] - 2020 - 2024年中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从1.6万家增至2.6万家,年复合增长率12.9%,预计2029年达4.4万家,2025 - 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10.4% [3] - 2019年全球宠物药品市场规模126.08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00.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04%;2020 - 2024年中国宠物药市场规模从93.9亿元增至20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2%,预计2029年增长至354.1亿元,2025 - 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10.4% [3] 宠物创新药研发痛点 研发难度高 - 2024年农业农村部批准52款宠物药品注册或再注册,国产31款、进口21款,但获批一类宠物新药仅1项,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待加强 [4] - 人类对宠物疾病基础研究匮乏,科研投入不足;国内缺乏符合兽药GCP的宠物临床试验机构;宠物与人类有物种差异,开发经验不能照搬;宠物创新药领域资源投入与人用创新药有量级差异;研发周期6 - 8年,成本3000 - 5000万元 [7][8] 选品需差异化 - 动保巨头有拳头产品垄断市场,如硕腾爱波克,2024年迎来对手礼蓝动保Zenrelia和格格巫与礼蓝动保的礼舒替尼 [9] - 犬皮肤病、宠物老龄化疾病相关药物及保健品、宠物肿瘤治疗药物市场潜力大;晕车药、减肥药、抗抑郁药等有市场需求 [10][11] 创新与定价平衡难 - 新技术产品成本高,宠物医药法规、定价和医疗保障制度待完善,需平衡创新与定价 [13] - 可通过政策增强市场竞争、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宠物保险扩展保障范围等策略平衡;企业应提供降本增效产品,部分宠物主用商保覆盖费用;中国药企可瞄准全球需求,已有企业打通出海道路 [14] 2024年中国获批宠物药名单 - 涵盖多种药品,包括疫苗、片剂、滴剂、胶囊等,适用于犬、猫等不同宠物,治疗多种疾病,注册类别有应急评价、再注册、一类注册等 [16][17][18]